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上演决绝自救断薪封权限下,供应链突围战打响

AI科技 2025年10月19日 13:46 0 aa

10月18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一则客户通知书击碎了行业平静。在荷兰总部突然停发薪酬、切断系统权限的双重打击下,中国团队没有陷入停滞,反而主动发布声明维系客户、拉通本土供应链,一场在全球半导体地缘博弈夹缝中的“决绝自救”正式上演。这场自救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韧性与突围决心。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上演决绝自救断薪封权限下,供应链突围战打响

这场危机的根源早已埋下。作为闻泰科技耗资334亿元收购的全球功率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承载着中国企业切入高端半导体领域的厚望,其2024年营收达147亿元,车规级器件全球市占率稳居前列。但随着美国对半导体领域管控升级,荷兰政府在压力下对安世提出苛刻要求:设立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限制技术转移、海外投资甚至中国研发人员招聘,实质是剥夺中方股东控制权。

矛盾在9月底彻底爆发。美国修订实体清单穿透规则后,荷兰政府于9月30日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与业务调整权限,随后中方CEO张学政被暂停职权,荷兰籍CFO Stefan Tilger接管运营。10月17日凌晨,总部突然通知停止支付中国区员工报酬,次日更全面中断系统权限,试图以极端手段逼迫中方妥协。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上演决绝自救断薪封权限下,供应链突围战打响

面对釜底抽薪式的打压,安世中国区迅速打响自救反击。第一时间向全球客户发布通知书,坦诚困境的同时承诺“坚定维护客户权益”,凭借长期积累的信任保住基本盘。多位员工透露,团队自发建立临时沟通渠道,核心岗位24小时值守,确保与车企、工业客户的需求对接不中断。

供应链自主化成为自救核心。闻泰科技明确回应,中国区正加紧拉通本土供应链,将依赖总部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国内。安世东莞封测厂原本承担着全球70%的封测产能,如今在国内设备厂商支持下启动产能切换,优先保障特斯拉、比亚迪等国内车企的紧急订单。针对总部管控的技术壁垒,中国团队联合国内研发机构加速替代方案落地,原计划依赖欧洲总部的SiC模块研发,现已转交本土实验室推进。

这场自救背后,是中国产业链的协同支撑。商务部迅速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产品外流,既反制荷兰政府的资产冻结,也为国内产能保护了市场空间。士兰微、华润微等国产厂商同步启动“应急补位”,承接安世延误的订单,形成“替代不缺位”的缓冲带。更关键的是,国内汽车芯片联盟快速协调认证资源,帮助安世中国区产品维持现有资质,避免客户流失。

自救行动已初见成效。截至10月18日晚间,东莞工厂已恢复部分核心产品供应,特斯拉上海工厂的MOSFET器件缺口得到缓解。多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安世中国区的果断应对,不仅有望保住48%的中国市场份额,更可能借势实现“去总部依赖”的独立运营转型。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荷兰政府的一年期冻结令仍在生效,欧美车企的供应链焦虑持续发酵。但安世中国区的自救已经证明,在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的当下,依附海外总部的运营模式已难以为继,扎根本土产业链、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体系,才是中国半导体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场突围战的每一步进展,都在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写下注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