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芯片产业又杀出两匹黑马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7日 19:10 0 admin


中国芯片产业近期迎来重要突破,两家代表性企业——英诺赛科和摩尔线程,以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展现出国产芯片“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一、两大代表性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并进

1. 英诺赛科: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市场表现: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据42.4%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市值突破900亿港元。

技术优势:成为全球首家实现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量产的企业,成本较同类产品低30%;拥有700多项核心专利,并成功应对国际专利诉讼。

应用场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年出货量达3亿颗,主要用于快充设备)、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激光雷达系统)、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并成为英伟达800V电源架构中唯一的中国供应商。

政策支持:受益于《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推动,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扩大。

2. 摩尔线程:构建自主GPU生态的领军企业

战略定位:专注于面向“元计算”应用的新一代GPU研发,致力于构建融合计算、图形与AI的综合计算平台,并建立基于云原生GPU的生态系统。

技术成果:基于自研MUSA架构的全功能GPU已实现多场景支持,代表性产品包括MTT S80显卡、夸娥智算集群等,并兼容CUDA生态以降低用户迁移成本。

合作进展:2023年9月,与虚幻引擎技术厂商蕊霖合作,完成UE5在国产显卡上的首次适配,支持Lumen、体积云、大气散射等核心渲染特性。

资本认可:获得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中国移动等机构多轮投资,累计融资超百亿元。2024年底Pre-IPO轮投前估值达246.2亿元,在《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估值升至310亿元。2025年9月,科创板首发申请通过上市委审议。

行业意义:突破GPU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填补国内全功能GPU的空白。

二、国产芯片的崛起路径:政策、技术与市场协同驱动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国家密集出台《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等政策,从研发补贴、应用推广到场景开放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氮化镓、GPU等关键技术加速落地。

差异化技术路线突破

英诺赛科避开传统硅基竞争,聚焦氮化镓赛道;摩尔线程瞄准GPU高壁垒领域,集中资源攻坚全功能芯片,形成互补发展格局。

市场需求与资本助力

国内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AI算力等领域需求爆发,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迭代空间;长期资本注入缓解了芯片行业高投入的压力。

三、产业趋势: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

更多案例涌现:如芯动科技发布“风华3号”GPU,支持大模型训练推理与3A级游戏,标志国产全功能GPU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挑战依然存在:GPU软件生态建设、氮化镓上游高端设备等环节仍需持续攻坚。

整体格局成型:国产芯片已在材料、设计、制造、封装等多环节形成“集群式”突破态势,告别以往单点突围的发展模式。

四、未来展望:下一代突破方向与潜力企业

重点突破领域:

先进制程芯片制造、EDA工业软件、半导体设备与材料、Chiplet先进封装等技术将成为未来攻坚的重点。

值得关注的企业:

华为海思(芯片设计)、中芯国际(制造)、长电科技(封装)、寒武纪(AI芯片)等企业在各自领域持续发力,有望形成更多突破点。

通过英诺赛科和摩尔线程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国芯片产业正依托政策引导、精准的技术选点和内需市场拉动,实现系统性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持续攻克关键短板,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全面成熟。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