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排行榜 2025年07月28日 01:08 0 admin

听见 | LHDC,如何从“突围”到“领跑”_哔哩哔哩_bilibili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观看完整采访视频。

前言

“索尼居然把我们认为是潜在竞争者。”

盛微先进技术(Savitech)总经理Bryan Yu回忆起2016年那次戏剧性的会面,语气中依然带着一丝感慨和命运的奇妙。

“那个时候,我们还完全没有开始做LHDC,只是想做他们的代理而已。”

一家还尚未涉足蓝牙编解码技术的小公司,竟被音频巨头索尼视为未来的竞争对手——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冤枉”的评价,却像一粒火种,点燃了盛微团队的斗志。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彼时,智能手机行业正掀起一股浪潮:苹果iPhone7率先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其它厂商纷纷跟进,蓝牙音频市场的爆发已成定局。然而高品质无线音频的体验,却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瓶颈:如何在带宽有限的蓝牙通道里,尽可能无损地传递CD级别甚至更高品质的音乐?

索尼的LDAC技术是当时公认的领先者,盛微从中看到了机会,希望成为其在中国台湾的代理合作伙伴。然而,索尼却嗅到了盛微的技术实力和潜在的“竞争者气息”,他们的“慧眼”或者说“警惕”,让这次合作无疾而终。

“连我们自己都还没判断到要做LHDC,他们就预判了。”Bryan Yu笑称:“这或许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

被拒之后的疑惑,却迅速转化为成了团队自主创新的决心。彼时,盛微内部恰好有一位精通通讯技术的工程师,同时更是有一群对音频有着极致热爱的“发烧友”团队,加上当时市场对高品质无线音频的迫切需求——天时+地利+人和,LHDC(Low-Latency Hi-Definition Audio Codec)的研发之路,就在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起点上,正式启程。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LHDC是什么?

LHDC绝非简单的技术名词,它是盛微先进科技专为“突破蓝牙音质天花板”而打造的高清音频编解码方案。它运行于标准的A2DP蓝牙协议之上,其核心使命直指当时无线音频体验的阿克琉斯之踵:蓝牙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车道”(带宽)太窄,难以承载高分辨率音频数据的无损传输。就像快递告诉你包裹尺寸有限,无法容纳所有物品。

LHDC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个技术高超的“打包工人”,在有限的蓝牙带宽内,将庞大的高保真音频数据(如24bit/192kHz)进行高效压缩,再“原汁原味”地传送到用户的耳朵,让用户挣脱线缆束缚的同时,依然能够享受到媲美甚至超越有线连接的高清、无损音质。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从“被拒者”到“破局者”,LHDC如何在巨头环伺的音频红海中杀出血路,并站稳脚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背后三大支柱的完美协同。

LHDC背后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支撑

热爱驱动:“发烧友”基因的极致追求

盛微团队的血液里流淌着对音频纯粹的热爱。总经理Bryan Yu直言不讳:“我们拥有一群从小玩音响的发烧友。”这种“集体热爱”是LHDC的灵魂,它超越了单纯的工作,而成为了一种追求极致的集体信仰。这不仅仅是研发的起点,更是他们穿越创业初期至暗时刻的灯塔。

作为一个毫无品牌沉淀的新生Codec,说服手机和耳机巨头采用一套复杂且未知的软件方案,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品牌,人家凭什么相信你?”Bryan坦言。然而,正是这份对音质近乎偏执的热爱,驱动着团队选择了最原始却也最真诚的方式——死磕产品,贴心服务。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产品初上市时,面对层出不穷的Bug,这支仅五六十人的小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开启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天和客户开会,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持续了整整一年。”这种近乎燃烧的投入,将客户的每一次反馈转化为迭代的燃料,硬生生用可靠的产品性能和极致的服务态度,一点点撬开了市场的大门。

白手起家的盛微彼时所拥有的资源捉襟见肘,然而正是热爱赋予了团队惊人的“凝聚力与韧性”,将所有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押注在打磨LHDC这一件事上。面对巨头的壁垒,他们用一步一脚印的扎实,用对音质细节的极致苛求,弥补了规模的不足。这份源于热爱的内驱力,让挑战化为磨刀石,将“不可能”淬炼成现实,是LHDC追求并朝着实现“世界级音质”最深沉、最不可复制的原动力。

