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AI科技 2025年08月08日 09:29 0 admin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01

楔子

前几天,我的老大哥张工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内容主要是吐槽烟台火车站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大风大雨天时,旅客像是在“风洞实验室”里穿梭。(如上图)

据媒体报道:2023年7月25日烟台遭遇暴雨天气时,就发生过一对母女在火车站的二楼平台上被大风吹倒,旅客和乘务员合力救助的事件。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烟台火车站的设计到底有没有“缺陷”,为什么会被网友戏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02

项目溯源

烟台火车站从建筑造型来看,效果并不差,而且还可以说是相当前卫。

我查资料之后发现,火车站的方案是一家叫做日本株式会社昭和设计(SHOWA SEKKEI)的日本公司设计的,在他们的网站上还能检索到该项目。(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项目最抓人眼球的设计就是中间的“巨型拱门”及造型像两翼的站房,象征着城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据说这个拱门一共用了约1500吨钢材。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烟台火车站又被称为“城市之门”、“开放之门”,建成之后能满足未来50年客运需求。所以中间的拱门是透空的、没有围护结构,可能也是寓意开放吧。

这个项目当时(2000年)是烟台市重点工程,并进行了国际招标,日本株式会社昭和设计是中标单位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2007年9月,火车站改造正式开工,经过近两年的施工,2009年8月16日新火车站正式建成通车。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03

问题分析

硬币总有两个面,而事物也一样。

当时设计最引以为傲的“巨型拱门”,恰恰成了现在旅客们吐槽最多的点

不知道有多少旅客在恶劣天气下在这个拱门穿梭,也不知道有多少旅客在心里暗暗问候设计师全家。还有网友呼吁把“城市之门,开放之门”给堵上,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巨型拱门为什么会成为网友心目中的”风洞实验室“的?

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是流体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它由瑞士流体物理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其实质是理想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在理想条件下,同一流管的任何一个截面处,单位体积流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势能之和是一个常量。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正因为单位体积的流体动能、势能和压力势能之和是一个常量。所以当风从大口进入这个马鞍形的拱门之后,由于管径突然变小,导致了风速突然变大。(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这种两侧大、中间小的通道结构,势必会加大风速,那到底会加大多少呢?

我找到了一个数据,大家不妨看看。(如下表)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所以文章开头,那对母女被大风吹倒,也就有理论依据了。

地理位置

这个马鞍形的巨型拱门除了伯努利原理作用之外,其实还受到项目地理位置的作用。因为烟台靠海,而烟台火车站几乎就是在海边,一眼就能看到海。(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而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询,烟台市10年一遇的风荷载是0.40KN/m2,结构设计一般取50年一遇的风荷载。这个风荷载是烟台市区的2.57倍,就算在山东各城市中也算中等偏大的。(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建筑造型,才导致了烟台火车站成了网友心目中的”风洞实验室“。

不知道有多少网友想把拱门的两头给堵上啊,这不是有位山东的兄弟就给出了改进方案。(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一看这设计图,我就知道这位叫做林为军的哥们是懂建筑的,中间的这个玻璃体不仅考虑了后退处理,还考虑了与顶部脱开。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城市之门”还是门的造型,“开放之门”也没有完全堵死。但是这位朋友忽略了一点:这个二层平台,很大的一块区域是禁止上人的。(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因为这个玻璃顶是作为一楼的采光用的,所以常年都是用栏杆围起来的。这当然也是旅客们吐槽比较多的一个点。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以上就是烟台火车站在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从最近的新闻来看,烟台火车站刚进行了一轮改造,但是风洞问题,似乎没有得到改善。(如上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05

通病问题

如果说将烟台火车站的巨型拱门两头堵上,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呢?

其实也未必,因为我还看到网络上大量吐槽天津西站的。

而天井西站也是一个拱顶,而且两头是封闭的,所以不存在穿堂风的问题,也不应该存在夏热冬冷的问题。

那为什么会被网友吐槽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问题却出在这个玻璃顶棚上,网友们昵称它为“蔬菜大棚”。

大家都知道蔬菜大棚吧,为了植物能更好的生长,这就是一个“温室效应”。但是人受不了,特别是夏季,即使开了空调,室内还得打伞。(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可能火车站方面后来也发现了问题,就在玻璃顶上又增加了一层遮阳布,等于是在蔬菜大棚上整体加了一层。这样更美观,但有没有解决问题不得而知。(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个案,上海南站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即使是在设计伊始装了遮阳布,但是天一热,旅客照样在室内打伞。(如下图)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建筑师们考虑的课题。如何在大跨度的大型公建中,既要考虑自然采光,还要考虑节能环保,更要关注使用者的体验?

为什么“烟台火车站”会被网友称为“风洞实验室”?

06

结束语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户,会给到这个城市的旅客留下最直观的感受。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即使再“欢迎您”,人家也不会再来了。

不管是烟台火车站,还是天津西站,亦或者是上海南站,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如何提升旅客的满意度?

以前我们的生活水平低,所以能忍就忍忍过去了;而现在随着物质水平的丰盛,年轻一代对于体验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再加上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任何的问题一经推波助澜马上成为热点新闻。

所以,如何提升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客户体验问题,将成为建筑师和公建管理方的新课题。

#青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