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智汇镍都 赋能新程——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组来金侧记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7日 19:40 0 admin

金昌的秋日,空气中满是收获的醇香,而比这更炽热的,是这座工业城市求新求变的蓬勃渴望。9月23日至24日,一场承载着智慧与希望的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郑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携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万红,四位顶尖专家一同踏上这片“因镍而兴、因工而强”的热土,用专业力量为金昌产业升级把脉领航。

活动期间,专家团的脚步不停歇:他们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察看设备运转与工艺细节;走进研发一线,倾听技术团队的探索与困惑;与当地干部、企业家、技术骨干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产业痛点、共话发展方向。

从有色冶金的效能提升,到精细化工的绿色转型,再到新能源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专家们精准聚焦金昌核心产业领域,既带来前沿视野的“问诊”,更给出切实可行的良策,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的智慧动能。

刘忠范:聚焦前沿材料,赋能“细”链条

“石墨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找到能与现有工业体系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此行直奔主题,他的行程紧密围绕金昌新材料企业展开,他先后深入甘肃叶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铜贵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高能中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如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入生产一线,详细了解金昌新材料行业的现状。

“我对铜、镍的高端产品非常感兴趣,我重点研究的也正是石墨烯材料,应用中会用到铜、镍相关产品,后续会加大镍的应用研究。”在甘肃高能中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熔炼车间,刘忠范一行实地查看了有色金属固危废资源综合利用火法冶炼生产现场,详细询问了含镍铜固危废资源处理工艺技术流程及企业研发的组织形式和相关激励政策。

智汇镍都 赋能新程——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组来金侧记

△刘忠范深入金川集团铜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参观

“如何实现初步分离产品,为后续生产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盈利空间最新技术工艺路径。”甘肃高能中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继刚率先抛出疑问,其他企业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向专家们提出疑问。

刘忠范对企业提出存在的技术难题,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积极合作,形成揭榜攻关、产学研等合作模式,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协助企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金昌市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立足金川集团这个链主龙头企业,构建起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的“2+4”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培育形成了镍、铜、钴、稀贵金属和钛5条细分产业链。

刘忠范指出,金昌拥有坚实的冶金基础,为发展纳米碳材料、石墨烯等前沿材料提供了独特的原料和应用场景优势。

刘炯天:把脉资源增效,点“泥”成金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每一个颗粒都要想办法‘吃干榨净’。”郑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的身影出现在金川集团选矿车间和贵金属回收项目现场。他对矿物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精深见解,与金昌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诉求高度契合。

刘炯天先后深入金川科技馆、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一选矿车间、金川集团铜贵股份公司贵金属产业园一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等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金川科技发展情况、贵金属原材料及精深加工技术、选矿及冶炼技术工艺、产品布局、人才引进和装备升级改造等。

智汇镍都 赋能新程——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组来金侧记

△刘炯天院士一行人在金川科技馆观察矿石

在一选矿车间,刘炯天仔细观察矿物的分选过程,并就提高回收率、降低能耗等问题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该车间是金川第一座日处理量达万吨级以上的选矿生产车间并率先实施“5G+”智能。调研中,刘炯天重点关注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通过中央控制室详细了解自动化控制、智慧视觉分析、数据采集和在线点巡检四大系统的运作。

座谈会上,刘炯天根据调研所得就“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把脉问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并就技术人才短缺、科技研发能力弱等制约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与金川集团相关部门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陈军:把脉电池材料,锚定产业新航向

“金昌在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的目光聚焦于金昌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千亿产业链。他走访了金川集团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硫酸镍项目、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金通储能公司,陈军详细询问了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指标。随后的座谈会上,甘肃德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广林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核心技术诉求:如何通过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提升电解镁生产中的电流效率,以降低能耗、提升产能稳定性。

