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大疆降价:老用户信任值多少钱?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23:58 0 admin

导语:

大疆降价:老用户信任值多少钱?

图片来源:小红书@星礼之旅

10月8日,#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权益维护#冲上热搜。刚花原价买完大疆产品的用户集体懵了——双11还没到,自己的“新宠”就要降价,几千块说蒸发就蒸发,这算哪门子“提前通知”?

从OsmoPocket3到扫地机器人ROMO,从线上到线下,这场“降价风波”撕开的,不只是价格差的口子,更是老用户对大疆的信任裂缝。


一、降价来得太急,老用户成了“冤种”

大疆降价:老用户信任值多少钱?

图片来源:微博@IT互联网那点事


大疆这次降价,说是“双11常规操作”,但力度和范围堪称“大刀阔斧”:OsmoPocket3标准套装直降700元,全能套装降900元;运动相机OsmoAction4最高降1129元;

无人机Mini4K降1300元,旗舰款Mavic3Pro更是降了3169元。更让用户炸毛的是,7月底刚发布的全景相机Osmo360、8月刚推出的扫地机器人ROMO也进了降价名单——刚买新品就被“背刺”,这谁受得了?

小红书、微博瞬间成了“权益主张现场”:有用户10月3号刚买Pocket3,晒出订单截图吐槽“早知道再等等”;线下用户更委屈,门店说“激活不退不换”“价保没统一政策”,只能自己找客服软磨硬泡,有人协商到补配件,有人干脆自认倒霉。

法律层面,这事确实“没毛病”。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律师说得直白:企业自主定价,没义务提前半年预告降价;线上线下政策差异,只要合规就合法。但用户的愤怒,从来不是因为“能不能降价”,而是“凭什么我刚买就降”?

国庆出游前咬牙买的新品,本想记录旅程,结果假期结束就贬值;线下用户比线上多花时间精力,却连7天价保都没有——这种“时间差”“渠道差”带来的不公感,才是矛盾核心。就像网友说的:“不是差那几百块,是被当‘冤种’的感觉太难受。”



二、降价背后,大疆的“压力测试”

大疆敢这么降,不是任性,是被行业推着走。

手持智能影像市场,大疆的份额正肉眼可见地下滑:2023年还占19.1%,2024年只剩13.2%;老对手影石创新反超到35.6%,成了新老大。更扎心的是,手机厂商也来抢蛋糕——OPPO已经放话,2026年前要出对标大疆的运动相机、全景相机。手机厂商有算法、有用户基数、有线下渠道,这对专注影像的大疆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降价,成了大疆稳销量的“常规武器”。但问题在于,这次降的是“刚发布的新品”,伤的是“老用户的信任”。消费者选大疆,图的不只是产品力,更是“买新不亏”的品牌安全感。你今天能对新机大降,明天会不会对老款再砍?这种不确定性,比降价本身更伤品牌。



三、消费电子的“信任困境”:销量和用户,该怎么选?

这场风波,其实是消费电子行业的老问题:“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的潜规则,还要让用户忍多久?

对企业来说,降价清库存、拉销量无可厚非,但“提前预告”不该只是“通知降价”,更该是对老用户的“过渡补偿”。比如大疆既然能预告,能不能给降价前15天内购买的用户补个差价券?线下门店能不能和线上统一价保政策?用户认的是“大疆”这个牌子,不是“线上大疆”或“线下大疆”。

对消费者来说,也得放平心态——消费电子更新快,谁都不是“冤大头”。但前提是,品牌得给足“安全感”:清晰的价保规则、透明的售后政策、对老用户的基本尊重。毕竟,用户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图的就是“被重视”。截至10月9日降价启动,仍有不少用户在和门店掰扯补偿。这场风波终会过去,但留下的思考不会停:

· 当行业竞争白热化,品牌是该“牺牲老用户换销量”,还是“保信任换长期口碑”?

· 线下零售面对线上服务的“倒逼”,该如何补上体验短板?

这些问题的答案,比一次促销的销售额更重要。



结束语:

大疆的降价风波,像面镜子,照出了消费电子行业的“信任赤字”。用户不是不接受降价,是不接受“被忽视的感受”;品牌不是不能降价,是不能丢了“珍惜老用户”的初心。

毕竟,4亿中产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的信任,更不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