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5日 21:19 1 aa

荷兰那家做光刻机的阿斯麦公司,在全球半导体圈子里头可是响当当的存在,他们的设备基本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2024年1月24日,阿斯麦公布了2023年的财务报告,那年他们的净销售额比前一年涨了30%,达到276亿欧元,净收入78亿欧元。

中国大陆市场贡献特别大,占了光刻系统销售额的29%,超过64亿欧元,比2022年的14%翻了一倍多。到第四季度,中国大陆甚至占了39%,成了阿斯麦的最大客户来源。这数据一出来,公司老总彼得·温宁克就接受了媒体采访,直言欧洲的芯片产能建得太慢,根本赶不上欧盟设定的目标,还说外界老担心中国在芯片上投资太多,其实是搞错了方向。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温宁克那时候分析得很实在,欧盟2023年9月通过的芯片法案,计划凑430亿欧元资金,其中欧盟预算出33亿欧元,剩下的靠成员国和私企凑齐。目标是到2030年把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从10%拉到20%。但温宁克算了笔账,说这目标完全不靠谱,欧洲最多能占到8%。为什么呢?因为要达到20%,欧洲得大规模扩产,可现在建厂速度跟不上。举例讲,主要芯片厂家里,就台积电决定在德国德累斯顿投100亿欧元建厂,2024年开工,欧洲本地公司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各拿10%的股份。英特尔也说过,如果补贴批下来,就在德国马格德堡砸300亿欧元建厂。这些项目对欧洲汽车业转型成电动车有帮助,但温宁克觉得远远不够,尤其是电动车对芯片需求那么大,欧洲自己都供不上,还谈什么全球份额。

转到中国这边,温宁克的看法挺接地气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最大的工业制造国,每年进口的半导体比石油还多,对那些成熟制程的芯片需求简直是无底洞。像电动车和太阳能板用的芯片,好多是中国企业用老技术生产的。在中国产的电动车里,只有10%的芯片是本土工厂出的,其余全靠进口。所以,外界老说中国过度投资芯片产业,其实是误会。中国需求这么旺盛,投资是为了满足自己用,不是为了抢别人饭碗。温宁克还建议欧洲芯片企业别光盯着本土,得同时在中国和欧洲扩产,这样才能跟上全球节奏。阿斯麦那年从中国市场受益不少,中国订单拉动了他们整体业绩超预期,其中九成业务是成熟技术,没受出口管制影响。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不过,出口管制这事儿从2023年底就开始发酵。美国和荷兰出台新规,2024年1月荷兰全面执行对华管制,涉及部分高端设备。阿斯麦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说,2023年对华交付大多基于2022年或更早的订单,2024年销售额可能受影响降10%到15%。中国外交部1月2日回应,说这种封锁违背贸易规则,会伤到全球供应链,大家都得吃亏。敦促荷兰守住市场原则,维护中荷企业利益。阿斯麦确实在管制前几周有向中国供三款顶级设备的许可,但美国官员介入,要求停部分发货。这让阿斯麦的业务有点被动,但他们还是保持了增长。

温宁克的这些话一出,行业里讨论热烈。欧洲芯片法案推进得磕磕绊绊,到2025年,台积电的德累斯顿项目倒是获了欧盟批准,成了集成生产设施和开放欧盟铸造厂的标志,10月13日达到关键节点。但英特尔那边不顺利,2025年8月宣布取消马格德堡工厂计划,本来要投300亿欧元,结果因为成本太高和市场不确定性,干脆撤了。这一下欧盟的半导体雄心受挫,本来想靠这些外资拉动本土产能,现在得重新规划。欧洲审计法院2025年报告也指出,欧盟的微芯片战略在支持产业自主上还有短板,资金到位慢,政策执行不力。德国作为欧洲半导体重镇,领着欧盟芯片法案的投资,但整体市场份额到2025年还停在10%左右,离20%目标差远了。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温宁克本人2024年4月24日退休了,在公司干了25年,从2013年起当CEO,期间公司股价涨了13倍多。新接班的是克里斯托夫·富凯,原首席业务官,法国人,在阿斯麦工作多年。富凯上台后,继续面对中美欧的芯片博弈。2024年10月22日,他接受采访,说美国施压盟友进一步限售对华设备,但阿斯麦得平衡全球需求。2025年3月26日,富凯警告欧洲得更好保护本土冠军企业,不然这些公司可能跑去别处发展。像阿斯麦这样的企业,欧洲政策如果太严,搞不好就流失人才和投资。

阿斯麦的业绩到2025年还算稳。第三季度净销售额75亿欧元,净收入21亿欧元,毛利率51.6%,符合预期。全年预计比2024年增长15%,毛利率52%。订单方面,第三季度净订单54亿欧元,其中EUV占36亿欧元,显示AI需求拉动强劲。第四季度预计销售额92亿到98亿欧元,毛利率51%到53%。但中国市场占比在变,2024年接近公司总收入一半,2025年降到20%左右,2026年还会更低。富凯10月15日说,这降幅不是因为中国客户早先囤货,而是市场动态变化。中国稀土出口管制2025年实施,阿斯麦说他们有库存,长交付周期能缓冲影响。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富凯的观点跟温宁克有点延续,2025年6月他提到,美中芯片争端可能拖几十年,主要基于意识形态,不是数据事实。全球需要中国产的遗留芯片,这些芯片需求在涨,但西方企业做不赚钱。中国企业得跟全球对手竞争,所以还想买非本土设备。阿斯麦预计2026年总销售额不会低于2025年,尽管中国需求降,但AI和其它领域会补上。欧洲芯片业面临现实,2025年9月分析显示,工厂延误和劳动力缺口让目标难实现。半导体公司3月19日呼吁欧盟推芯片法案2.0,加大投资对抗美国和亚洲。

整体看,温宁克当初的判断到现在还站得住脚。欧洲芯片产能确实不够,自给率低,转型电动车和AI都需要大量芯片,可本土建厂慢吞吞。欧盟芯片法案从2023年9月21日生效,到2025年虽有进展如台积电项目,但英特尔退出暴露问题。资金和政策得跟上,不然20%目标成空谈。中国竞争不是问题,需求大是事实,全球供应链离不开中国成熟芯片。阿斯麦作为中间商,夹在管制中求平衡,业绩靠AI拉动,但地缘风险随时影响。半导体这行,技术领先是王道,但政策和市场总搅局。欧洲得务实点,别光定高目标,得实打实投钱建厂,拉人才。否则,到2030年,份额不升反降,那就尴尬了。中国这边,进口依赖虽大,但本土投资在补短板,电动车芯片本土率在慢慢升。全球芯片格局,合作比对抗实际多了。

这事儿说到底,芯片不是孤立的,得看全球经济。中国作为最大工业国,需求拉动产业链,大家都受益。欧洲愁产能不够,就得加速投资,别总盯着竞争。阿斯麦的经历证明,技术垄断有优势,但政策风险大。未来几年,美欧中博弈继续,供应链重塑在所难免。企业得灵活应对,欧洲芯片梦得落地实干才行。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欧洲自己芯片都不够,忧虑中国竞争是错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