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8日 04:56 1 aa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1月7日,就今天,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刘强东站台上说:以后员工可能一周就干一天,甚至就干一小时。

底下掌声一片,网上也炸了。

我看完新闻第一反应不是激动,是笑了。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为啥笑?这套路太熟了。

企业家很喜欢这一套,拿技术进步当说法,给你描绘一个不用上班的美好未来,拿自动化当承诺,让你忘了现在还在996,拿无人化当期许,说出大量新需求、新服务、新岗位不会影响大家的饭碗,甚至饭碗能更高级。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听着挺美的未来,到底是真要来了,还是又一轮精心包装的画饼。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技术进步解放劳动力?

刘强东台上说得挺实在:京东无人卡车已经测了70万公里,明年4月要建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站,机器人能自己开你家门把快递送进去,员工只需要看看屏幕就好,轻松又惬意。

听着挺科幻的对吧?但你仔细品品这话里的逻辑。

他说的是未来员工一周干一天。

那现在呢?

反正我家附近的快递员,看着都挺疲劳的,现在告诉大家,忍着点,等机器人来了你们就解放了。

那这些快递员,在这么饱和高强度的工作下,能有时间、精力、配套的培训教育体系,帮他们转变成那群只用看看屏幕的操作员么?

机器人确实能把人从繁重劳动里解放出来,但问题是,谁被解放了?

我觉得答案很残酷:不是基层员工,只是企业的成本结构。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

想想看,京东为啥要搞无人配送?

是心疼快递员太辛苦吗?

当然不是。

一个机器人的成本,比快递员的工资再加上本应该有的五险一金,可便宜太多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批量化的生产,这些无人设备的成本会越来越便宜,无人卡车跑几十万公里不用休息,不交社保,不涨薪,不抱怨007。

人的活是少了,但人的需求也就少了。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刘强东还说,会有大量新岗位,比如设备维修、运营监控,这点我是承认的,的确会有很多新岗位需求。

但,新岗位的增长能覆盖住老岗位的削减么?

一个无人配送站能替代多少快递员?假设100个。

新增的维修和监控岗位能有几个?最多10个。

剩下90个人去哪儿?

而且我还是那句话,那些新岗位真是给原来快递员准备的?

维修机器人得懂编程、懂电路、懂机械。

一个40岁的快递员,培训几天就能上手?别逗了。

最后这些岗位还是被那些本来就有技术背景的年轻人拿走,原来的基层员工只能回老家种地。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企业的逻辑从来没变过:利润第一

很多人看到刘强东这话,第一反应是:哇,一周只干一天,我要躺平了。

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幻觉。

因为企业的底层逻辑从来没变过:利润最大化。

哪怕你最后能在无人化过程中找到工作,但你以为机器人来了,老板就会心软让你少干活?

不,老板只会算一笔账,让你在新岗位上继续保持饱和的工作量。

社会上骂996最厉害的是什么行业?是互联网。

虽说工资是不错,但工作强度反而拉满,很多程序员的加班时间不比外卖小哥或者快递小哥低,而且承受的压力也不轻松。

所以更可能出现的是什么情况?

是人不光少了,而且还更累了。

弹性工作制、项目制、外包制,到时候你名义上一周干一天,实际上24小时on call,随时待命。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这个未来到底是谁的未来?

刘强东描绘的那个未来,我不否认它有可能实现。

但那个未来,属于的绝不是普通打工人,而是掌握生产资料的那一小撮人。

想想看,当所有脏活累活都由机器人完成,当物流、制造、服务业全面自动化,社会财富确实会大幅增长。

但这些财富会分给谁?

会分给那些被裁掉的快递员和工人吗?

不会,它们只会流向股东、流向资本家、流向那些拥有技术专利的科技巨头。

到那时候,社会会分成两个阶层:一小部分人拥有机器人、拥有算法、拥有数据,躺着赚钱;一大部分人失去工作,靠政府救济苟活。

这不是科幻片,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刘强东说未来一周干1天,京东74万员工懵了:机器人要抢饭碗?

先守住当下的权益

说到这儿,肯定有大佬会说了,小灵你这不是反对技术进步吗?

不是.

我反对的不是技术,而是用技术进步的名义,剥夺劳动者的权益。

技术进步本身是好事,但在现有的制度下,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永远不会自动流向底层。

所以这需要全社会的配套跟上,包括但不限于,更好的培训体系,培训期间的兜底,以及更关键的,现在工作就不能那么累,让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去进步。

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不如先把眼前的权益守住。

五险一金给不给上?加班费给不给付?工伤有没有保障?这些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这些现阶段的配套完善了,咱们才可能去展望面向未来的配套。

咱们打工人能依仗的,是法律保障、是集体认知、是对自己权益的清醒认知。

至于一周干一天的美梦?等它真来了再说吧。

在那之前,先把当下的每一天过好,争取每一个应该有但还没到手的利益,才是正经事。

各位大佬觉得呢?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