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算法里的“锅气”:吃点好的|新京报评论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6日 22:32 2 aa
AI算法里的“锅气”:吃点好的|新京报评论

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现场。资料图。

一口炒锅、几道家乡菜,吸引百万网友围观。

初秋,北京国际饭店,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系上围裙,掌勺烹饪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锅气”十足,直播间十分钟涌入百万观众。

他一边炒糖色,一边讲述这道菜的来历:清乾隆十二年创始,因创始人黄德乳名“大狗”而得名。

这位科技企业的掌门人,用一道承载家乡记忆的家常菜,不经意间注解了中国科技巨头企业发展AI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迭代,正越来越注重从浸润市民生活和千行百业的温度和情感中汲取力量。

AI不仅是工具,也是生活伙伴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快速推进。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式迭代和推理成本快速下降使得人工智能应用迅速发展。

放眼全国,“人工智能+”的触角也延伸至更多领域。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有302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940万软件开发者活跃在创新一线,为技术迭代提供核心支撑。

9月25日,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JDD)上推出的“他她它”数字人助手让人眼前一亮,引起众多媒体关注。

打开APP,看到的是一位身着米色针织衫、表情自然的“万能博士”。这个基于JoyAI大模型技术的AI助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同一位优秀的相声捧哏,用语音、文字、表情、肢体动作同步输出,随时“接梗”,聊健康、问咨询、谈财经、点外卖,即使用户的爱好再小众,也能丝滑沟通,成为生活上的好助手,留下美好的情感记忆。

而此次,在北京国际饭店的直播中,刘强东坦言,未来中央厨房建成后将由机器人现做。炒菜机器人的具象化想象,让AI 走进普通人的认知。技术褪去了高冷外衣,变成了能听懂需求、解决问题的“邻家帮手”。

不仅仅是京东,在我国,多家科技企业在AI领域不断开拓,从单纯回答问题到真正帮用户“办事”,AI正在从工具向生活伙伴转型。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从聊天搭子到办公助手、从智慧就诊到智能伴游……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的先进性和人文关怀,在接地气的表达与务实的应用中得到体现。

AI不仅是算法,也是产业专家

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产业格局。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一批龙头科技企业持续发力,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崛起,让“人工智能赋能”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变化。

在 2025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宣布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形成万亿元人工智能生态,全面推动AI重构供应链。

据悉,在物流领域,“狼族”机器人已在全球 500 个仓库实现主动预测与协同作业;工业场景中,AI将物料治理时间从数天压缩至 1 小时,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在工业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万亿降本模型显示,供应链数智化会为行业带来6.77万亿降本空间,京东工业发布的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九大工业行业及机器人专属场景解决方案,将助力中国工业实现“降本万亿”。

此外,与宇树、智元、众擎等机器人企业合作,开放场景数据供生态伙伴测试,通过 JoyCode 平台将代码生成采纳率提升至 40%……这些“授人以渔”的投入,让 AI 从单一企业竞争力转化为全产业的发展动能。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提醒,“单有速度,不是进步。”他认为,进步不应只以技术进步的速度衡量,还在于人类能否建立合作、信任与共情。

当一些企业还在为技术迭代速度焦虑时,引领潮头的科技巨头已然明白,AI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参数的领先,而在于是否能让产业供应链更高效、让商家更省心、让生活更美好。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张彦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