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账本】带领团队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转化账本】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自主维修技术让该设备单次维修周期从2周缩短...
2025-11-09 0
【专利账本】
带领团队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
【转化账本】
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自主维修技术让该设备单次维修周期从2周缩短为2小时、成本从数万元降至数百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行李箱万向轮划出声响,值机柜台前人们有序排队,耳边不时传来登机提示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这座不眠的空中门户,日夜聆听着重庆与世界脚步往来,奏响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动感旋律。
2025年4月,随着T3B航站楼正式投用,江北国际机场形成“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运行格局;同年9月,这里保障货邮量达5.24万吨,同比增长31.96%,增速在全国主要机场中靠前……飞机腾空,承载着人们重逢时刻的温馨、经贸发展的期盼,更见证着山城从内陆走向世界。
这背后,有一群人保障着整个机场的水、电、气、冷暖供应,为航班的安全起降点亮指示灯,肩负廊桥设施稳定运行、能源设备维修维护等责任。
一天傍晚,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动力能源分公司梁燕劳模创新工作室内,梁燕结束了一天充实的工作,望向平稳起降的飞机与廊桥边安静运行的电源设备,她知道,这片蓝天的安稳,有她和团队的一份守护力量。
“从零到一”的技术突破
电,是现代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对于飞机等高性能设备而言,高频电源设备尤为重要。其中,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高效稳定、安全可靠,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是飞机在大地上的“能源之心”。
但长期以来,重庆机场地面能源保障面临严峻挑战:这一核心供电设备的维修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攥在手里。“一旦出现故障,只能等待国外备件,耗时长达2周,维修成本动辄数万元,航班安排也受影响。”梁燕说。
2021年6月,为了攻克自主维修技术,梁燕团队领下重任。但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是完全陌生的技术领域,连从何处下手都不清楚,“打开故障设备,满屏乱码,根本看不懂程序逻辑”。
没有技术资料、程序源代码与经验,团队陷入一座没有地图的迷宫。为准确绘制“地图”,梁燕和团队将工作室“搬”到机坪,对电源设备展开“解剖”:拆解每一个部件,测量每一组数据,分析每一条线路,誓要挖出所有隐藏的细节。
身后,廊桥里人来人往,机坪上飞机起降;头上,有时烈日炎炎,有时连绵阴雨。团队始终围着电源设备埋头苦干,为“从零到一”的突破积蓄力量。
一个深夜,团队里传出一阵惊呼:“依靠现在积累的技术资料,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逆向工程,重新编写控制系统程序了!”日夜坚守,黑暗中终于出现光亮。
接下来,团队将废旧设备改造成测试平台,展开无数次试验、推演,历经3个月鏖战,成功掌握了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自主维修技术。
梁燕自豪地说:“这一技术突破,填补了重庆机场维修领域的一项空白。”
围绕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工作室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在重庆市“五小”创新晒暨优秀项目推介展示交流系列活动中展示成效,引来同行高度关注。
创新未必总是“高大上”
攻克维修技术后,团队又将增强电源收放设备安全性能作为研究目标——传统装置在与飞机对接时存在风险,可能导致设备与航空器发生碰撞。
2023年3月,团队开始深入分析收放设备的机械结构、控制逻辑,在关键节点加装控制设备,用上百次模拟测试、实际验证,完善防意外收回技术,避免意外收回风险。
梁燕的朋友郭女士家住重庆两江新区,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乘机飞往海外。这些年,江北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货运航线120余条,郭女士的业务也越做越广。
一次聚会闲聊时,她问梁燕:“机场发展之快肉眼可见,可我怎么觉得你的创新工作有点‘高大上’,不太好理解,也不容易被看见呢?”梁燕笑着说:“创新工作未必总是‘高大上’,很多时候都是细小微末的。”
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不是只有高精尖领域才有创新,任何能有效组合要素、满足需求、提升福祉的改进,都是创新的体现。
乘客在航站楼候机时,窗外路灯下深埋的电缆,有他们的坚守。2021年4月,梁燕团队着手开展路灯电缆防盗技术研发,高温下他们守在马路旁测量、搜集数据,研发出以点成线自组系统精准定位被盗点位、及时拉响警报的防盗智能监控系统,保障了机场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人工夜间巡查频率。
乘客穿过舱门登机时,脚旁黑黢黢的“安全靴”,有他们的巧思。廊桥上的黑色半圆柱状机门保护开关叫“安全靴”,能让舱门与廊桥地板保持安全距离。老式安全靴是金属材质,有剐蹭舱门的风险。2021年8月,梁燕团队决定自主改造,创新研制出“新型带柔性护套登机桥安全靴”,有效消除剐蹭风险。
