【TechWeb】9月28日消息,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在重庆举办,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齐聚现场,共同探讨“AI...
2025-09-29 0
你有没有发现,咱们现在的生活,AI无处不在?手机里识别人脸解锁、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商品,车载系统听懂你的语音指令,甚至扫个码就能知道商品信息,这些都离不开AI那双“眼睛”和“耳朵”。
可再强大的AI,也有它卡壳的时候,尤其是当它需要同时处理图片和文字,并且任务还特别复杂的时候。比如,让它详细解释一张精密电路图的工作原理,或者在密密麻麻的监控画面里,瞬间揪出那个不对劲的细节。这时候,AI往往会让你等上几秒,甚至更久,那种体验,是不是让你有点想翻白眼?
这不,最近科技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大神们,愣是把这个“AI慢半拍”的难题给攻克了。他们捣鼓出一个叫ViSpec的算法,直接把主流图文大模型的反应速度飙升了三倍多,达到了惊人的3.22倍,而且最让人惊喜的是,速度上去了,回答的质量却一点儿没打折扣!
这技术有多硬核?据说都已经杀入了AI界的“奥斯卡”NeurIPS 2025大会,这可不是一般的牛!
要理解ViSpec为什么能“一鸣惊人”,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大模型提速的那些“潜规则”。现在让大模型跑得快,有个很流行的玩法,叫“投机推理”。你把它想象成一个古时候的皇帝处理奏折:皇帝(大模型)是决策者,但他不会亲自去读每一个字,而是找来几个得力干将(小模型),先让他们对奏折内容做个快速总结,给出个初步建议。
皇帝根据这些建议,再批阅定夺。这样一来,皇帝就不用从头到尾细看所有内容,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在处理纯文字信息时,这套“先粗看、再精读”的模式效率极高。
但问题来了,这套模式一旦遇上“图文混搭”的奏折,就彻底歇菜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得力干将”也就是小模型,它们根本看不懂“图”啊!
咱们人类看图,那是天生的本领,一眼扫过去,就能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需要关注。可AI不一样,当它拿到一张图片时,它会把图片“拆”成成千上万个细小的“视觉词元”,就像把一篇文章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汉字,而且还混杂了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
对于“皇帝”那样经验丰富的大模型来说,它能从这堆信息里大海捞针,筛选出有用的部分。但对于那些“得力干将”小模型,它们面对的简直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碎片信息,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猜出来的结论自然也是错多对少。
这就导致“皇帝”得花大量时间去修正“干将”们的错误,结果就是速度不仅没快多少,反而可能更慢了,之前的技术最多也就提速1.5倍,那点效果,真是可有可无。
华为的科学家们就看准了症结所在,他们决定,既然“得力干将”看不懂图,那就给它们配上“火眼金睛”!ViSpec的核心理念,就是让这些小模型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样,一眼就抓住图像里的关键信息。这背后,藏着他们精心设计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给图像“脱水减肥”。你想想,一张图片拆成成千上万个视觉词元,那简直就是信息爆炸。华为团队设计了一个超级轻巧的“视觉适配器”,这玩意儿就像一个智能压缩包,能把那堆海量的、乱七八糟的视觉词元,瞬间浓缩成几个,甚至就一个最核心的信息包。
这下,“得力干将”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堆需要大海捞针的原始数据,而是一份已经提炼好的“核心情报”。它们不用再为处理那些冗余信息而头疼,直接抓重点就行,猜答案的准确率自然飙升,效率也就跟着上去了。
第二板斧:防止“干将”们“过河拆桥”。小模型在生成长篇文字的时候,有个通病,就是很容易“顾头不顾尾”。比如,让它描述一张风景画,可能开头提到了山峦的雄伟,写着写着就把山给忘了,变成了对小溪的赞美,完全偏离了图像的主题。
为了避免这种“失忆症”,ViSpec引入了一个“全局视觉导航员”。这东西就像一个时刻在旁边提醒你的小秘书,每当模型要生成一句话的时候,这个“导航员”就会把图像的核心特征再“喂”给它一次,时刻提醒它:“别忘了!你说的所有内容,都得围绕着这张图来!”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文字内容和图片信息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不会出现“文不对题”的尴尬。
第三板斧:定制“秘密特训”。要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得力干将”,海量的训练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但那种又长又复杂的“图文混搭”数据,市面上那是相当稀缺。华为团队就想了一个特别巧妙的办法:与其苦苦寻找,不如自己创造!
