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AI科技 2025年10月31日 17:13 0 admin

今天(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是“人民城市 智绘未来”。现在智慧与科技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城市面貌。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智能建造取得积极进展,一大批先进成套技术体系和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投入应用,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是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收官之年。截至目前,各试点城市大力拓展试点工程应用场景,探索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涌现出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目前,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下,一批标志性项目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在重大工程中普遍应用,智能施工机器人纷纷“上岗”,能够高效完成焊接、喷涂、铺砖等重复性、高危作业,不仅提升了工程精度与效率,更保障了施工安全。

与此同时,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协同推进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约8亿平方米,改造后建筑冬季室温平均提升3~5℃。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等新型建材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重大项目中推广应用,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与碳排放。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吴璟:“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持续推进,特别是像物联网、大数据、AI等一些新的智能化技术,持续融入从设计到建造,到后期的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可以说是更精细化,更绿色化。这也大幅度地提升了建筑业的智能化的水平,促进了建筑业的高质量的发展。

3D打印 让建筑更具个性

如今,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正在通过智能建造,让建筑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比如,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城市文化剧院,你见过吗?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中央主轴上,一座形似白鹭展翅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它就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智能建造建筑“雄安之翼”文化剧院。它的外立面的装饰板像白鹭的羽毛,每一片都经过3D打印精准定制,弧度、尺寸甚至肌理皆不相同,组合出流畅而富有张力的整体形态。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雄安之翼”(文化剧院)项目技术人员 王世同:3D打印在建筑的优势,是能实现建筑师的一些奇思妙想。像“雄安之翼”想要做出波纹的变化,用传统技术很难实现。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记者了解到,这些特制“羽毛”采用特质塑料制成,若用传统方法制作,每一片都需单独开模,成本高、周期长。而3D打印如同一位“数字雕塑师”,通过建模与打印一体化成型,可精准复刻每一片羽翼的灵动曲线。现场施工人员,只需像“拼乐高”一样,将这些预制的“羽毛”单元逐一组装,借助AR定位技术精准安装。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雄安之翼”(文化剧院)项目技术人员 王世同:它的建筑废料相比于传统的幕墙板材,能够减少95%以上。如果它打印坏了,我们也可以通过破碎,然后加热熔化,重新回收再利用,对于绿色建筑也是非常有贡献的。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其实,不仅在雄安,上海宝山的“智慧湾”科创园内,一座3D打印的彩虹桥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江苏苏州的产业园中,多栋打印而成的办公空间已投入使用。这些建筑不仅造型别致,更以高效、环保的建造方式,展现出“数字建造”的强大潜力。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吴璟: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特别是经过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之后,能为建筑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个性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也为我们在城市中进行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智慧工地 机器人大显身手

除了3D打印,在虚拟世界中模拟施工过程,借以提前发现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有像搭积木一样盖楼的造楼机、组团作业的机器人“工友”、无人塔吊,越来越多的智能装备,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建筑工地当中。

在成都,眼前这个“大块头”是一台工业化造楼机,它将施工平台、模板系统与智能布料机、机械臂集成一体,沿外墙自主爬升,在提升建设速度的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施工噪声。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中建三局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经理 图鸿:造楼机属于多功能集成于一体的工业化造楼机,它最快的速度可以15分钟爬上一整层,它顶端的机械臂可以代替工人精准的布料和吊装构件,实现了我们施工现场向工厂式的精准化的施工转化的一个过程,像搭积木一样的精准高效,工期可以整体提升20%左右。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而在杭州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工地,机器人“工友”也已组团上岗。像这台焊接机器人,它不仅能够灵活挥动机械臂,而且速度快、质量稳。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总工程师 李东阳:它的效率非常高,是我们普通人工的两倍以上。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这台三维扫描机器人,仅用半天时间,就可以完全采集完成这座容纳6万人的体育中心的外围施工数据。有了它采集到的这些数据,可以形成可视化、数字化的报告,为后续质量管控、数字化交付等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工程师 邢超:它的精度非常高,基本上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的测量。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而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上,5G塔吊正进行高空精准吊装。塔吊司机们无须攀爬高空,就能在地面控制室远程操控数百米外的20台塔吊。而且每台塔吊配备11个摄像头,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北段)项目执行经理 龙叶天:我们有了5G塔吊之后,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因为不需要爬楼梯,这样也保障了安全。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新装备不断迭代升级,不仅打通工程装备科学研究、实验研发、推广应用链条,还有一大批新型装备成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利器”和彰显大国建造的“国之重器”。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

“人民城市 智绘未来”。世界城市日所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建设家园的问题。我们能否住得更舒适?出行能否更便捷?环境能否更宜居?社区能否更有温度?如今,中国城市治理的成效,既见于地标大道,更藏于街巷肌理,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而中国城市建筑的科技和理念,也受到关注。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事处区域主任 石垣和子:我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印象深刻,它们很先进,并且在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中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我觉得这些案例都可以广泛推广。我非常欣赏中国在全球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厄瓜多尔游客 艾萨克: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12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建筑,也有城市绿地的建设等等。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还有高铁、火车以及机场,我感觉非常开心,能够生活在一个发展如此之快并且能够平衡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国家。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在许多来华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看来,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建筑,不仅建造速度快、建造水平高,而且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魅力与创新活力。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近几年来中国在持续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从最初对城市本身的重视,转变为对人的重视,即“以人为本”。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芬兰游客 伊娃:置身于现代化的街道上,我感到非常惬意,不经意间就能够发现一些传统的老街区,让我的心情也随之转变,这种感觉令人耳目一新。

3D打印的剧院你见过吗?智能建造给出“好房子”新答案

泰国来华工作人员 关国兴:我在成都生活了19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很便捷也很安心。尤其是最近我们用智能化比较多,我坐车开车到处都有那个充电桩,所以我感觉现在中国的智能化水平,比很多我去过的国家都先进。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谭振华 徐静)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