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民心桥 | 开放更多场景实操 让具身智能机器人来到身边

排行榜 2025年07月23日 01:20 0 aa

7月22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林做客《民心桥》,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在更多应用场景实现价值落地、科技部门如何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圳如何布局人工智能算力体系等内容,和听众、网友展开交流。

民心桥 | 开放更多场景实操 让具身智能机器人来到身边

《民心桥》节目现场

深圳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创新之城,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上,深圳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机器人可以自主搭乘地铁完成商品的配送,半人形机器人自主按电梯配送物品,各种场景中充满了具身机器人技术。

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

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在更多应用场景实现价值落地?科技部门如何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民心桥 | 开放更多场景实操 让具身智能机器人来到身边

《民心桥》节目现场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林表示:“今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加快开放政务服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我们其实是通过开放应用场景,让具身智能机器人选手在场景中实操,获得商业订单,来实现技术的落地。我们今年将会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通过实战实操,让那些真正具有产品力、高成功率、现实生活中可使用性的机器人产品能够在深圳的场景中落地。

在年底我们相信会甄选出一批真正具有生产能力的机器人产品,让大家享受到具身智能的红利。”

如何更好地扶持行业内中小微企业?

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如何避免“马太效应”,更好地扶持行业内中小和初创科技企业?

张林表示:“现在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一个生产要素就是算力,为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显著降低算力成本,今年深圳市科创局,包括我们的人工智能办,推出了比较大力度的训力券、算力券、语料券、模型券等,通过这种方式显著降低中小企业在使用人工智能算力的时候要付出的现金成本。”

科创局将会发放最高5亿元的训力券,鼓励各类主体租用国内的各类算力。

对于使用智能训力开展大模型训练的企业,也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按照合同金额的50%,最高可以给予1000万元的资助,对于初创企业,比例可以提高到60%

张林表示,今年一共有1549家中小微企业申请了技术攻关,有84家企业申请了训力券,为企业节省训力成本接近4亿元。


AI 会不会取代真正的司机?

节目中,有出租车司机担心,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增加和普及,AI会不会取代真正的司机,以后司机的客单价会不会越来越低?


对此张林回应:“从深圳的角度,我们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个让人的劳动环境变得更好的技术,而不是替代人的技术。随着具身智能驾驶员变得普及之后,在路上可能更多是智能驾驶出租车,但是在具身智能驾驶员不是那么有信心的时候由人类驾驶员来接管,这个就是所谓的具身智能出租车的安全员。我们期待未来很多人工智能,尤其是具身智能技术进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首先替代的是那些具有高风险、高危险的行业,同时降低这些行业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劳动者的收入。”


记者:林然

民心桥 | 开放更多场景实操 让具身智能机器人来到身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