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排行榜 2025年10月12日 14:13 0 aa

2017年夏天,杭州西湖边的阿里淘咖啡火得一塌糊涂。

不用掏手机不用掏钱包,拿完东西直接出门就能自动扣款,当时排队两小时都有人愿意等。

马云站台的这事儿,一下把“无人超市”推上了风口,京东、苏宁跟着凑热闹,连不少小老板都觉得“这是新商机”,扎堆开起了无人店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可谁能想到,才过三年,这些店关的关、倒的倒,当初烧进去的40亿,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当年资本多疯狂,开店像赶场子

其实无人超市的点子,最早是亚马逊在2016年搞出来的。

当时它在西雅图总部开了家叫AmazonGo的店,只给员工测试用,却凭着“拿完就走”的模式,让全球都盯着这块新鲜地。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这模式刚传到国内时,我还觉得挺洋气,心想以后买东西真能省不少事,2017年算是无人超市的“爆发年”。

7月阿里淘咖啡一开业,上海的宾果盒子、成都的GoGo超市紧跟着落地,到了2018年3月,长春也有了第一家无人超市。

那会儿资本跟疯了似的往里砸钱,一年就有93起融资,加起来超40亿。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有朋友当时在一家初创公司做BD,他说他们老板连门店还没找好,就凭着“无人超市”的PPT,拿到了千万级投资。

本来大家都觉得这生意稳赚,电商增速慢了,线上拉新越来越贵,无人超市能用AI和大数据降成本,还能24小时营业,可后来才发现,这些全是纸上谈兵。

就拿人力成本说,大家以为省了收银员的钱,结果装一套AI设备就要10多万,再加上维护费,比雇个收银员贵多了。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而且补货、整理货架还是得靠人,等于没省多少事。

看着洋气的技术,实际全是bug

无人超市看着高科技,其实背后就三种技术路子,可没一个能真正好用的。

我当时去体验过一家AI视觉的店,进门扫码挺顺利,拿了瓶可乐想走,结果系统没识别到,门口闸机死活不开。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折腾了十分钟,客服才远程解决,那时候我就觉得,这技术还没成熟到能开店的地步。

第一种是AI视觉派,像亚马逊和阿里淘咖啡用的那种,靠摄像头和算法识别商品。

可那会儿算法经常出错,拿可乐扣成雪碧钱的事很常见,而且人一多就识别不准。

第二种是RFID射频技术商品贴个标签,过扫描区就能识别。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但这标签不便宜,单个要几毛钱,一家店下来光标签成本就不少,更麻烦的是金属包装会干扰信号,经常漏扫。

第三种更简单,就是让顾客自己扫码买单,本质上就是把收银员的活推给了顾客,我妈就说过“我买个东西还要自己扫码,还不如去楼下便利店省事”。

技术不靠谱还不算,逃单的问题更头疼,杭州有家无人超市,一天卖了16700块的东西,实际只收到13700块,少了3000块。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有人把标签撕了带走商品,系统根本查不出来,而且这种小额盗窃很难立案,店家只能自己认亏,时间长了,再好的生意也扛不住这么亏。

后来无人超市的倒闭潮就来了

2017年8月,刚开一个月的宾果盒子关门,9月,运营4个月的GoGo超市也倒了。

到2018年,新便利裁员、哈米科技倒闭、邻家便利关了北京160多家店,我那做BD的朋友,最后也被迫转行了。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再看国外,亚马逊当初说四年要开3000家AmazonGo,结果四年只开了30家,后来还关了几家。

反倒是一家叫TraderJoe's的超市火了人家不搞无人,就靠店员贴心服务,比如记住老顾客的喜好,商品有问题随时退换,坪效比沃尔玛还高两倍。

这事儿让我想起国内的胖东来也是靠服务圈粉,店员会帮顾客拎东西,还能无理由退货。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其实说到底,零售不是比谁的技术更洋气,而是看能不能给顾客好的体验。

无人超市光顾着炫技,忘了顾客需要的是方便、省心、有人帮忙解决问题。

现在偶尔还能在社区看到无人货柜,但早就没了当年的风头,不是科技不好,而是不能为了装科技丢了零售的本质,以人为本。

要是连顾客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再火的风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两年烧40亿!马云看好的无人超市,为何3年就凉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