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侧记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1日 10:00 0 admin

星辰为证赴天宫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侧记

解放军报记者 李 岩 朱柏妍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侧记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张陆(右)、武飞(中)、张洪章在出征仪式上。新华社 发

戈壁长空星河灿烂,问天阁前薪火相传。

10月31日20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广场在灯光的辉映下宛如白昼,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壮举即将启幕。

20时4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指令长张陆,从问天阁稳步走出,航天员武飞、张洪章分列左右。《歌唱祖国》的雄壮旋律中,现场人群发出阵阵欢呼声。

3名航天员身后大屏幕上,出征太空的航天英雄群像熠熠生辉。

历经神舟十五号任务淬炼,70后航天员张陆步履坚定,他将以指令长的身份,带领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和80后载荷专家张洪章叩问“天宫”。

航天员武飞身姿挺拔,青春洋溢。他出生的那一年,中国尚在论证建造空间站的构想;今夜,苍穹之上,中国空间站正静候第10艘载人飞船的来访。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触手可及。“这是时代赋予我的幸运。”32岁的武飞将驾乘神舟飞船直抵“天宫”,用青春丈量浩瀚太空。

这次任务是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之后,再次由3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乘组,涵盖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的生动缩影。

一个伟大的时代,离不开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个人。灯火中,奋战在不同岗位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共同构成托举神舟飞天的阶梯——

通信机房里,即将退休的赵工程师正带着徒弟逐帧核对数据;火箭塔架上,“箭上操作没有差不多”的誓言仍在回响,箭上操作手邓汉卿的徒弟朱云飞,已成长为某型号任务的箭上指挥。“中国航天发展这么快,我想带出更多的徒弟,送更多型号的火箭上天。”邓汉卿说。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守和传承,为“神舟”筑牢安全屏障,托举中国人的航天梦想高飞。

“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指令长张陆的报告声清晰有力。

“出发!”随着出征命令下达,3名航天员挥别人潮花海,踏歌出征。

出征现场,记者偶遇退休摄影记者李卫国。20年前,他也曾站在问天阁前,见证神舟六号出征仪式。“那一天下着雪,费俊龙和聂海胜是踏雪出征的。”李卫国对此印象深刻。

20年来,李卫国几乎参加了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出征仪式。航天员乘坐的汽车,缓缓驶离问天阁。目送汽车远去,李卫国心潮澎湃:“这样的时刻,无论经历过多少次,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今天,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航天前辈们当年播下的种子,已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手中长成参天大树。

“15分钟准备!”发射塔架上的工作人员迅速撤离,乳白色的火箭宛如一柄发光的巨剑,静静矗立在茫茫夜色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指挥席上,高级工程师贺鹏举紧盯眼前屏幕,关注着发射场每一个变化。在发射场工作的25年,他亲历并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跨越式发展。

23时44分,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响彻全场:“5、4、3、2、1——点火!”

尾焰骤然腾起的光芒,瞬间将戈壁沙丘染成金红色。轰鸣声传来,震得脚下土地微微颤动,人们纷纷仰头,目送火箭拖着光带刺入墨色夜空。

火箭的光点渐渐消失,融入浩瀚星河。那道银色的轨迹,不仅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宇宙征途,更是一代代航天人用信念与坚守铺就的传承之路。

星辰为证赴天宫。在这条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的征途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如一。中国航天人用实干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解放军报酒泉10月31日电)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侧记

本文刊于11月1日解放军报04版

来源: 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