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京东健康·第五届医药数字营销论坛上,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凭借在数字化零售领域的创新实践...
2025-10-17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囤硬盘可比买黄金挣钱多了。”10月16日,白羽(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在今年3月花569元买的希捷4T硬盘,如今卖价已经涨到了919元。这只是存储产品涨价的一个缩影,过去半年多以来,全球包括芯片和设备在内的存储产品基本全线涨价,三星电子、美光科技等存储厂商纷纷宣布上调价格。
这场席卷全球的存储涨价潮背后,是AI革命引发的行业结构性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市场对高端存储芯片的需求彻底爆发,三星电子、美光科技等头部厂商的产能纷纷向高利润的高端存储芯片领域产品倾斜,导致传统存储产品供不应求。不过,这场变革在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的同时,也为国产存储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头部厂商纷纷提价
“现在全球的存储产品都在涨价。”10月16日,一位电脑组件专营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以一款当前售价为399元的三星DDR4内存条为例,透露其价格已比之前上涨了数十元。在另一家内存专卖店中,记者咨询了一款标价429元的SK海力士DDR4内存条。店员称,该产品目前较涨价前已上调近百元。“这波涨价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目前仍在继续。如果有实际需求,建议尽早购买。”
存储价格的持续上涨,打乱了不少消费者的采购计划。消费者李女士就表示非常后悔,“从年初就开始筹划组装一台台式机,上半年听说显卡涨价厉害,就想等一等。谁能料到,这一等,没等来显卡降价,反而等来了内存和硬盘的大涨。”言语之中,满是错失时机的无奈。与李女士相反,今年三月因刚需购入移动硬盘的白先生,则意外成了赢家,他笑称:“现在回头看,当时买硬盘就不是消费,简直是理财。早知道真该多囤点,收益率跑赢了黄金。”
这轮让消费者感触颇深的涨价背后,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存储涨价潮。据央视报道,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最近一个月以来,三星电子、闪迪等主要厂商陆续通知客户调整报价,现货市场价格也在短时间内快速上行。
据报道,9月下旬,三星电子向主要客户发出第四季度提价通知,计划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10%;美光科技在9月一度暂停部分存储报价,恢复报价后,DRAM和NAND闪存价格普遍上涨约20%;闪迪也在9月上调NAND闪存价格约10%,消费级和企业级均有涉及。
而这已经是全球存储芯片的第二轮涨价潮,第一轮涨价潮出现在今年4月。据报道,闪迪当时发布的涨价通知函显示,从4月1日起对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NAND闪存产品涨价,涨幅超过10%;紧接着,美光科技也发布涨价函,称涨价幅度在10%-15%;SK海力士、三星也在4月同步上调NAND闪存价格。
这样的涨价潮还将持续。TrendForce预测,第四季度DRAM价格将增长8%-13%,NAND Flash平均涨幅达5%-10%,部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
涨价风潮迅速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4月至今,美光科技的股价已经累计涨超120%,闪迪股价涨幅更是超200%。
AI推动结构变革
今年全球存储产品的价格上涨,其根本原因在于AI浪潮驱动下,市场需求激增与行业供给失衡。
智参智库特聘专家袁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前期为扭转长期价格下跌趋势,国际大厂主动大幅减产,成功降低了市场库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浪潮催生了对高端存储芯片(HBM)的爆发性需求,挤占了传统存储芯片产能,共同推动了供需关系逆转和价格复苏。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也指出,半导体产业产能扩张周期长,从投资到投产通常需3-4年,短期内难以迅速提升供给,AI相关芯片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挤占了存储芯片的产能,也对CPU、车规芯片等其他半导体产品造成排挤效应,形成全行业性的供给紧张。
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全球及中国AI服务器的市场规模正逐年递增。这使相关存储芯片的需求增加,而相关存储芯片主要为DDR5、LPDDR5及HBM等高带宽内存产品线。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预计HBM市场收入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
为将产能集中转向高带宽内存产品线,4月以来,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头部厂商相继宣布减产甚至停止生产DDR4内存。“全球存储市场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等少数几家巨头主导,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其产能调控策略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存储的价格波动。”王超说。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全球HBM高带宽芯片、高附加值芯片领域占据绝对影响力,目前,SK海力士已经建成全球首个HBM4量产体系,三星电子也在为HBM4的量产做准备。据央视报道,这两家公司在本月初与OpenAI就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基建签署了意向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今后两家公司或将为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供应芯片及其他设备。
事实上,头部厂商的选择不仅是市场驱动,也是利润驱动。花旗分析指出,HBM的毛利率约在50%-60%,传统的DRAM毛利率约在30%。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存储芯片和存储设备普遍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存储产品涨价,是否会带动消费电子产品涨价呢?《华夏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宏碁和联想集团方面,截至发稿,联想集团方面未给出回复,宏碁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暂未收到相关消息。
