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快手的混乱,是从“弃道崇术”开始的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3日 20:13 0 aa
快手的混乱,是从“弃道崇术”开始的

文丨周铭

出品丨大V商业

快手最近诸多不顺。

电商业务被立案调查,几个比较热门的主播也被封禁和处罚,简单来说,快手的主播给平台惹了不少的事。

社区治理是平台的头等难事,但说实话,快手做得不算好。近几年来围绕在头部的几个主播以及整体社区形态上,总是有一些事故发生。

某种程度上,快手的主播总是这么疯魔,都是平台给惯的——擦边屡禁不止,售假一波又一波,快手没有下狠手,造就了今天只能是这个样子。

相比于抖音,快手其实讲了很多故事,比如给普通人更多可能,比如根基是信任,这些都是超越单纯“商业和市场”角度的叙事。

但问题是,最终的呈现结果似乎并不如快手所期待,那什么时候快手的整个生态开始变形走样的?

我觉得就是快手“弃道崇术”的时候开始的。


▌1、“不就是擦边嘛”

“道”和“术”曾经是互联网公司常谈的理念,“道”是指价值观,是产品和公司的底线,比如谷歌最著名的“不作恶”,这些是能够给一家公司树立最核心的品牌形象。

“术”是方法论,是指标和业绩增长的技巧。比如补贴是术,甚至“二选一”也能算是术。

快手在这方面树立了两个道:一个是内容侧的给普通人更多可能,另一个是电商业务的信任。

这并不难理解,曾经这两个是快手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关键。但遗憾的是快手并没有守住了这两个“道心”。

比如说内容侧的平台治理。

当说到快手的问题是,不止一个人说到“不就是擦边嘛”。

这句话听到过很多次,一开始还是很震惊的,大家对主播擦边这个事情容忍度这么高了?

什么样的平台吸引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内容。这并非对快手这个下沉市场短视频平台的先天定论,但快手内容侧显然在迎合(起码并不抗拒)这样的市场定位。

下沉市场对内容的偏好就是猎奇,这就导致了擦边是某些博主快速获得流量和关注的捷径。

这个擦边也并非单单女主播的擦边直播,还有比如嘎子在违法的边缘擦边,还有街拍的主播剧情设计擦边等等,就是人为刻意制造“猎奇内容”。

有两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曾经做过一个什么事情呢,就是到了夜间2-3点,开始放松管控,就是你平时搜不到的、看不到的,这个时间段都能找到了,到了白天6点钟一关,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看似精明的一招,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这就是为了流量“弃道崇术”

虽然说快手下沉,低俗在所难免,但是平台带头擦边的还真少见。

很多人可能没关注到,这个擦边不只是博主擦边,平台也擦。快手曾经孵化过多个年轻化的产品,比如避风塘,比如快看点。这个快看点挺有意思的,作为快手官方下场做的账号,2020年左右发的视频都是擦边、低俗内容,对此当年还是让人大受震惊。

下沉市场其实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往好了看是更加丰富的内容表现和承载形式。我们不得不说,快手的主播在内容展现形式上,自发地做出了大量的创造,大舞台、村超等,都是非平台刻意引导下自然的产物。

但是下沉市场也“创造”出了大量的灰色和假象。

比如剧本式直播带货在2020年甚至更早就在快手平台上大行其道,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些大主播的“流量秘籍”。

需要认识到,下沉市场更需要强有力的规则。

过去很多平台在接地气的生意中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比如货拉拉作为货运平台,其实早期也并非当下大家看到的这么强势,面对地方“帮派结伙式”的地面货运公司和势力,强有力的规则和处罚,是平台健康的前提。


▌2、放纵“问题主播”,没有尽早切割

这次快手的问题主要是电商,那电商的问题就更有意思了,快手平台对超头的治理屡屡出现问题。

电商削藩对快手来说是老问题了,当年的四大家族被外界认为是把控了快手,辛巴等为代表的平台主播甚至可以“指着快手老板的鼻子骂”,还是多次,快手连这个都能忍可想而知整个平台的问题多严重。

快手没下狠手彻底封禁辛巴也可以理解,短期来看头部主播带货更有号召力,并且大量的投流能带来广告上的收入。

长期以往,更舍不得彻底割舍。

巴菲特说过,如果你知道你死在哪里,这一辈子都不要去。段永平说过,知道错误马上改正永远是最低成本。

快手没有“及时止损”,结果现在辛巴给快手兜了个大的。

因为卫生巾的质量问题涉嫌致癌,辛巴也启动了第五次退网(辛巴方面说是身体问题),但这次出了问题可能就不是燕窝罚款的问题了。

辛巴的问题折磨了快手这么多年,结果又出来个超级头部太原老葛。“太原老葛”、“马洪涛”等一系列头部主播在快手也是屡屡违规,比如太原老葛屡次遭受封禁却又复活,比如因为剧本直播的问题,比如因为刷单的问题屡屡犯禁,却依然是快手的座上宾。

记得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两年前的818(应该是这个大促)之前,太原老葛两天前刚因为刷单被立案,隔天就到了快手活动现场作为重磅嘉宾就参加活动。

对于大主播,快手从来就没有个平台的姿态。

主播们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快手惯出来的,主播负责卖货挣钱,快手坐享广告和电商的繁荣。

相信快手的电商并非完全不知道这些博主们存在的问题,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码做到就事论事赏罚分明,否则就会被对方不断试探底线。

这个事情可能对外部人来看更清晰,及早止损可能才是上策,做“对的事情”。但快手以及相关人员可能比较难割舍,短期内必然阵痛。


▌3、主播们为何“墙外香”?

