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览:热点直击美国缺电 AI卡壳?当算力需求以指数级攀升,支撑其运行的电力基础设施,正成为比算法创新更根本的决胜战场。在最新播客节目BG2中,微软...
2025-11-06 0
一边是神舟乘组在空间站悠闲吃上现烤鸡翅、牛排,烟火气里透着技术自信。
一边是NASA内斗不断、登月延期,急喊“绝不让中国领先”却步履蹒跚。
这究竟是航天实力的此消彼长,还是战略定力与焦虑冒进的鲜明对照?
大家好,小汉这篇观察,就来拆解这场看似分裂的“太空双面秀”:
其实,中国不是在和谁赛跑,而是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稳稳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用技术说话,靠合作开路,把未来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最近航天圈最火的事儿,莫过于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里吃烧烤了。
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在空间站顺利会师后。
用刚上新的热风烘烤机做了一顿特殊的“太空大餐”。
烤鸡翅、煎牛排、烤玉米,甚至还有香喷喷的蛋糕。
滋滋作响的香气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幸福感。
这可不是普通的居家烧烤,这台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藏着硬核技术。
把抽油烟机直接做进炉体里,多重过滤油烟还能承受190℃高温。
既解决了太空环境下的烹饪难题,又让航天员在长达半年的驻留中吃到了热乎现做的饭菜。
鲜为人知的是,这顿“太空烧烤”背后,是中美在太空领域的暗潮涌动。
当中国航天以稳扎稳打的节奏推进各项计划时。
美国早已将太空视为对华竞争的新战场,NASA喊出“绝不让中国领先”的口号。
可现实却是,他们越是急着追赶,越是陷入内耗的泥潭。
反而让中国在这场竞赛中率先跑出了加速度。
美国对太空领域的焦虑,从中国“十五五”规划公布后就彻底爆发了。
作为曾经的太空霸主,美国在登月这件事上有着强烈的执念。
毕竟上世纪“阿波罗”计划的成功,让他们坐稳了全球科技“灯塔”的位置。
可随着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美国彻底坐不住了。
2019年推出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原本雄心勃勃想要重返月球,结果却屡屡掉链子。
这份焦虑首先引发了美国航天界的内部撕裂。
NASA为了赶在中国之前登月,给合作的SpaceX公司下了“政治死命令”。
要求其跳过关键的安全测试环节,尽快拿出月球着陆器。
这一举动直接惹毛了马斯克,他公开怒斥NASA“拿宇航员生命开玩笑”。
毕竟载人航天安全是底线,任何微小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可NASA对此避而不答,只是反复强调“先于中国登月”的核心目标。
这种冒进的态度让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
更混乱的是,NASA代理局长达菲还突然宣布重启月球着陆器竞标。
让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旗下蓝色起源公司加入竞争,这无疑是在SpaceX的进度上又添了一把乱。
背后的政治算计更是明显。
达菲想借着打压马斯克支持的竞争对手,巩固自己NASA局长的“转正”机会。
而特朗普政府的“减员”计划和美国“政府停摆”,让83%的NASA员工被迫休假。
“阿耳忒弥斯”计划更是雪上加霜。

技术短板和供应链问题也让美国的追赶之路难上加难。
如今的美国航天产业早已不是当年“阿波罗时代”的模样。
在制造火箭和航天器必需的稀土永磁材料上,美国严重依赖外部供应。
中国占据了全球约九成的产能。
原本计划2015年实现的载人登月目标,一路推迟到现在仍遥遥无期。
“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和3号载人登月任务多次延期。
对比中国清晰的时间规划,美国的焦虑显得既无奈又被动。
与美国的喧嚣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国航天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既定目标。
神舟二十一号的成功对接就是最好的证明。
11月1日4时58分,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仅用3.5小时就与“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创下中国自主航天史上最快对接纪录。
这一速度让美联社都忍不住惊叹。
这份“稳”体现在清晰的战略规划上。
中国早已明确了航天领域的发展路线:
2027年左右进行小行星撞击防御技术测试,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初步建成月球科研基地。
每一个目标都不是空谈,而是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作为支撑。
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返回,到天问一号在火星实现“绕、落、巡”三合一壮举。
再到“天宫”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
中国航天“说到做到”的风格,让世界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
技术突破也在不断为航天事业赋能。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不仅实现了“70后”“80后”“90后”年龄段的全面覆盖。
还迎来了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员—1993年出生的武飞。
年轻梯队的建设让航天事业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此次任务还携带了两雌两雄4只小鼠进入太空,开展国内首次在轨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
同时推进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都在为未来的深空探索积累数据。
就连航天员的生活保障,都成了技术突破的亮点。
这次“太空烧烤”用到的热风烘烤机,是科研人员攻克了无数难题才研制成功的。
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空间站,他们创新性地将抽油烟机内置,搭配高温催化和多重过滤技术。
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能把食物烤到焦黄焦脆。
如今中国的航天食品已经达到190多种,能实现10天不重样。
从热饭热菜到现烤美食。
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对航天员的关怀,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太空探索从来不是独角戏,合作格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走得远近。
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的选择截然不同,也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

