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数码博主,我一直渴望有一台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能随时随地娱乐的便携设备。直到我遇到了壹号本游侠X1 Air—这款在2025年秋季发布...
2025-10-24 0
中荷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成了全球科技圈和产业界的现象级大戏。
荷兰方面一边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一边趁着美国制裁的东风,三天两头就把安世的中资股东踢出局。
这背后到底是被动配合美国,还是早有预谋?中国的反击又有多精准?
很多人对安世半导体的来历并不了解。
其实,这家公司最早能追溯到1891年,彼时它还是飞利浦的灯泡部门。后来飞利浦业务多元化,半导体板块渐渐壮大,2006年独立出来成为恩智浦。
不过,2015年恩智浦为收购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需要通过全球反垄断审查,于是被迫将自家最优质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剥离出来。
这块业务,就是后来的安世半导体,其核心正是如今最炙手可热的车规级芯片。
2016年至2017年,中国资本完成了对安世的收购。当时,包括闻泰科技在内的中国财团出资27.5亿美元拿下该事业部,安世成为中国控股的国际化半导体公司。
2018年后,闻泰科技持续加码,分阶段投入超300亿元人民币,最终实现100%控股。
安世也借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东风,迅速坐上了全球车规级芯片企业的第三把交椅,稳居中国第一。
外界往往只看到中美博弈,却忽略了安世内部的巨大分歧。安世被中国资本控股后,欧洲高管集团并不买账。
一方面,他们出于职业傲慢,始终认为安世应该是“荷兰的公司”;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制裁越演越烈,这些高管唯恐自己的高薪和股权激励受影响,于是开始推动所谓“去中资化”。
说白了,就是想让安世“洗白”,重新获得“荷兰公司”身份,以便独立上市、享受西方资本市场红利。
闻泰科技董事长、安世CEO张学政对此坚决反对,明确提出:“提投降者开除!”结果,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在2024年美国制裁加码后,迅速恶化为明争暗斗。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这本身已让安世如履薄冰。
2025年9月29日,美国又下达了“50%穿透规则”——只要中国资本控股50%以上的海外公司都在制裁范围。
安世,这家名义上“荷兰公司”,实际却由中国控股的企业,首当其冲。
美国刚出手,荷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棒。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公司治理缺陷”为名,冻结了安世全球30家子公司资产。
10月1日,欧洲高管团队迅速反诉中国控股方。10月12日,荷兰法院直接裁决:将99%的安世股权托管给荷兰第三方机构,张学政被暂停CEO职务。
全程不到72小时,操作之娴熟,配合之默契,外界一眼就看出“早有预谋”。
其实,早在美国制裁之前,荷兰方面就已经铺垫好了“夺权路线”。他们要求安世将董事会压缩到2人(必须有1名荷兰籍),设荷兰人担任首席安全官,分割中国与荷兰业务,引入西方投资者控股51%。
更离谱的是,要求设立享有20项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直接卡住中国研发、决策和技术转移的咽喉。
面对荷方闪电夺权,中国反应异常坚决。
闻泰科技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痛斥荷兰方面违背契约精神,外交部、半导体行业协会等也密集发声。最关键的是,商务部直接出手,禁止安世从中国出口芯片和相关产品。
这一招,打得荷兰猝不及防。
安世虽号称“荷兰公司”,但其全球产业链80%的封装测试、后段制造全部在中国广东东莞工厂完成。
这家工厂有4000名员工、10万平方米厂区,是安世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换句话说,荷兰人虽然夺下了总部、研发与品牌,但一旦中国封锁出口,安世的全球供应链立刻断裂,所谓“全球第三、欧洲第一”的地位顷刻烟消云散。
更现实的是,车规级芯片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温度范围-40℃到150℃,寿命10-15年,不良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
安世能做到设计、生产、封测一体化,正是靠中国东莞的产能支撑。荷兰拿到“公司外壳”,却丢了制造命脉,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荷兰方面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把一切包装成“防范中资风险、保护国家安全”。但只要梳理时间线,谁都能明白:这场行动早已策划多时。
美国穿透令9月29日出台,荷兰立刻冻结安世资产,欧洲高管顺势发难,法院72小时作出裁决——无缝衔接、环环相扣,哪有半点“临时被动”的成分?
