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川镍钴动力厂动氧车间,一套银白色的5万Nm³/h空分装置正平稳运行。作为西北地区空分领域的标杆项目,这套装置以“低能耗、高智能、全利用”为核心,...
2025-11-05 3
走进金川镍钴动力厂动氧车间,一套银白色的5万Nm³/h空分装置正平稳运行。作为西北地区空分领域的标杆项目,这套装置以“低能耗、高智能、全利用”为核心,通过低位余热回收、低温储能、稀有气体提取等10余项创新技术,实现年节能2400万千瓦时、废水减排50%,不仅是保障金川镍钴主产品生产的“动力源”,更以卓越的绿色低碳性能,成为集团绿色转型道路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精准匹配 智能赋能安稳运行
“现在你们轻点屏幕,就能完成老师傅干半天的活儿。”金川镍钴动力厂动氧车间主任韩峰指着中控室操作屏上的平稳曲线,向年轻操作员感慨。这背后,是新装置投运后带来的深刻变革。
随着金川集团镍、铜、钴主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新项目的不断落地,对氧气、氮气等工业气体“生命线”的稳定性与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昔日单机运行的制氧机组已难以弥补“保障短板”,这套新空分装置的稳定运行,正彻底解决这一核心痛点。
5万Nm³/h空分装置的智能化,远不止于操作的简化,更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感知”上。“我们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固定压力供给,构建‘动态压力供给体系’。”韩峰介绍,“就如同为不同的用户量身定制压力等级,按需输送,避免了‘小需求、大供应’造成的能源浪费。”这一精准匹配,不仅有效降低综合能耗,更直接将节能红利转化为用户生产成本的降低。
而确保这套精密系统能够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的核心,在于其智能化的“大脑”,韩峰提及的“轻点屏幕”背后,正是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在保驾护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键启动”程序。
“在过去,装置开车是一次紧张的人工协同作战,”韩峰回忆,“需要多人配合,精准控制数十个阀门和参数,耗时冗长,且非常依赖个人经验和状态,心理压力很大。”如今,系统将老师傅们的操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与固化,形成了标准化的智能操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开车效率与稳定性,消除了人为操作的波动风险。
这场技术革新让系统拥有了“前瞻性”,装置搭载的精馏塔敏感度自动控制技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智能哨兵”。它通过监测关键关联因子,能提前预测参数变化趋势,并在问题发生前主动干预。韩峰补充说,这从根本上提升了装置的平稳性与可靠性,让‘安、稳、长、满、优’运行从目标变成了常态。
作为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于一身的标杆项目,由金川镍钴动力厂与盈德工程携手共创,安全与节能理念贯穿于技术落地的每一个环节,从氧气产品自增压与内压缩的创新结合,到小温差主换热器等多项成熟专利技术的集成,既通过精准控温与能量回收实现了显著节能,又以稳定可靠的技术架构筑牢了安全生产的防线。从技术的融合攻坚到人才队伍的迭代升级,项目的创新实践不仅补齐了保障短板、优化了能源结构,更以技术与管理双重创新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强劲的动力。
精打细算 实现能源吃干榨净
传统空分装置因依赖大型压缩机及复杂制冷循环,能耗极高,因此被行业普遍称为“电老虎”。金川镍钴动力厂的这套新装置的破局点,便是对能源的“精打细算”。
“这套系统在绿色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低能耗和对低位余热的利用。”项目组组长刘道科说。
通过采用水源热泵回收技术,以往因品质不高、被认为无回收价值的“低位余热”得以变废为宝。新技术将设备运行产生的大量余热回收,用于车间冬季供暖,实现“自给自足”,有效减少外部蒸汽的消耗。
“这项技术投入1千瓦的能量,可以收获4.5千瓦的热量,就像冬天用空调制热,不同的是我们将排出的‘冷’也利用起来,用于冷却工艺水,降低水的蒸发损耗,既供暖又节水,一举多得。”刘道科自豪地说。
除了余热,生产过程中的“余压”也被巧妙回收。精馏塔下塔压力的一部分,过去直接降压排空,如同从10楼把东西搬到1楼,用的时候再从1楼扛到12楼,现在通过增压技术,直接利用这部分压力,相当于从10楼搬到12楼,能耗骤降70%。这种对能量“吃干榨净”的生动实践,使新装置每年可节约2400万千瓦时能耗。
针对西北高钙镁水质的“老大难”问题,装置创新性采用“软化+反渗透”耦合技术。“软化技术像‘啃骨头’,先除高钙镁离子;反渗透技术‘吃肉’,再剥离钠离子和硫酸根。”刘道科拿起处理前后的水样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取长补短,不仅实现废水排放量总体降低50%,同时保证水质低结垢、低腐蚀性。
改革创新 技术突破赋能长远发展
“我们‘始于细、重于节’,通过系统思维和细节管控,将人的主动性与技术的挑战性完美结合,实现一次成功开车。”回忆项目开车的关键时刻,韩峰的话语中充满对团队的骄傲。这次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细节的精准把控,这种攻坚克难的经历,更锤炼了队伍,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装置的诸多创新中,“低温液体储能技术”的应用堪称亮点,针对用户用气波动,新装置可以通过“氧氮转换”实现灵活调节:用气低谷时,将多余氧气液化储存;用气高峰时,再将液氧气化送出,并回收冷能,有效解决气体“过剩”放空或“不足”的难题。
“它就像一个大型的‘能量蓄电池’,极大地拓宽了装置的负荷调节能力。”韩峰指着正在工作中的液氧储存罐介绍道。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气体利用率,还有效减少了放空损失,更凭借创造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功实现从试验到大规模应用的跨越。
此外,5万Nm³/h空分装置还具备提取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的重要能力。这些气体看似“小众”,却是芯片光刻、航空航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这补齐了集团在相关产业链的短板。”韩峰自豪地表示,一旦市场有需要,金川镍钴动力厂就有可能成为河西地区的加工集散中心。这一布局不仅为集团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构建了关键资源的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
来源:金川集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欢欢 常远
相关文章
走进金川镍钴动力厂动氧车间,一套银白色的5万Nm³/h空分装置正平稳运行。作为西北地区空分领域的标杆项目,这套装置以“低能耗、高智能、全利用”为核心,...
2025-11-05 3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明日开幕,由此正式进入为期6天的“进博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探营发现,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
2025-11-05 2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预印本平台 arXiv 宣布,将调整其计算机科学类别的投稿审核机制,以应对平台所称的综述论文(review paper...
2025-11-05 3
华为Mate 70 Air首销日期曝光华为Mate 70 Air智能手机的首轮销售预计将于下周启动,这一超薄变体作为Mate 70系列的轻便选项,将通...
2025-11-05 3
人民财讯11月4日电,就“公司油气装备业务相关产品是否可以用于深海、深地科技领域?”问题,航天智造(300446 11月4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在深海领...
2025-11-05 3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落户青浦的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将以参展商身份再度亮相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会。从进博...
2025-11-05 3
微软老大纳德拉最近和OpenAI的奥特曼大吐苦水,震撼全行业:现在阻碍AI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居然不是芯片荒,而是“插头荒”! 这话什么意思?简单说,造...
2025-11-05 3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英伟达公司与德国电信将投资 10 亿欧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82.04 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建设一座数据中心,以加...
2025-11-0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