他们把现有的一些数据集拿过来,不是直接用,而是对里面的问题做了巧妙的修改。比如,把原本简单的“描述图片”,变成了“请详细描述图片内容,至少1000字”。这样一来,大模型自己就能生成大量的、高质量的长篇图文回复,这些“自产自销”的回复,就成了训练小模型最好的素材。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套特殊的训练机制,防止小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偷懒耍滑”,走捷径作弊,确保它在真实的复杂场景中,也能稳定发挥,拿出真本事。
这三板斧下去,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他们把ViSpec应用到LLaVA、Qwen2.5-VL这些主流的图文大模型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速度最高提升了3.22倍,平均也能快上2.5倍以上。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大幅提速的同时,图像描述的准确性、问答的逻辑性,跟那些没加速的原模型相比,竟然丝毫没有下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提升。而通过仔细的“解剖”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光是图像压缩这一招,就贡献了高达30%的提速,再加上导航机制和独特的训练方式,最终才成就了这次质的飞跃。
你可能觉得,这听起来很高大上,但跟我有什么关系?别急,这技术可不是束之高阁的“花架子”。你有没有抱怨过手机里的AI助手反应慢?或者车载导航分析路况不够及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模型进行推理运算,实在太消耗资源了。
有了ViSpec,未来的场景简直让人浮想联翩:你的手机AI,可能瞬间就能读懂你相册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帮你轻松整理分类。汽车里的智能系统,能在毫秒间分析复杂的交通状况,并给你最精准的行驶建议。甚至智能家居,也能秒懂你的一个手势,立刻为你调整灯光、播放音乐。
从最初的“能看懂”,到如今的“看得快、看得准”,ViSpec解决的不仅仅是AI速度上的短板,它更是扫清了图文大模型走向我们日常生活,实现更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障碍。
当我们的AI伙伴,能在手边的设备上,也能像个得力助手一样,流畅、高效地处理各种图文任务时,那不就意味着,我们距离那种更自然、更沉浸、真正无缝的人机交互时代,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吗?
相关文章
【TechWeb】9月28日消息,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在重庆举办,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齐聚现场,共同探讨“AI...
2025-09-29 0
在四川坤弘远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弘远祥”)的专业试验场地,一台形似《山海经》神兽“鸓鸟”的智能机器人正以0.1秒的速度完成火源识别、算法决策与...
2025-09-29 0
你有没有发现,咱们现在的生活,AI无处不在?手机里识别人脸解锁、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商品,车载系统听懂你的语音指令,甚至扫个码就能知道商品信息,这些都离不...
2025-09-29 0
9月28日消息,最近两年来,微信App的更新日志清一色写着“解决了一些已知问题”,即便新增了功能,也只能在日常使用中慢慢发现。今日,微信派官方公众号发...
2025-09-29 0
在当地时间9月25日晚上,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夜空中出现了一条神秘的“光带”,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纷纷拍摄了这一个神秘发光飞行物的画面,并将画面分...
2025-09-29 0
华为在9月份推出了不少新品,其中就有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耳机、智慧屏等,还有不少新车。自从华为的鸿蒙生态完善后,所推出的新品不断增加,毕竟系统生态与产...
2025-09-29 1
爱否科技2025-09-28 21:45:54近日,荣耀产品经理李坤在与网友互动中曝光了 Magic 8 的外观设计。根据图片来看,荣耀 Magic8...
2025-09-29 1
这两年的手机,背面相机 DECO 不是居中大圆,就是左上角小矩阵。今年终于要告别这种非圆即方的设计了,比如苹果和小米的 17 Pro 系列就率先换了新...
2025-09-2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