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2日 18:12 0 admin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在你的眼里,科技创新是不是就是实验室、数据和冷冰冰的仪器?

科技创新可远不止这些。在江苏,科技创新是一群年轻人用热爱和实力,把“脑洞”变成“硬核”成果的热血现场,也是一场激情开跑的成长接力赛。这群年轻人来自不同领域,有造火箭的,有“死磕”新材料的,还有研发制氧机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年龄都不大,却已经在各自赛道上“玩”出了国际水平。

火箭少女的星辰大海

走进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中,一枚枚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正慢慢成形。公司总经理彭昊旻,是这条“硬核”生产线的掌舵人。她的目标很直接——把商业航天的成本打下来。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过去,商业航天的成本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天花板’。”彭昊旻说。她主导研发的世界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成功首发,直接把发射成本拉低了一大截。如今,她的团队正在全力攻关可回收火箭发动机技术,还在申请多项关键专利,朝着“量产”和“可回收”双目标冲刺。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24岁的“材料界黑马”

苏州博志金钻公司的创始人潘远志,今年才24岁,是今年“苏州青年科学家”获评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凭借对高端材料领域的敏锐洞察,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异质材料界面难题,创新出全球领先的表面处理技术,实现了高端散热封装材料全流程自主可控,年产能达到亿件级,一举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目前,博志金钻拥有多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式生产线,持有60多项发明专利,在苏州、南通两地建有总计超过一万平方米、含万级洁净室的标准厂房,固定资产投资接近两个亿。

这或许就是材料人的浪漫——用原子级的精度,拼出产业级的突破。

高原上的制氧机“玩家”

南京壹诺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徐骁,是个实打实的“户外+科技”双料玩家。2018年,他在西藏旅行时因严重高原反应,敏锐地嗅到便携制氧设备的市场空白。于是,他直接在西藏驻扎了几年,扎根在研发一线。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2022年底,壹诺吉便携式制氧机拿下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和多项国际认证,单位质量、制氧效率等指标都处于国际领先。如今,相关产品不仅“打”入了国外医疗体系,还拿了国际设计大奖。徐骁本人也入选“南京紫金人才计划”,成了名副其实的“氧气先生”。

从“脑洞”到“落地”

他们靠的是什么?

这几个年轻人的故事,看似互不相关,但背后其实有一条隐形的“助推器”——这就是江苏团省委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信厅推出的江苏青年科技人才“U35培育”。

它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一整套全链条、多维度的培育体系: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苏州科技商学院等打造的“U35青创学院”,摒弃了单一的理论灌输,采用“理论学习+实战培训”的模式,让青年人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提升产业科创核心竞争力。定期举办的“U35青年科技人才沙龙”,则像一座打破壁垒的“桥梁”,消解了学科与领域的界限,让跨行业合作的“火花”不断迸发。苏州溯驭公司创始人董震、氢和元泰公司总经理李洋洋、常州一硫公司总经理王可,这3位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U35培育”对象,正是在沙龙交流中碰撞出灵感,达成了依托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架构加速氢能源商业化落地的合作共识,更萌生了构建“U35创新联合体”的构想。在政策支持方面,“U35培育”不仅与“333”等省市人才工程无缝衔接,还在省青科协专设绿色通道,为青年人才拓宽向上举荐渠道,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够被看见、被认可。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更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团省委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架起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转化的“连心桥”。市县、园区团组织深入企业一线,和科技、工信等部门一起摸排技术需求;高校院所则梳理“U35”人才的科研成果,形成清晰清单。在此基础上,378项“U35人才成果”与281项“重点企业需求”被一一收录,借助职业技术经理人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牵线搭桥”。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张照强,他拥有的创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半导体制造关键气体纯化成本,正是通过上述机制,目前已与江苏瑞恒新材料公司达成意向性合作,双方将围绕吸附分离技术在环氧氯丙烷项目中的应用,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转化。

青春动能,持续加码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如今,在江苏,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正像彭昊旻、潘远志、徐骁一样,在“U35培育”的赋能下,将个人理想融入产业创新的浪潮。从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六大重点产业领域的“U35”力量持续汇聚。184名“U35科创新锐”中,已有68人创办或联合创办科技型企业,融资超26亿元。他们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把“江苏制造”推向“江苏智造”,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大“青春动能”。

科创的浪潮滚滚向前,这群年轻人正扬帆起航。“U35培育”就像给他们装上了“加速器”,让“潜力股”快速成长为“实干家”。

这波青春动能,必须接!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微信表情包上新啦!

推荐阅读

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青春逐“新”,潜力股一路“狂飙”

来源:风流一代杂志社

撰稿:季天明

编辑:刘笑

审核:韩颖、薛姣

复审:沈娜

终审:孙洪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