智汇镍都 赋能新程——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组来金侧记

△陈军院士带领的中组部高层次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

“回到团队后,我会第一时间组织专家针对‘电解镁电流效率提升’‘电解槽长寿化技术’两大课题展开专项研讨,细致梳理攻关路径与试验方案。”陈军说,后续还将以“即时反馈、动态跟进”的方式和企业保持密切对接,确保技术攻关的成果能高效服务于企业生产实践,真正帮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陈军一行现场观看了生产线全流程演示,对“浆料制备-极片制造-电芯组装-活化检测-成品包装”的五段式生产逻辑形成初步认知。在正极/负极材料制备车间,集团领导通过透明参观通道,驻足观察自动化投料机的精准配比作业(误差≤0.1%),专家团点头表示肯定,强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核心是细节,材料配比的精准度直接关系电池容量与寿命,要把这种‘微米级’的管控意识贯穿全流程”。

随后的座谈会上,陈军结合全球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对金昌如何依托镍、钴、锰等资源优势,向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出了具体建议。他指出,要密切关注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储能技术,提前布局相关材料研发;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电芯制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

马万红:建言绿色转型,探寻“光”未来

作为光催化与绿色化工领域的顶尖专家,马万红长期深耕环境催化、资源高效转化及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方向,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沿研究视野,在行业内树立起专业标杆。目前,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始终以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为己任。

智汇镍都 赋能新程——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组来金侧记

△马万红研究员在甘肃省神泥绿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调研指导

此次调研中,马万红研究员将目光精准聚焦于低品位冶炼弃渣资源化、高盐废水循环利用、低阶煤高效转化三大产业关键领域,先后深入金昌神泥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科建星盐化工有限公司、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三家核心企业。他通过“实地考察生产现场+深度研讨技术瓶颈+精准提出攻关方向”的闭环调研模式,全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金昌市绿色化工与资源循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在金昌神泥科技有限公司,马万红重点走访了电池级硫酸盐加工车间与研发实验室两大关键场景:一方面,详细察看从低品位复杂冶炼弃渣中,全流程提取电池级硫酸盐的生产实况,对原料预处理、金属分离、产品提纯等核心环节的技术细节逐一研判;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冶炼弃渣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循环产业链研发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进展,尤其关注中试装置调试精度、技术参数优化效果等关键节点。

调研过程中,马万红对企业“冶炼弃渣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循环产业链研发平台及废水高值资源化技术研发”项目的产业化成效给予高度关注。他通过现场问询的方式,精准掌握金属回收率、处理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废水资源化产品纯度等核心指标,充分肯定了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累计突破20余项专利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持续深耕技术研发、攻克产业难题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后续座谈会上,马万红认真听取了金昌市化工循环产业发展情况的全面介绍,并与多家化工企业负责人展开深度交流。结合“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发展趋势,他明确指出:“化工行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马万红的专业见解,不仅为金昌化工产业破解当前技术瓶颈提供了清晰思路,更描绘出一条兼具科技含量与环境友好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当地产业绿色转型注入了信心与方向。

院士团队的金昌之行虽已落下帷幕,但这场深度互动点燃的思想火花,早已在这座工业城市的发展土壤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技术指导,更是一场对产业发展战略的顶层梳理——为金昌绿色化工与资源循环产业锚定了清晰方向;是一次对城市创新生态的强力催化——让产学研用的协同效能加速释放。

院士们带来的,不仅是破解具体技术瓶颈的“金钥匙”,能精准攻克低品位冶炼弃渣资源化、高盐废水循环利用等产业难题;更是打破思维定式、拓宽发展视野的“望远镜”,引导金昌跳出传统工业路径,畅想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的产业愿景,看见更广阔的发展可能。

智汇引领,实干为要。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智慧锦囊”,金昌正将专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路线图与任务书,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创新链的道路上步伐更坚,行稳致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金昌向新而行的崭新篇章。

记者:张诗雅 文星乃 张迈 郭晨阳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柴纳敏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