更关键的是,荷兰的夺权条件极为苛刻:不仅要求中国股东退出实际控制,还要将核心决策权交给荷兰高管,未来所有研发、投资、技术转移全由监事会一票否决。
甚至连总部和中国业务都要切割,西方股东必须控股51%。这哪里是什么“治理缺陷”?分明是“商业掠夺”。
欧洲高管的动机也很简单:担心美国制裁影响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渴望通过独立上市拿高额奖金。于是暗中勾结荷兰政府,把中资股东踢出局,典型的“背叛大股东”。
说穿了,这不是“国家安全”,而是利益驱动下的“清洗行动”。
闻泰科技作为中资控股方,收购安世后其实一直采取“保留原班人马”策略。直到2020年,原CEO才正式卸任,张学政赴荷兰办公。
管理层分歧早已埋下隐患。张学政要求加强中方管理、打通研发与产线资源,欧洲高管则始终希望外资主导、独立运作。
美欧制裁大背景下,这种矛盾被极度放大。
当荷兰方面逼宫要求“让出控制权”时,张学政态度坚决:“谁提投降谁走人!”但最终,外部政治力量介入,闻泰科技被边缘化,张学政被强行暂停,安世成了“被托管”的国际孤儿。
有荷兰评论认为:“中国不会因为安世就把事情闹大,因为中国不想丢脸。”
表面看,这是嘲讽,背后却反映出欧洲对中国产业反制的焦虑。实际上,中国这一次的反击非常精准——禁止安世芯片出口,直接卡住对方的命门。
荷兰人赢了“壳”,却失了“魂”,安世从此陷入瘫痪。
中国没有大张旗鼓地“闹大”,不是怕丢脸,而是清楚这场斗争的本质。
中方明白,地缘政治博弈下,产业安全才是最终底牌。与其在国际舆论场大吵大闹,不如用实际行动让对方明白: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所谓的“荷兰科技中心”只剩一纸空文。
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风波,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
荷兰操作娴熟、配合默契,但中国反制精准、掐住要害。这不是简单的“荷兰VS中国”,而是全球产业链、企业治理与地缘政治的三层较量。
中国不怕丢脸,也不会轻易“闹大”,但底线就是产业命脉决不拱手让人。
未来的国际竞争,绝不是“讲道理”,而是谁能掌握核心环节、谁敢动真格。
荷兰人“语出惊人”,但这次他们真的低估了中国的应变和反制能力。安世之争,才刚刚开始。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 《荷兰玩脱了,德车企遭殃》
相关文章
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数码博主,我一直渴望有一台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能随时随地娱乐的便携设备。直到我遇到了壹号本游侠X1 Air—这款在2025年秋季发布...
2025-10-24 0
荣耀发布"1×3×N"AI终端生态战略 能否重构行业格局2025年10月24日数码产品圈迎来爆发,荣耀、红米、苹果等巨头齐发新品。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发...
2025-10-24 0
中荷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成了全球科技圈和产业界的现象级大戏。荷兰方面一边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一边趁着美国制裁的东风,三天两头就把安世的中资...
2025-10-24 0
10月24日上午,2025上海智能建造发展与建筑机器人出海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路演活动举行。建筑机器人大显身手,围绕建筑地面施工、地砖...
2025-10-24 0
近日,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新购入的iPhone17promax装在裤子后侧口袋里,被坐弯了,帖子一经发出便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iPhone17系...
2025-10-24 0
2025 年 10 月,一台国产示波器在深圳湾芯展悄然亮相,却在全球半导体圈里激起巨大涟漪。它叫 “万里眼”,90GHz 带宽,采样率 200GSa/...
2025-10-24 0
有第三方消息透露,OPPO Find X9系列首销当天就大卖15万台,另外Find X9系列标准版和Pro版本的追光红全国都非常缺货,Pro版销量全面...
2025-10-24 0
快科技10月24日消息,今日,华为nova Flip S正式开售,售价3488元起,首发优惠100元,到手3388元起,这是华为最便宜的折叠屏手机。根...
2025-10-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