中立破壁:开放的第三方Codec生态

在由索尼LDAC、高通aptX等巨头主导、自带“品牌围墙”的无线音频领域,LHDC的“第三方中立身份”是其破局的关键利器。盛微先进科技市场行销处经理Bell:“我们没有任何背景色彩”。这便消除了品牌间的天然戒备和生态壁垒,使LHDC能够像一条“无形的线”,真正实现跨品牌、跨平台的广泛兼容。

无论是小米手机配漫步者耳机,还是OPPO耳机接VIVO手机,只要双方支持LHDC,用户就能获得一致的高品质音频体验。这种开放性与兼容性,极大地加速了LHDC在手机和耳机厂商中的普及,构建了一个更加自由、更广泛的无线高音质生态圈,这是封闭式方案难以企及的优势。

被索尼拒之门外的"潜在对手",如何做出了行业领先的音频技术

敏捷进化:紧贴需求,持续领跑

面对快速迭代的科技市场,LHDC展现了惊人的“技术响应速度”。与竞争对手相对缓慢的更新节奏不同,LHDC团队每1-2年就会推出一次重大技术升级。这种敏捷性源于其独特的“客户需求驱动”模式:盛微与小米、OPPO、VIVO、漫步者等众多合作伙伴保持紧密沟通,深入理解终端消费者的“有感需求”,并将这些洞察迅速转化为技术优化。

正是这种紧密的联动,使LHDC能够率先实现并量产支持24bit/192kHz超高解析度音频的蓝牙传输,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同时,面对蓝牙技术联盟(SIG)推动的LE Audio、UWB等新兴传输协议,LHDC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积极兼容并适配,确保其技术始终站在行业演进的最前沿。

听见LHDC:初心与野望的对话(有删减)

Q:LHDC这个名称它到底是怎么来的,或者说它代表着什么?

盛微先进科技市场行销处经理Bell:其实全名就是Low-Latency Hi-Definition Audio Codec的缩写叫做LHDC,LHDC那时候其实是因为工程师他们的专案要开始了,然后需要想一个产品名称,大家可能会发现LHDC没那么好念,不太好记。

Q:像LDAC、aptX、SBC、AAC这些在市场上其实已经存在比较久了,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市场需要一个新的LHDC?

盛微先进科技总经理Bryan Yu:因为在市场上需要一个很成熟、有进步的蓝牙Codec,那我们就提供一个蓝牙Codec给客户,提供一个一直在成长,在进步的Codec。其实我们的竞争者进步相对也是比较慢的,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只有五六十个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很快提出很好的产品给我们的客户。

盛微先进科技市场行销处经理Bell:我们会从两个方向来讲,第一个是LHDC一直是一个很中立的第三方Codec,比如说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背景色彩的存在,像LDAC是索尼,aptX就是高通,所以它其实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个竞争对手的关系。那我们LHDC的话,其实是很公正公平的一个第三方。第二个点就是我们其实会一直持续迭代,持续跟客户去讨论我们的东西在市场上的需求,客人他们现在可能对用户消费者一个有感的需求是什么。那我们会根据跟客人的讨论,针对我们的技术再做进一步的更新,就像我们现在其实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24bit/192kHz,已经量产的Codec。我觉得综合以上两点会是我们非常有利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Q:那个时候市场没有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吗?为什么只有你们?

Bryan Yu:可以说没有竞争对手,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市场,那些对手可能是看到国际性其他的市场,那我们进去以后就开始跟国内厂商有很密切的接触,我们算是最早真正进入国内市场的Codec厂商。

Q:在技术已经做成、向市场推出了,并且有厂商采用了之后,你们跟LDAC还有联系吗?

Bryan Yu:后来就没有联系了,竞争上常常碰到,再见面已经是竞争关系了。

Q:客观地去看待LHDC,您觉得这家企业它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它为什么可以做出市场上其他家没有做出来的产品?