美国为了保住自己的科技霸权,拉拢多国签署《阿尔忒弥斯协议》。
企图建立所谓的“安全区”,阻止中俄等国家参与。
这种排他性的合作模式,本质上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
而中国则秉持着“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向全球开放航天合作。
中国主导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已经吸引了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5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加入。
仅上个月就新增了10个全球合作伙伴。
最让人关注的是与巴基斯坦的合作。
两国不仅共同选拔航天员。
还将让一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身份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自己国家的科学实验。
这种实打实的合作,让原本与太空“不沾边”的巴基斯坦,离太空梦越来越近。
反观欧洲,却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早年间欧空局就和中国签署了航天合作协议。
德国和意大利航天员还特意学中文,来中国参加海上救生训练,目标是2022年入驻中国空间站。
可后来受美国影响,欧洲改变了态度。
2023年明确表示不会送航天员来中国空间站,合作最终因政治因素夭折。
如今欧洲航天项目严重依赖NASA的经费。
随着NASA经费削减,欧空局参与的火星采样任务可能要推倒重来。
国际空间站2030年退役后,欧洲甚至会面临没有长期太空实验平台的困境。
更讽刺的是,美俄即便在地面上有冲突,在太空合作上也保持着务实态度。
多年来一直互相搭乘对方的飞船往返空间站。
这也说明,太空探索的本质是造福全人类。
把航天合作绑在政治战车上,最终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
中国空间站的大门始终敞开,无论是技术共享还是项目合作,都欢迎所有愿意平等对话的国家。
这种开放包容的格局,正是中国航天能够持续进步的重要原因。

从太空烧烤的烟火气,到载人登月的雄心壮志。
中国航天用一次次实打实的突破,回应着外界的关注。
美国想要在太空领域遏制中国,却陷入了内耗、技术滞后和格局狭隘的三重困境。
中国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以稳扎稳打的姿态,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稳步前行。
未来,随着2030年载人登月目标的临近,中国航天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那些坚持开放合作的国家,也必将在这场探索之旅中,共享发展成果。
毕竟,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从来都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心怀天下的远行者。
相关文章
要闻一览:热点直击美国缺电 AI卡壳?当算力需求以指数级攀升,支撑其运行的电力基础设施,正成为比算法创新更根本的决胜战场。在最新播客节目BG2中,微软...
2025-11-06 0
一边是神舟乘组在空间站悠闲吃上现烤鸡翅、牛排,烟火气里透着技术自信。一边是NASA内斗不断、登月延期,急喊“绝不让中国领先”却步履蹒跚。这究竟是航天实...
2025-11-06 3
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做工控的朋友、设备商、自动化集成商,在谈PLC时,开始不再只盯着西门子、三菱、欧姆龙这些老面孔了。国产PLC,是真的开始有存在感...
2025-11-06 3
键盘布局的阴谋:故意让你打字慢我们每天使用的键盘都是 QWERTY 布局,总觉得这种排列 “不顺手”,其实它最初就是被故意设计成 “反人类” 的,目的...
2025-11-06 2
Meta 正式启动 2025 年“Horizon Start 开发者大赛”,主要面向 Quest 平台应用程序及重大更新,共设立 32 个奖项,总奖金...
2025-11-06 3
在三星、苹果、联想之后,又一家品牌官宣超薄手机。今天上午,华为Mate 70 Air开启预售,厚度6.6mm,重量208g,配备红枫原色影像以及650...
2025-11-06 3
凝心聚力抓招商 全力以赴攻项目今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招商一局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工作导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三代半导体两大核心产业...
2025-11-06 3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美国UPS货机这波“起飞即坠毁”,简直把“...
2025-11-0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