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排行榜 2025年09月30日 22:13 0 admin

现在问问题谁还翻搜索框啊?大多人直接喊AI帮忙。

但你想过没,AI敲300字回答和你自己绞尽脑汁写300字,到底谁更费电?

答案跟咱们固有印象完全不一样,今天就好好算这笔“智能能源账”。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写300字:人脑比AI费电?算完账惊了

说实话,咱们的大脑是真“抠门”。

它虽然占了身体20%的日常能耗,功率也就16瓦左右。

就算你赶稿子赶到焦虑,它功率顶破天20瓦,这是几百万年进化定死的上限,跟台灯调最亮一个道理。

我之前写稿子,对着屏幕想开头,大脑就跟“摸鱼”似的,一点不加班。

旁边笔记本电脑开着空白文档,功率115瓦,比大脑费电5倍多,再加上路由器、空调,就为了一句开头,感觉有点亏。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那AI写东西呢?我朋友前阵让AI写冷门CP小甜文,3分钟就搞定了。

本来想觉得这么快,背后数据中心肯定很费电,后来发现不是。

拿大作家马克吐温举例,他年轻时60天写20万词,平均每小时300词,写300字得1小时,大脑能耗20瓦时。

而谷歌的Gemini,处理一次请求才0.24瓦时,ChatGPT也才0.34瓦时,也就人脑的1%左右。

如此看来,咱们自己写东西,反而成了“高成本操作”。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有人可能会问,那AI画画呢?之前不还说别跟AI说“谢谢”浪费能源吗?其实AI能耗看任务复杂度。

跟AI说“谢谢”和让它写故事,能耗能差9倍,参数调用多寡决定了消耗。

画画更不一样,用StableDiffusion3Medium生成1024×1024的图,也就0.3到0.6瓦时,跟写文字能耗差不多,只看分辨率和扩散步数,跟提示词长短没关系。

但AI能耗真就这么点?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我之前也只算了它“回答问题”的部分,后来发现谷歌报告里把能耗拆得很细。

首先是AI加速器,就是GPU或TPU运算的消耗,这是核心;然后CPU负责调度、DRAM存数据,这俩也得耗电。

还有待机能耗,机器不能断,就算没人用也得等着,跟空驶出租车似的;最后数据中心的冷却、电源,这些都得算进去。

就算这么细算,Gemini单次也才0.24瓦时,ChatGPT0.34瓦时,行业里数据都差不多,能源价格这么高,没人会在这上面撒谎。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不过还有个漏算的,AI“学习”的成本。

训练模型是一次性投入,但不能不算。

现在AI模型更新快,寿命撑死两年,得把训练能耗平摊到每次请求上。

就说GPT-4,用25000块A100GPU训了14周,服务器总能耗4875万度,加上数据中心冷却这些,总共5460万度,够十万个三口之家用2个月。

但GPT-4每天处理10亿请求,一年3650亿次,平摊下来单次才0.15瓦时,加上推理能耗,总共也就0.5瓦时,差不多微波炉叮2秒饭盒的量。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本来想觉得这么算下来,AI能耗就是个伪命题,后来发现不对,单个请求省,但架不住请求多啊。

19世纪英国有个杰文斯悖论,说蒸汽机效率高了,反而用煤更多,因为大家用得更频繁了。

AI现在就是这样,以前写文案、P图自己来,现在连回邮件、想朋友圈文案都找AI,新需求全冒出来了。

AI能耗“冰山”:民用只是零头,企业级才是大头

国际能源署去年报告说,全球数据中心2024年耗电415太瓦时,预计2026年超1000太瓦时。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这里面AI占了15%,就是62太瓦时,2030年保守估计也得200太瓦时。

但你知道吗?咱们平时用的聊天、画画AI,一年能耗也就2太瓦时,连62太瓦时的零头都不到。

很显然,AI能耗的“冰山”在水下,企业级应用才是大头。

那些没面市的实验性模型、大公司训新模型、小公司跑特定模型,这些能耗才吓人。

谷歌2024年能耗比前一年多了20%,从25太瓦时涨到32太瓦时,这里面除了Gemini,还有各种云计算服务。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微软、Meta也在疯狂建数据中心、买电厂,他们不是傻,是知道未来AI要耗多少电。

那咱们该咋办?总不能不用AI回石器时代吧?并非明智之举

杰文斯悖论不是让咱们停下,是说“节流”没用,得“开源”。

科技公司投可再生能源,自建电厂,就是在“开源”,不然未来能源不够,他们先扛不住。

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用AI的时候别瞎折腾,别老让AI“再来一版”“换个风格”,没必要的请求能省就省。

更何况,现在AI行业能耗数据还不透明,国际能源署都算不准未来趋势。

写300字:AI和人脑谁更费电?答案颠覆认知,账要算清

这就像去餐馆吃饭,菜单没价格,你只管点,最后账单多少不知道。

咱们的大脑虽然才20瓦,却教会了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答案。

AI再方便,背后的能源账,咱们得心里有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