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1日 01:11 0 aa

近日,真我方面发布了一组关于新机真我GT8 Pro的预热信息。其中显示,这款机型将提供支持“可拆、可拼、可换”的后摄模组Deco。也就是说用户能自行替换后摄表面的装饰盖板,从而实现或圆或方、或“异型”的造型变化,不再拘泥于手机的出厂设计。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不得不说,真我GT8 Pro的这套方案确实挺有想象力。但问题就在于,它的价值,难道就仅仅只是“有想象力”这么简单吗?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其中纵观最近这段时间或已经发布、或刚刚公布外观设计的新机就不难发现,在2025年年底亮相的这一轮高端新机,似乎普遍在外观设计上发生了一些“违背惯例”的变化。


今年年底亮相的新旗舰,外观设计普遍极简


这些变化说的是这些新机型,似乎普遍在外观上进行了“简约化”设计。特别是在后摄和机背造型上,“去奥利奥”、“减少高价材料元素”、“重视个性需求”很明显成为了这一轮新机的主流方向。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比如,今年年底的第一批国内品牌新旗舰、也就是小米17系列,在它们的后摄Deco设计上,标准版的小米17就取消了前代的曲面全包覆陶瓷材料,改为了与机身同色的AG玻璃,并将后摄Deco厚度大幅降低。定位更高的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则是在后摄部分安置了一块巨大显眼的背屏,但它们实际上同样也简化了Deco的包裹材质,从某种程度来说更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同时有意避免“老登审美”。


随后OPPO、一加、真我、vivo都先后或公布,或预热了新机的外观设计。其中,除了vivo还保留着较薄的“奥利奥”大圆型后摄模组外,其他三家不约而同地在机背造型上都进行了极简化改造。比如真我就选择了“可替换”的后摄盖板,一加宣传游戏向产品定位,后摄造型与机身尺寸主打一个“打游戏不挡手”。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至于OPPO,最近我们三易生活恰好有与其产品负责人、设计师进行了近距离沟通。在我们关于新机配色、造型设计是否有刻意规避“尊贵风”,以及有“去性别化标签”的意义,都得到了他们肯定的回答。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甚至将视线投向海外市场也会发现,今年的苹果iPhone 17系列里,除了iPhone Air凭借曲面热弯玻璃和钛金属边框,明显主打“奢侈品工艺”的形象之外,定位更高端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反倒是取消了钛金属边框、“土豪”配色,在产品形象上变得更加侧重实用性和专业向的“工具属性”。

技术和市场竞争因素,为设计简化打下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得不说,其中既有底层技术进步的原因、也有市场竞争思路的转变,甚至也与消费者本身尊崇的社会文化风气不无关系。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奥利奥“后摄,即高度凸起、且呈现正圆形的后摄模组,最早源自诺基亚909(即Lumia 1020)。它后来被“发扬光大”,也正是因为圆形的排布更有便于三到四颗巨大的后摄“挤在一起”,并尽可能减小它们对于机身内部空间的占用。


但对于如今的手机来说,片面追求摄像头传感器尺寸的“越大越好”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所以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就普遍都开始从结构、技术层面换用新的传感器模组。比如以1/1.3英寸左右、实际感光能力和动态范围更大的新款主摄CMOS,取代以往单纯“面积大”的1英寸方案。


再加上新的高感光潜望式长焦使得现代手机不再需要以前的“双长焦”方案,所以目前这一代新机的后摄“占地面积”,对比以往其实普遍有所下降,因此居中的圆形后摄模组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必要性,自然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了。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其次从产品设计理念的角度来说,大家都知道,近年来的旗舰手机越来越注重于“内功”的比拼。这里就包括但不限于更好的屏幕、更强性能的SoC、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及更强的影像设计等等。


而且为了能够实现上述这些功能特点,头部手机厂商如今普遍热衷于“定制”或自研核心零部件。这样一来,客观上就会拉高产品的研发成本,所以如何“降本增效”也就成为了很自然的需求。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与小米14 Ultra相比,小米15 Ultra就已经能看出设计简洁化的苗头


那怎么降本,砍功能配置呢?倒不是说完全不行,比如以往普遍主打“合影、风光摄影”,但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在意的超广角后摄,其实就普遍被各家进行了减配。但除此之外的部分,手机厂商确实就不敢乱动了。


这样一来,在外观设计上去除非功能性的装饰,也就成为了唯一合理的选项。例如各种没必要的金银涂装、金属切铣纹理、成本不低还不耐用的素皮,在这一轮设计理念的变革中就普遍成为了被牺牲的对象。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做好不好呢?其实是好的。因为这样确实客观上提高了旗舰产品的“性价比”,同时避免了毫无功能性的繁复设计,实际上也更加符合当下主流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


消费者的价值对立,倒逼厂商做出抉择


接下来,就要说说“价值取向”这个概念了。众所周知,“奢侈品”并不直接等同于“价格高的东西”,因为奢侈品是需要稀缺性,甚至是内涵上的“浪费”来为之背书。如果一款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产量稀少、还并不实用,甚至还很容易损坏,那么它通常才有了被看作为“奢侈品”的资格。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手机市场就会发现,至少在如今的高端市场里,其实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消费理念。其中一种认为手机就是要贵、要特别、要能够彰显使用者的身份,给用户带来那种“高高在上、比其他人都特别”的情绪价值。而另一种理念并不反对高端手机卖高价,但明确反对在功能性无关的方面堆砌成本,并强调高端机型就应该明显更好用、更耐用,在计算速度、拍照质量、游戏体验等方面让用户觉得“值回票价”。

去“尊贵化”,为何成了2025年年底机圈的政治正确

手机到底是“身份象征”、还是更好玩更好用的工具?已经不只是产品理念的对立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价值观,消费理念的割裂或者说对立,也就很自然地体现在了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如今大多数主流旗舰机型选择“非奢侈化、去奥利奥”的外观设计风格,是因为相关厂商很清楚,他们的目标客户不仅不会接受那些过于奢靡的元素,甚至有可能对于近似的造型都会感到反感。藉由迎合自家用户的主流价值观,这些厂商实际上也相当于在不同消费群体的理念对立中,选择了他们所认为的“政治正确”。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