Bryan Yu:Savitech盛微先进科技有个特点,就是我们有一群对音响非常热爱的人,算是发烧友了,那可是从小就玩音响,在过程中就对产品有一个热情,想把产品做好,做到顶尖,做到超越,我觉得是LHDC最重要一个特色。

Q:LHD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Bell:蓝牙需要Codec的原因是现在需要从手机或者从笔记本发送音频流到耳机,让用户可以听到,那Codec的用处就是如何在这两个中间达到压缩跟解压缩的一个需求,因为蓝牙这条通道是有限的。举个例子,我们今天想要寄送一个包裹,可能寄给远方的亲戚,那我叫了顺丰,顺丰跟你说:“我这个运费的盒子就这么大,你不能再多了,再多你肯定要变成两个盒子了”,那LHDC的工作就是负责压缩包裹的那个工人,把你要寄给亲戚的东西,我们想办帮你死命的塞到这个箱子里面去。因为你不想再多付运费,然后也没办法再多付运费,那我们工作就是想办法塞到箱子里面去,然后让你的东西压缩后、亲戚收到以后,他可以再成功地把你的产品、这个东西无损的,或者是说尽最大程度的还原成原本的样子。

其实这就是LHDC的工作,我们把声音从手机、笔记本这种发射端做了一个压缩,然后再传送到耳机,你就可以让整个192kHz的音乐,从云端到耳朵都可以是192kHz的传输,所以我们其实在这一块一直在努力往前走。

Q:你觉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LHDC的这一个高采样率到底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Bell: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讲一个最直观的,大概在8-10年前左右,那时候不管手机拍视频,或者是那时候相机的像素其实都没有很高。那我们讲到视频,720P的视频其实在当年大家觉得画质好好,但是回头去看,现在随随便便手机都是4K 120fps,但是其实这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就是现在跟八年前去对比,你会发现技术真的是有很明显的提升。

那拉回LHDC,我们现在是推96kHz、192kHz这样的高采样率,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反观以前音频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8kHz、6kHz留声机的时候,然后到现在48kHz、96kHz、192kHz,从留声机到黑胶到真空管、CD,再到现在的数位母带,其实是一样的意思,我们如果以现在这个时间点回去看过去的音质,两边去对比,你就会发现,果然有很大幅度的进步,所以为什么说我们会持续往前推,当我们习惯了现在好的东西,那回去做对比就会有很明显的差异。

Q:目前市场上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声音,也有很多消费者会有质疑,他们会认为很多人其实听不到,比如说Hi-Fi级,听不懂,感受不到, 那么为什么更好的声音还要存在?

Bell:用户现在听不懂,不代表再过五年后听不懂,五年后再回来听现在声音,可能觉得2025年的音质怎么那么烂,而2030年的音质很好。但是现在用户其实他没办法马上感觉到这个事情,我们从一个行业,或者从音频行业的一个技术推动者的角度来讲,我们肯定是继续往下走,技术的迭代、更新,肯定是希望让用户可以感受到更接近所有原音重建音质的一个提升,那这个事情不管说外面业界有什么声音,但是我们有这样一个使命感,我们是势必继续往下弄的。

Q:其实我爱音频网也一直在关注LHDC今年整个市场的使用率,不论是手机品牌还是音频的耳机品牌,使用率都在不断提升,有这么多的产品都在支持你们,你们怎么去保证这技术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Bell:其实以目前来讲,市面上以手机品牌,像小米,OPPO,VIVO,一加,Realme、传音、Moto,其实真的是有很多的品牌已经都支持LHDC技术的Codec,那我现在讲的是手机的发展端,那包含耳机,刚刚以上所讲的这些手机品牌他们都有做耳机,包含像漫步者,森海塞尔等等,其实他们都有用LHDC的产品在市场发布,当然还有更多的品牌。而我们如何去保证这样子的一个跨平台呢?其实大家会发现,LHDC今天可以支持用漫步者的耳机接小米的手机,也可以用漫步者的耳机接OPPO的手机,甚至我今天拿OPPO的耳机接小米手机,这些都可以,因为最主要的是认LHDC这样一个协议。我们在国内其实做过一个专门的测试实验室,那会定期去把市场上支持LHDC的耳机产品采购来做测试,那同时我们在跟合作伙伴提供library,或者说在讨论规格的时候,其实都会一视同仁,然后把相关的标准规格、验证跟测试,都会在QP的时候做一个兼容性的测试,确保用户他在用不同品牌的耳机时尽量能保证它的一个整体体验是可以达到最好的一个状态。

