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1日 08:21 0 admin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最近小米的差评,简直铺天盖地,小米和雷军的风评似乎一夜之间就180度大逆转。

似乎雷总从当年的“营销之神”,一下子就变成了“行业公敌”。

到底小米到底做错了什么才让口碑和风评出现如此大的逆转呢?

大字吹牛,小字免责,虚假宣传,字研营销的各种批评声不绝于耳,但这根本不是核心原因,因为小米不是最近才这么做,而是这么多年一直都这么做的,甚至整个行业,小米的同行们也是这么做的,但为什么就是小米被架在火上烤呢?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其实最底层的原因,藏在小米的业务结构,我们翻一下小米近几年的财报就明白了。

小米这次舆论上的危机,恰恰是因为这两年小米发展太猛了,业务扩张太凶悍了。

1

如今的小米是三线作战,同时闯入了三个万亿市场。

小米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业务结构已经从三年前的“手机+AIoT”双轮驱动,演变为如今的“手机+AIoT+汽车”三足鼎立。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这意味着小米已经同时杀入了三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

三线作战,固然扩大了商业边界,但也必然面临更多敌人的围剿。

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要面对苹果、华为的高端挤压,同时荣耀、OV在中低端围堵。

在智能家电领域,需要从美的、格力、海尔等传统巨头手中抢份额。

在汽车行业,更是要与特斯拉、比亚迪及一众新势力正面交锋。

小米的敌人增多,本质上是其业务边界扩张的必然结果。

就像动物世界一样,当一只野兽闯入多个领地时,必然会引起更多原住民的抵抗。

关键的关键,这些万亿市场的老玩家,各个都凶悍无比,不好惹,谁不是在一场场恶战中留下的狠角色?

留下一点破绽,被追着咬是必然的。

关键的是,小米习惯了营销驱动的打法,太多方法论存在路径依赖。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当年做手机这个品类,你搞搞“字研”,吹一吹参数,宣传夸大一点,小字找补找补, 没什么太严重的问题,毕竟几千块的东西,寿命也就用个一两年,大家不会太计较。

但是,汽车太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消费者一辈子仅次于买房的大件,几十万的价格,而且这个产品是性命攸关的,极度在乎安全的一个大件消费。

企业如果宣传上花活整太多,后面兑现不了,偏差太大,就容易引发信任危机,一处夸大,容易让消费者处处怀疑。

销量越高,呼声越大,后面被反噬的必然越严重。

小米造车之后出的这些问题,就是在反复验证这个规律。

2

撕开裂口:小米空调半年540万台的冲击力

在AIoT业务中,最让传统家电企业感到窒息的是小米空调的表现——半年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

这个数字已经让小米在空调市场站稳了第四的位置,并且直逼前三。

想象一下,一个行业原本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格局,各家厂商心照不宣地维持着某种平衡。

突然有一天,闯入一个“不讲武德”的新玩家,直接掀翻了牌桌。

小米空调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优势,更源于其智能生态的协同效应。

一台小米空调可以和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音箱无缝连接,这种体验优势是传统家电企业难以快速复制的。

但冲击远不止于此。

小米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这些数字背后,是传统家电企业实实在在流失的市场份额。

所以,不只是和车企新老势力之间,和几个传统的家电大企业也是火药味十足。

格力市场总监朱日风和小米卢伟冰早就在微博上吵过架了,矛盾激化是必然。

如果说在家电行业小米只是“掀桌子”,那在汽车行业简直就是“拆房子”了。

小米汽车上来就瞄准20万以上的市场,毛利率高达26%多。

对比一下,A股头部的十几家汽车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才11%。

这意味着什么?

小米直接在利润最丰厚的细分市场,给所有玩家来了个“双倍暴击”。

对整个盘子的影响太大了,吃掉了太多的利润和增长空间。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新车达8.13万辆。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更可怕的是,在第二季度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15.7万台。

小米汽车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

这种增长势头,让传统车企看了直冒冷汗。

3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担心小米被骂。

小米被骂的再凶,也只是疯狂扩张的脚步拖慢了一些,发展的势头弱一些,还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但是小米随着业务版图的扩张,影响力的扩大,小米从一个卖数码产品的科技厂商继续生长为一个对民生产业举足轻重的国民企业的时候,确实有太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需要调整了。

一些投机取巧的招数,上不了台面的花样,迷信风口上的猪,习惯摘桃子,“贸工技”的路径依赖......

这些随着企业定位的发展,都要调整,责任和规模是配套的,不然就会有德不配位的一系列问题出现。

在商业世界里,被人讨论好过无人问津,被人嫉妒好过被人同情。

骂声越大,说明你动了的蛋糕越多。

当年的小米需要告诉别人,自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但是现在的小米需要告诉所有人,自己不再只是风口里的那头猪了。

小米和雷军怎么口碑突然变差成这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