“存储芯片涨价会影响后端消费电子价格,但不会很大,对消费者影响很小。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消费电子高端化严重,价格越来越高,存储芯片占比不大;另外,消费电子产品竞争激烈,都在降价促销,厂商不敢涨价。”资深通信专家马继华说。
国产存储迎市场机遇
全球头部企业的战略转向,意味着国产存储迎来新一轮市场机会。
“在利基型DRAM领域,由于三星电子、美光科技、SK海力士等头部公司加速向新制程节点的HBM、DDR5、LPDDR5等产品迁移,放弃或减少利基型产品的生产,带来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厂商份额提升的机会。”兆易创新在2025年半年报中指出。受益于此,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利基型DRAM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季度环比改善明显,收入结构上,DDR4产品占比提升。
除了兆易创新,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也是国产存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中,长江存储是国内领先的3D NAND存储芯片制造商,长鑫存储则是国内DRAM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
传导至资本市场,9月至今,存储相关芯片概念股表现强势:德明利股价由90元区间最高突破200元大关;佰维存储也从每股70余元涨至超110元;兆易创新、江波龙、普冉股份等公司股价也集体走强。
不过,与全球头部存储厂商相比,“中国存储芯片技术在量产环节与国际领先水平约有一代的差距,尤其在人工智能所需的HBM高端芯片等尖端领域差距明显。”袁博说。
但袁博也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庞大的市场之一,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存储企业具备充分的创新资金支撑技术创新,并且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及国际形势带来的国产化庞大需求下,中国存储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强大动力,中低端芯片已经实现自主可控,待高端芯片技术突破后,有望在未来全球格局中占据重要一极。
那么,在AI浪潮下,国产存储厂商是否也进行了相应的产品调整呢?《华夏时报》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兆易创新等公司,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目前,这轮存储涨价潮仍然看不到头。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NAND闪存将出现高达8%的供应缺口。
王超认为,综合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短缺、地缘政治紧张及产业周期上行等多重因素判断,本轮半导体行业的波动预计将持续约半年至一年。“预计到明年此时,市场将逐步回归供需平衡,并可能随着产能调整与需求变化,再次进入阶段性过剩。这是半导体行业固有的周期规律,值得持续观察。”
袁博也预计此轮涨价周期有望持续至2026年,核心支撑是AI推理场景的全面爆发,以及未来预期的AI Agent的广泛使用,是HBM长期需求的重要支撑,高价值高端芯片的庞大需求会持续驱动存储厂商对传统存储芯片产能产生排挤效应,并且全球存储厂商对产能扩产已经相当谨慎。
“此外,终端消费电子的复苏情况,是存储芯片是否能维持持续高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尤其是人工智能边缘化,有可能进一步驱动存储芯片的需求提升。”袁博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相关文章
202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京东健康·第五届医药数字营销论坛上,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凭借在数字化零售领域的创新实践...
2025-10-17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囤硬盘可比买黄金挣钱多了。”10月16日,白羽(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在今年...
2025-10-17 0
10月17日上午,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山东航空学院承办,以“传承数学精神,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数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滨州开幕。...
2025-10-17 0
10月19日,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迎来开诊一周年。10月17日,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相继有25款机器人“员工”上岗,覆盖从导诊、配药到精准手...
2025-10-17 0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同步进行的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上来自中国、挪威、丹麦、荷兰、日本等全球25个...
2025-10-17 0
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暨首届AIGC应用大赛广东赛区决赛颁奖典礼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落下帷幕。经过近3个月角逐,4支团队获得广...
2025-10-17 0
记者今日获悉,天府绛溪实验室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孵化的维度穿梭(成都)有限公司携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I型”,近日亮...
2025-10-17 1
作者|市象 王铁梅山姆多年会员小谷,第一次萌生出了退卡的念头。她对「市象」表示,尽管过去山姆多次陷入舆论争议,出于对品牌品质的了解,自己大多时候选择包...
2025-10-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