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外卖未平、超市大战再起?

AI科技 2025年08月01日 18:53 0 admin

文 | 商业数据派,作者 | 郭梦仪,编辑 | 王一粟

这个夏天,一场即时零售的大战打得水深火热,就在线上鏖战如火如荼之时,一场围绕线下零售生态的暗战,正在悄然展开。

这次,美团再次鼓起勇气,开始发力线下零售。

美团堪称互联网中的战斗机,一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都是红海业务,每一次都赢了。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

而这次,美团重新出发,盯上了硬折扣超市。

近期,“快乐猴”硬折扣超市杭州店开业已经进入倒计时,首店选址在杭州大关路291号,这个位置可谓“微妙”。

它距离大润发仅400米,显然是想要与传统大卖场一争高下;同时,它又巧妙地避开了盒马NB,似乎在避免与同类型硬折扣竞争者的直接冲突。

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快乐猴”的出现,无疑是美团重返线下赛道的重要一步,代表美团正从纯线上平台向“店仓网一体化”新零售物种进化。

而这场看似与互联网大厂和传统商超争夺市场的战役,实则承载着更复杂的战略意图。

通过精简SKU、动态定价与骑手资源复用,“即时零售+硬折扣+本地生活”的生态闭环,美团正以“兼容性测试”的姿态重构零售业态。

这次,美团能否探索出社区消费的“第三条道路”?

01 补上零售拼图

今年3月,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提出了美团未来十年的三大战略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与科技。

其中,“食杂零售”被列为优先级最高的核心业务,而线下零售的再启动,正是这条路径上的关键一步。

“食杂零售”领域,除了B端供给职能的快驴业务外,真正的战略落点,是面向C端的即时零售卖场体系。

如今,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可以粗略一分为二,美团闪购扛鼎平台模式,小象超市则撑起自营板块。

最后是美团优选,主要专注于次日达的社区团购,此前曾经以下沉市场为主攻目标。但因为持续亏损和整体收缩的战略要求,美团优选目前只留下了广州、杭州等少数城市的试点业务。

线上的即时零售美团已经很强,但却一直缺乏线下零售这块“拼图”。现在这部分业务,则由快乐猴落地。

根据公开资料,快乐猴2025年的目标是跑模型。目前,快乐猴已签约10家店左右,装修及装修完待开业的则有4家店,首店预计开在杭州拱墅区,8月29号开业,2025年年内的开店计划则可能也在10家左右。

而快乐猴的模式,更是“锚定”硬折扣:采销分离+爆款买断控成本,骑手配送间隙分拣提效率,14小时营业+动态定价抢市场,野心可见一斑。

02 硬折扣超市,解药还是新坑?

这并非美团第一次尝试实体店业务。

复盘美团的扩张史能看到,这家公司简直就是一部没有败绩的战争史,一个真正的“业务绞肉机”。但是在线下零售业频频“扑街”,这是为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鲜电商的运营人士向商业数据派表示,一方面,是美团的流量打法、轻供应链的模式不太适用于线下零售;另一方面,美团难以下沉做供应链的深耕。

2017年,美团为了解阿里“盒马鲜生”的商业模式,派出多个团队考察后,于7月落地首家线下店“掌鱼生鲜”,开始涉足线下生鲜零售领域。

次年,美团就在北京、无锡等地开出小象生鲜门店。当时美团雄心勃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2018年开出20家店,2019年开出50家店。但最终,小象生鲜的扩张步伐也止步于2018年,在北京、无锡、常州共开出七家门店。

此后五年,美团都在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业务,如闪购、快驴等,再没有推出纯实体店项目。

为什么失败?

要知道,生鲜电商本就是“烧钱大户”,仓储、物流、损耗成本极高。

美团当时的策略是“大而全”,既要开大店又要做配送,但供应链能力和选址经验不足,导致成本失控。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像极了刚学会游泳的人直接跳进深海” 。

这次重启线下店,美团瞄准的是硬折扣。而硬折扣与普通零售(传统商超)的区别,在于用“低毛利、高周转、少SKU”实现极致性价比,所以该模式在理论上具备效率优势,实际运营的门槛却是更高的。

综合品类硬折扣商超,如奥乐齐的特征就很明显。

首先自有品牌占比极高。盒马NB自营占比50%,奥乐齐90%以上为自有品牌,且严控质量。

其次精简需要SKU。比如,奥乐齐基于中国市场情况,就将SKU基本控制在2000个以内,其中约1500个为生活必需品类,其余则根据时令、节庆等时效条件灵活调整。

总结就是,只有对供应侧的掌控力达到一定水准,硬折扣才能“活着”追求物美与价廉。

而光是自有品牌一项,就需要——高水平的品控与研发团队;深度绑定工厂并承担库存风险;自身具备将白牌“品牌化”的消费者认同度。

而这次的快乐猴,能否让美团突破自己的瓶颈?

“快乐猴”要保证可持续的竞争力,美团则要回归到“货”的逻辑,改造“货”的流通、库存体系,乃至供应商在商品生产研发环节的细节,确保商品性价比最优,打造更能占据消费者心智的自营商品。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一部分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的供应商也已经与快乐猴签订了供货合同,尤其在美团内部的创新零售业务,如买菜(小象超市)、优选和快驴的部分供应链和技术支撑等,都是互相开放的。

美团在自营商品方面也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尤其小象超市大力发展产地直采、基地直供的农产品,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优质县级农产区,今年农产品销售有望超过200亿元。

同时,小象超市还针对不同品类打造了多个自营子品牌,如日化清洁品类的“象优选”、食品及预制菜的“象大厨”等,累计自营SKU超过了1000种。

据小编梳理看到,小象超市自营商品合作的供应商,基本都是各自细分品类内的产品专家级企业,如小象超市1L椰子水的合作供应商——广东绿岛椰谷食品有限公司,其目前在越南、菲律宾等地拥有约18万亩种植园自有椰林。

还有象小家多效酵素洗衣液的供应商——浙江物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2005年的浙江嘉宝化工有限公司,年皂粒生产量达10万吨,并且是宝洁旗下中国区汰渍品牌洗衣皂的指定供应商。

未来,随着美团再度重返线下实体领域,快乐猴如果能和奥乐齐、山姆一样去培养自己的战略级供应商,吸取小象超市的失败经验,前途可期。但是与盒马三年盈利的成熟模型相比,美团仍需经历3-5年规模效应积累期。

03 “兼容性测试”下重构零售业态?

无论是在即时零售领域打价格战,还是布局硬折扣商超,美团真正的野心,在于打通“即时零售+硬折扣+本地生活”的三维生态,形成“消费-履约-服务”的全链路闭环。

这一闭环的构建,不仅意味着美团在零售版图上的战略升级,更预示着其对未来消费模式的前瞻性布局。

美团对零售的威胁不在商品本身,而在其本地生活服务的网络效应。

传统商超依赖“坪效”与“品类深度”,而美团则通过高效的配送网络和丰富的服务生态,构建了全新的竞争维度,使得其在零售市场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美团的线下门店一旦成功,就会成为“前置仓2.0”,顾客到店消费同步补充线上订单库存;运力方面,结合“美团跑腿”网络,美团可以实现“到店+到家”双履约模式。

从外卖平台到零售巨头,美团的转型是一场关乎“时空压缩”与“服务升维”的战争。

当线下门店成为即时配送网络的“神经末梢”,当AI技术重塑商品流与数据流,这场零售革命的终局,或许将重新定义“消费”与“服务”的边界。

能否在供应链、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三维坐标系中实现平衡,将是美团突围的关键。

线下零售战场硝烟未散,美团的新故事,正在书写中。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