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冯勤凯:在深圳实现人生“第二次起飞”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08日 18:55 0 aa
冯勤凯:在深圳实现人生“第二次起飞”

冯勤凯在东海航空飞机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2005年的春天,当冯勤凯在深圳航空公司的劳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这位曾经的空军飞行员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第二次起飞”——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蓝天卫士,到南海之滨的民航机长,再到深圳这座城市的“热血使者”。

二十年间,他累计献血86次、志愿服务1350小时,用热血与热忱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深圳故事”。

1

从鞍山到深圳

他决定从零开始

1987年盛夏,18岁的冯勤凯走出辽宁鞍山,考入空军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座舱里的极限操作、云层中的战术训练,构成了他前半生的底色。

2002年的冬日,空军某机场的停机坪上,33岁的冯勤凯最后一次抚摸歼击机的机翼。停飞命令下达时,这位曾荣立二等功的飞行员面临新的选择:按部就班转业回老家鞍山,过上安稳的生活;或是抓住国内民航业崛起的机遇,南下闯一条未知的新路。

“当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事业,给了部队转业飞行员重新起飞的机会,你有2000小时战斗机飞行经历,不如去北上广深这些城市闯闯。”正当冯勤凯犹豫不决时,一位知心大哥的话点醒了他。

他打听到当时的深圳正借着民航发展的东风敞开怀抱,尽管35岁再从头学民航驾驶让他“心里打鼓”,但他仍然决定咬牙一搏。冯勤凯主动给鞍山军转办写下自愿不安置的保证书。他联系了深圳航空公司,打算从零开始学习民航飞行,努力拿到民航飞行员执照。

2

就像F1车手改开大巴

战斗机思维必须调整

初来乍到的冯勤凯,被深圳航空安置在位于南山区学府路的华联小区宿舍楼里。每天清晨6点,冯勤凯会骑车去附近的荔香公园打篮球健身,打完球回来就啃着早餐一头扎进书本:从民航法规到气象学,从英语术语到模拟机操作,35岁的他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

“战斗机飞的是极限,追求飞机的极限性能,而民航强调的是安全、平稳、舒适。”冯勤凯真正接触民航才发现,从战斗机到民航机,不仅是机型的改变,更是理念的重塑,民航所有的训练都围绕安全展开。“就像F1车手改开大巴,思维必须调整。”冯勤凯这样形容。

回忆起学习备考,冯勤凯至今清晰地记得那段日子的压力和艰辛。为了更高效地学习,他兜里总揣着写满专业词汇的小本子;为了减少开销,他大半年没下过一次馆子,每考过一科才敢去吃顿像样的慰劳一下自己……

从私用驾驶员执照到商用驾驶员执照,再到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冯勤凯参加了各类培训,通过了几十场考试,完成上百小时的模拟机训练,并一步步获得民航飞行资格,最终从战斗机飞行员转型为一名民航飞行员。

2005年初,当深航的劳动合同递到他手里时,冯勤凯笑了——那些在宿舍熬过的夜、在模拟机房流的汗,终于换来了在深圳扎根的资格。

3

在深圳落户扎根

他爱上了这座城市

为解决转业飞行员的落户问题,深航主动帮冯勤凯申办了副高职称,并为他在深圳政策框架内找到落户最便捷的方法。冯勤凯去南山公安分局办理落户时还有些忐忑,没想到窗口的工作人员一看材料就笑着说:“您有副高职称,可以直接走深圳市公安局的绿色通道。”窗口的工作人员帮他列了张清单,逐条指导他准备资料。

去深圳市公安局交完材料后过了两周时间,冯勤凯就顺利拿到了户口准迁证,正式在深圳落户了。“整个过程规范高效,比想象中顺利多了。”回顾这段历程,他对深圳的务实、高效、包容深有感触。城市的这些精神特质,也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中不断显现。

就这样,冯勤凯在深圳实现了人生的“二次起飞”,他也随之迎来了忙碌的飞行生活。

2006年,深航对飞行员推出一批安居房,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40多万元,远低于市场价,不过这对积蓄不多的冯勤凯来说也是个大数目,他和妻子商量后一咬牙找了银行办理按揭。冯勤凯笑称自己此前从未听过“按揭”这个词,银行工作人员讲解了很久才弄明白。

冯勤凯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钥匙交付那天,他忽然想起一位前辈说的话:“深圳会用行动回报每一位奋斗者。”两年后,妻子也从部队医院转业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一家人终于在深圳团圆了。

工作和生活步入正轨后,冯勤凯也一步步从副驾驶晋升到机长,后来又离开深航,进入东海航空工作。“航空公司都非常注重飞行员的培训,东海航空的飞行员还在去年的民航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冯勤凯说。

冯勤凯:在深圳实现人生“第二次起飞”

冯勤凯在华强北捐血站献血。(受访者供图)

4

从无偿献血到志愿服务

把温暖传递下去

工作之余,冯勤凯还是位无偿献血志愿者。在部队时,因为飞行训练强度大,不提倡献血,冯勤凯仅在停飞后献过4次血。没想到来到深圳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无偿献血结缘,成为一名献血达人。

刚到深圳没多久,冯勤凯和朋友去华强北逛街,看到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他便撸起袖子去献了400毫升。

由于职业特殊,冯勤凯必须时刻保持身体健康、状态最佳,加上原来飞行任务比较多,他只能选在休假期间才去献血。近几年,随着飞行任务的减少,冯勤凯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于是开始了“计划型”定期献血。

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冯勤凯结识了许多志愿者,他深受感染,很快就在网上申请报名,参加了深圳市血液中心组织的培训、实习,成为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队员。在工作之余,他常去街头做志愿者,宣传无偿献血的同时,积极招募新的志愿者。

冯勤凯很喜欢现在的生活,他觉得业余时间能和志愿者聚在一起为社会做点事很开心。他的妻子也很支持他参与志愿服务,儿子在年满18周岁的那年,冯勤凯特意带着他去完成了“成人礼”——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

如今,冯勤凯已经在深圳献血86次,志愿服务累计达1350小时。他常和儿子说起第一次在深圳献血的场景:“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机会,咱们也得为它添点暖。”

“力所能及,回馈社会”是冯勤凯做志愿者内心朴素的想法。“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我们的宣传口号,我自己的感受也是这样。我来深圳20年,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现在有余力,我很愿意为社会做点小贡献。大贡献做不了,就献点血,回馈社会、回馈城市,我觉得挺好。”冯勤凯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