Q:市场有非常多机会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竞争对手,LHDC现在所在的这一个板块,算是一个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么比如说有其他家再加入进来,你们有没有足够的技术壁垒可以去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Bell:市场都是一个自由竞争的自由市场,所以我们当然不可能停止其他人进入Codec这个领域,我们会一直持续让技术往前走,去产生更好的一个技术壁垒。其实这个赛道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高墙在那里,那不是我们建立的,而是这个赛道自然而然它就一定要有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个蓝牙产品,或者说它是一个通讯产品,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发射端TX,然后一个接收端RX,那要在发射端跟接收端都同时支持的情况下,这条路才能打通。所以这个技术壁垒是行业本身的一个最大门槛,如果这个门槛跨不过去,其实自然而然就很难再新增竞争对手。那同样的,我们虽然现在的动能可能相对强劲,但是同样我们公司内部同仁大家也都非常谨慎恐惧,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你往上走的时候,其实下面很多人都很觊觎我们这个位置,所以我们在持续地开发新技术,持续的=地往前走。

Q:蓝牙技术在不断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LE Audio,UWB,WiFi等等技术的更新,LHDC是怎么样去解决这些技术的更新,去跟他们进行配合的?

Bell:我们LHDC是非常欢迎跟各个不同的传输协议去做配合,那我觉得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传输协议。

那大家知道的就是经典蓝牙,然后最近市场上应该说这几年推出了LE Audio, 然后肯定也听过UWB,那WiFi大家很熟,那其实这一些都是一个传输协议。那传输协议我们可以这样讲,它就是高速公路1号,2号,3号,4号,5号...那我今天的目的就是要从手机或者说笔记本把这个音频流或者是数据送到我的耳机,那我可以走高速公路1号、2号、3号、4号、5号。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UWB,LE Audio等。那LHDC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顺丰快递,你可以说我要发空运,我要发陆运,我要发海运,那就取决于我们今天要走哪一条路。所以说LHDC系统并不是局限在蓝牙,实际上我们也跟厂商合作过UWB,甚至也做过WiFi。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支持的,那包括像LE Audio,我们其实现在已经是全面兼容LE Audio,我们是完全跟着市场的一个需求,然后对于未来的技术迭代,都持续跟所有行业的这个领头羊,或者说所有的这些标准协议的协会保持很好的关系,那我们持续会针对市场上的技术去做一个新的兼容跟适配。

Q:在推动蓝牙音频向无损化的转变过程中,你们目前面对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

Bell:现在LHDC在蓝牙这个协议上面要实现无损音频,面临最大的困难也就在于蓝牙的通道,它的带宽不够宽。那所谓的带宽就是我们可以想象是高速公路,它目前是两车道,但是如果我们要跑上无损,也就是我们今天可能要载一个超大的货物,高速公路要拓宽到四车道,但是现在目前没有这条路。全行业的人都在期待蓝牙SIG协会他们去把这一条高速公路公费把它盖好,不然的话现在都是私人盖的,比如像MTK他们有推所谓的MHDT是跟我们一起合作的,那像高通有这个QHS也是他私有的一个高带宽的私有道路。

Q:什么样的动力情况下,蓝牙协会会主动做这件事情?

Bell:其实蓝牙SIG协会它现在就正在做这件事情,市场的迭代速度真的很快,那市场的需求因为他的之前动作稍微慢一些,现在他也改成一年两次的一个技术更新,那希望可以带来音频的一个应用,跟一个市场的需求能符合整体的速度。

Q:对消费者来说,最根本的其实大家非常想知道怎样可以买到和体验到一个真正无损音质的产品?

Bell:这个其实牵扯到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需要知道现在听到的音乐它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有点像是我们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会看所谓的产销履历,就是看这个食物的源头是从哪边来的,意思是一样的。那现在大家听音乐的习惯,几乎现在95%以上的人都是有所谓的串流媒体,现在所有的音乐一定都是从云端,不管是今天用QQ音乐,酷狗音乐,还是网易云等等,其实都是在云端。那这样子的音乐传到我的手机,绝对没有问题,因为现在的网速都很快,4g、5g wifi都不是问题,所以这一段其实它可以保证的是我传过来的东西都是高品质的,甚至无损的音质。