值得肯定的是,快手的主播是全平台最丰富的。

丁真最早是从快手出来的,还有手工耿是快手独家的,等等等等,都是快手最早发展出来的原生态博主。

快手的博主是个宝藏。这些博主的特点是,单纯、原生。

其实我们重新理解,为何快手能在之前讲社区,讲信任,这和博主的内容生态有关。

为什么快手有信任,为什么抖音同样是短视频不讲信任只讲兴趣。

我个人觉得一种可能,就是快手的主播都很简单,比如说快手有个“甩锅队长”,几年如一日地在村头炒菜,比如快手有个美食博主“刘雨鑫”天天就是到处吃,比如“手工耿”,天天就是搞不靠谱的发明,比如“湖远行”,几年如一日骑自行车。

就是感觉这些博主虽然无聊,但是你过个一年半载地回头来看,他还在这个地方、干这件事。

“行商坐贾”,快手博主更像是“坐贾”,而不是串街走巷的“行商”。

反观其他的短视频平台,都是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今天给你摇手花,明天给你来段舞,基本上很难让我们感受大他们介绍的商品真的有那么好,更容易让人感兴趣而不是信任,就是兴趣电商和信任电商的区别。

数年如一日干一件事,往往令人恐怖和敬畏,这种人在快手上有几十万。

但可惜是,快手没给博主带来好的“回报”。有一些快手走出来的博主,相比之下在抖音更新的更加频繁。

反过来问,为什么这些博主在其他平台都活的不错,在快手就一直没“吃上饭”呢?仅仅是因为抖音的数据比快手高一倍吗?

我觉得还是生态的问题。

快手副总裁岳富涛2019年初的时候,在新榜的大会分享过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说快手有个小伙养鸡,用饲料让鸡“画”了字母和心形向粉丝女友表白;第二个是说有位老人每天直播,观众其实就只有一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子女,老人是留守老人,用直播的方式就是想让子女看到自己;第三个是手工耿,每天都有粉丝留言说,“完了他的发明要成了”。

说实话,听的岳富涛的介绍,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场下载一个快手好好感受人间烟火。

但是过不了一个月,就会感觉没意思。

这就造成了,快手有大量的原生博主,其实就是在记录真实生活,但往往真实生活是无聊的。如何发掘出来有意思的博主,并让他们变现,这不仅是博主们要想办法的地方,更是平台要想办法的地方。

快手和抖音不同,抖音一直都是重运营,包括早期的博主们,还有不断推出的活动,以新鲜感和迭代来维持社区内容创作。

快手轻运营,主要是博主们的自发创作,比如快手最早说自家的电商,也是粉丝们有购买博主的商品需求,逐渐演变为电商。

那对快手来说,好好地运营博主的内容创作,教给他们从平凡生活中提炼亮点的能力,这比教给他们卖货更实用。

内容做好了,电商才是顺其自然。


▌4、道还是术?

这几年快手业绩好像是变好了。

从2023年开始,快手的经营利润扭亏为盈。从2022年的亏损125.6亿元,到2023年的正向盈利64亿元,2024年的盈利152.9亿元。

2025H1的经营利润为95.5亿元,全年盈利有望突破200亿元。做到一家年利润200亿的公司,快手也算是走上了正轨。

但是也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盈利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减少国际化投入。

程一笑和宿华换岗后,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包括国际化投入收缩、降本增效和加大广告库存等方式,提高了营收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获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第二是快手一直将商家和博主的投流算作是广告收入,广告收入看上去还不错。

第三是,目前还算不错的日活数据中,极速版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销售及营销费用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快手极速版用户维护费用,极速版和主站的区别就是极速版是会给用户登录、观看时长以及做任务金币奖励,这些金币对应了一定的现金。

快手的销售及营销开始2020年到2024年分别为266亿元、442亿元、371亿元、365亿元和411亿元,维持在较高水平。

快手的混乱,是从“弃道崇术”开始的

(短视频APP主站和极速版和月活情况,数据来源于2021年QuestMobile报告)

粗略来看,快手极速版一个月简单做做签到任务可以获得30元,抖音大概是15块,快手为了稳住用户和时长还是下了本钱的。

至于极速版的用户比例是多少很难说,21年的数据快手主站4.16的月活极速版1.9亿月活,这个数据可以参考。

所以说,如果剔除掉靠简单粗暴的烧钱术来维持的日活,自然流量又能占多大比例呢?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