乘客前往机场的路上,不起眼的机场污水处理站,有他们的付出。2021年9月,为实现航空污水消毒远程无接触自动运行,杜绝人工消毒过程中的接触感染风险,梁燕带领团队设计图纸,利用废旧管件搭建自动喷雾消毒装置,节约超30万元的耗材成本,以往需要8名人员、耗时20分钟的消毒作业,后来仅需1名人员远程操作,耗时仅2分钟。
在乘客们极少注意到的地方,梁燕团队用创新力量,搭起往来重庆的桥梁。
燕子从筑巢再到腾飞
重庆机场作为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数十年来,影响力不断增强。动力能源分公司也从10余人壮大到500余名“能源保障卫士”,从能源监控、供应完全靠人工到水、电、气智慧能源网络逐渐完善,一路走来,成为重庆机场安稳运行的核心保障力量。
梁燕回忆起21年前初入职的场景:那时正值重庆机场二期扩建110kV变电站投入运行,她跟着师傅一遍遍熟悉设备、为投运作准备。
梁燕在烈日下坚守的身影,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她也决定要继续将青春热血挥洒在机场建设上。
2010年,重庆机场三期扩建,电力负荷规模大幅增长。梁燕挑起电力调度的大梁,对管辖的每个台站、每段外线建立跟踪管理档案,让设备管理效率提高不少,还组织了机场集团首次全场停电的实战演练,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再上新台阶。
航班越飞越稳,梁燕也如燕子一般越飞越高。凭着多年扎根一线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她在创新突破上也成为模范。
2019年,梁燕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负责提升机场能源设施设备运行和管理水平,聚焦给排水、供配电、暖通、梯桥等专业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在梁燕的带领下,拥有20余名成员的团队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取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他们正在撰写一本专业培训教材。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航道上,梁燕振翅高飞,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等荣誉,今年4月还去北京领了“蓝天奖章”,这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设立的行业最高荣誉之一,是对从业人员能力与贡献的权威认可。拿到奖章的那一刻,她想,这是蓝天对她20余年守护最好的回馈。
“十四五”时期是梁燕在机场工作的第5个5年。站在工作室窗前,望着飞机划过天际,回忆起那些攻克难题的日夜,她默默坚定信念:下一个5年继续坚持创新突破,让飞机在重庆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数读】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十四五”时期,重庆民航重大项目投资累计完成255亿元,建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楼,以及万州、黔江机场T2航站楼,全市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8408万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81%;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3个、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4条跑道且同时运行的机场。
相关文章
【专利账本】带领团队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转化账本】400赫兹静变电源设备自主维修技术让该设备单次维修周期从2周缩短...
2025-11-09 0
在全民视频的时代,无论是记录旅途中的清风与夕阳,抓拍城市街头的灵动瞬间,还是精致呈现美食的诱人色泽,创作者都需要一台既能提供专业画质,又足够轻便易用的...
2025-11-09 0
朝晖染亮空港穹顶新翼正待乘风启航近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迎来新进展T2航站楼帷幕工程顺利验收扩容升级 擘画空港蓝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2025-11-09 0
■本报记者 卢奇秀《中国能源报》(2025年10月20日 第 05 版)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按下“加速键”。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
2025-11-09 0
据新华社杭州11月9日电 11月9日,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完成...
2025-11-09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信号中继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
2025-11-09 12
11月8日,海信冰箱“真空真保鲜 呲刻好新鲜”城市巡展在重庆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重点展出了搭载海信真空保鲜技术的创新产品和行业首创的“磁吸光幕面板”,为...
2025-11-09 0
华为mate80系列不会缺芯片的,所以不可能因为芯片有所谓的延期说法。但华为mate80系列肯定要在11月27日前发布,原因也很简单,路边消息,那一天...
2025-11-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