那接下来就是手机到耳机,也就是LHDC发力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声音可以从手机完完整整传到耳机,其实就有很多技术问题在里面,但实际上以LHDC来讲,我们今天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就是我们希望可以解决这一段瓶颈点,也就是不管今天是无损的还是高清192kHz的,只要是透过LHDC的一个使用,我们希望LHDC这个logo、名字也可以做到让消费者有这样的信心:我今天买LHDC支持的耳机搭配手机,就会很放心,我聆听到的一个音乐品质是有保证,是很好的。甚至后续我们会再去推出LHDC相关的一些认证或者标章,让用户可以看到logo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样子的一个使用方式,就可以得到无损甚至高清的一个音质体验。所以这个其实是我们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在努力的一个方向,那我们希望不只是说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而是希望消费者看到logo的时候,就可以相信我们已经为他们把关了这样子的一个事情。

Q:目前市场其实已经被AI相关的所有信息轰炸了,那么对于LHDC,或者是对于音频行业的整个发展来说,AI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或者你们在用AI去解决未来的什么问题呢?

Bell:其实LHDC研发团队已经正在使用AI来帮助我们优化演算法,其实AI已经基本上以科技业来讲,我觉得应该是无孔不入了,就是从产品经理、销售、到工程师大家都在用,所以说AI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工具,那我们现在也实际导入它正在做很多的技术开发跟未来的一个布局。现在只是看到有一个市场瓶颈点,现在的边缘运算,或者是说本地端的一个AI运算,这个能量其实是不够的,那所以很多算法它现在放在云端上面做离线的运算,但是以LHDC的一个应用来说,我们是一个实时的音频流,我今天手机按下播放,听着耳机要马上听到,我不可能还上传到云端,运算完再下来再听,有可能等不及了。所以我们其实会很仰赖本地的AI专利,那手机上面的AI专利甚至耳机上面的AI专利,这个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瓶颈点,也就是本地的AI专利是不足的,但是我们其实很积极布局这件事情,因为我们觉得时间不会太久,可能两年、三年我们就会看到AI的本地算力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那这时候其实有非常多的AI应用,跟这个音讯相关的其实都会有机会实现出来。

Q:从个人或者是从LHDC来说,你们希望自己在音频领域里面扮演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

Bell:其实LHDC这四个字,因为我们全公司的人,甚至说上到老板,下到非常基层的人员,其实大家对于LHDC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它未来在大家的认知里面,LHDC就等于高音质,等于音质的一个保证,在产品上贴上这个标代表这个产品配合这幅耳机,或者说这个音箱它的音质就是被认可的,这也是我们LHDC一直持续努力做的事情。

其实大家对音频是最后面才发现它很重要,就像AR的眼睛已经开发到一个程度以后,发现这个视频的体验已经到一个瓶颈点,那这时候大家就开始追求空间音效,实际音频这东西它一直都存在,也不会消失,而且它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体验,只是大家对他的认知度没有影像这些东西来得这么直观。所以我们其实全公司大家都有使命感,就是我们希望可以推动整个音乐行业继续往前走,然后让大家有一个更高音质的体验。那至少在短期目标里面,我们希望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把过去有线耳机,有线音频在这样子的一个高音质、高保真、无损的一个体验,带到现在最主流的无线市场里面,我们希望把那条无形的线把它串起来。

Q:Bryan Yu,您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看待一一家公司的时候,最重要的核心关键点是什么?

Bryan Yu:Savitech盛微先进科技是我第5家公司,我一到公司,先看这个公司应该聚焦在哪里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竞争都是世界级的,你参与出来都跟世界竞争,那你的资源又有限,你不可能什么都做,你必须用有限资源把一个东西做到最好,这是最重要的聚焦。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有三个重要战略,一个是聚焦,一个是差异化,一个成本,那我觉得聚焦最重要,你要把一个公司聚焦做好,你才能够在这个领域能够成功,特别是一家小的公司,一个初创公司一定要聚焦。

Q:Bryan Yu,在您67岁的人生中,您觉得有没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Bryan Yu:这么多年来也经历很多不同的工作,在美商公司都做过,也在硅谷开过初创公司,也在英国也工作过,所以经历了很多不同的环境,那这一次是因为刚好Savitech这边,股东要求我进来接掌这家公司,但是我也是后来决定的,那因为我看到LHDC这个产品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点趋势,我觉得很值得我来投入,所以我就觉得这个是一生中很难碰到的机会,那经过这几年投入,真的他也成长了,也到了一个坦途,我觉得这是一生中非常难得的一个机缘,能够碰到这样一个产品,它居然在规格上能够达到几乎世界领先,又被市场接受,其实碰到这样的机会是一生中难得碰到的,一定要好好掌握。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