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人形机器人千台量产计划泡汤,特斯拉推迟至明年底生产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13:50 0 admin

“坦白说,Optimus 2几乎不可能制造。”当地时间10月22日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直接宣告了今年量产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计划泡汤。

今年3月的特斯拉一季度全体会议上,马斯克曾雄心勃勃地宣告,2025年的目标是生产5000台Optimus,2026年攀升至50000台。

人形机器人千台量产计划泡汤,特斯拉推迟至明年底生产

2025年7月,特斯拉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

针对量产进展不及预期,马斯克在前述电话会上反复强调:“将Optimus推向市场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介绍,尽管Optimus现在能够在公园里散步,以及在特斯拉办公室接待访客,但要造出像人类双手那样灵巧和能干的机械手,工程难度很大。

“你越研究人类的手,就越会发现人类的手多么不可思议。”马斯克说,与人类相似,控制机器人双手的“肌肉”主要在前臂,而灵巧手与前臂的组合生产,比制造机器人其余部件更为困难。然而,要想拥有一台实用的通用机器人,极其灵巧的双手不可或缺。

受限于五指灵巧手的研发难度,国内许多具身智能机器人厂商在把产品推向市场时,退而求其次地采用两指或三指夹爪,以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搬运、放置等简单操作。灵巧手初创公司星际光年CEO位德浩撰文指出,结构设计复杂、软件调试困难、生态配套缺失,成为横亘在灵巧手广泛应用前的三大鸿沟。

除了技术挑战,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缺失亦成为摆在特斯拉面前的考验。马斯克说,汽车、电脑等都有现成的供应链,而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尚不存在。为了制造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必须高度垂直整合,深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自己制造零部件。

特斯拉方面还认为,公司具备推进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人才基础。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Vaibhav Taneja介绍,负责Optimus工程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来自汽车部门,这是特斯拉具备人形机器人制造能力的基础,因为当年负责汽车驱动单元的工程师们现在正投身机器人执行器研发。

“Optimus工程团队可谓才华横溢。”马斯克不吝溢美之词,Optimus工程方面的很多功劳归功于新加入的工程师,其中许多人刚从大学毕业。目前,公司对 Optimus同时进行工程评估与制造评估,形成工程设计与制造之间的迭代循环:刚设计出某个部件,如果发现太难生产,就立刻修改设计以提升可制造性。在提升机器人功能的同时,研发团队对Optimus的设计做了彻底优化,使其真正可以制造。

马斯克给出的最新量产制造路线图是,预计2026年一季度发布第三代Optimus,“大概是二月或三月”,并将建设一条年产百万台Optimus的生产线,于2026年底开始生产。但他同时提醒,要真正达到年产百万台还需要一段时间爬坡。

马斯克形容,第三代Optimus看起来甚至都不像一台机器人,反倒像是有人套上了机器人外壳,“它看起来那么真实,你可能得戳一下它,才能相信那真的是个机器人”。

为此,特斯拉准备好加大资本支出。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Vaibhav Taneja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预计今年的资本开支约为90亿美元,2026年的数字将大幅增加,因为公司正在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准备——不仅是现有业务,还有围绕人工智能计划(包括Optimus)的赌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