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成立18个月吸金11亿!为何京东小米要投这家机器人企业?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6日 09:56 0 admin
成立18个月吸金11亿!为何京东小米要投这家机器人企业?

一家成立仅18个月的机器人企业,融资节奏刷新了具身智能行业的纪录。近日,千寻智能(Spirit AI)宣布完成了近6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简称“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

这已是这家企业半年内的第二轮大额融资。2025年3月,千寻智能已在Pre-A轮融资5.28亿元,加上此次7月PreA+轮再融6亿元,其累计吸金超11亿元。

成立18个月吸金11亿!为何京东小米要投这家机器人企业?

铁三角打通商业闭环

从背景看,创立于2024年2月的千寻智能拥有着强大的“铁三角”配置:其创始人兼CEO韩峰涛(珞石机器人前CTO)主导硬件工程化,清华教授高阳研发的ViLa模型被Figure AI采用,郑灵茵则有着极强的资源调度能力,打通了从硬件研发到海外市场的完整闭环。

此外,该企业汇聚了来自 UC Berkeley、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字节、小米、腾讯等企业的核心成员,在 AI 技术能力、机器人硬件工程化经验、商业化操盘经验上都比较均衡,能够优化从“研究室到商业化落地”的过程。

2025 年 6 月,千寻智能自研的 VLA 模型全力控人形机器人 Moz1发布。它全身配置了 26 个自由度的关节,搭载了一体化力控关节与高精高速 WBC 算法,负载自重比达 1:1。同时,Moz1支持全身零延时遥操作,配合自研的多维度数采设备,在物流场景的操作数据可支撑模型每小时迭代一次。

从官方发布的实拍视频看,千寻智能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桌面整理、更换纸巾、收拾垃圾、座椅归位、擦拭白板这种工作,这些都得益于其自研的 VLA 模型 Spirit v1 的持续迭代。而它对于叠衣服这类任务的攻克,也是国内具身智能界首次解决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成立18个月吸金11亿!为何京东小米要投这家机器人企业?

更重要的是,千寻智能VLA大模型已经打破了机器人依赖预设程序的限制,可以进行不同任务的跨界学习。它采用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融合算法,便实现了一边学一边做,并将动作策略进行即时反馈和验证,模型迭代速度是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的。

场景落地竞速开始

在逐渐谨慎的资本市场看来,如今具身智能赛道已经不是在赌技术,而是在赌场景落地的加速度。因此,领投方京东的入局,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其背后是以“亚洲一号”无人仓为代表的千亿级物流场景。

其实,京东此次领投的目标企业不仅有千寻智能,还有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和逐际动力。而在千寻智能的投资方背后,小米、宁德时代这些行业巨头也赫然在列。这种产业资本与机器人企业的生态捆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一种“入场券”的争夺。

当京东庞大的无人仓、宁德时代无数条电池检测产线、小米消费电子产线都对千寻智能开放时,这些场景的复杂性、任务的多样性,都能成为其机器人的天然演练场,对其负重、抓取、环境适应、学习能力进行方方面面的考验。

成立18个月吸金11亿!为何京东小米要投这家机器人企业?

因此有行业观察者认为,在马太效应逐渐明显的具身智能产业,有两类企业很可能会在从实验室奔向市场的过程中,被甩出赛道。

首先,一些被困在实验室的“天才团队”首当其冲。比如在今年马拉松赛事中一鸣惊人的某高校孵化企业机器人,受限于大几十万元的单价、个位数的年交付量,可能会陷入“技术炫技-融资-续命-资本市场遇冷”的困境。这类企业恰如早期波士顿动力,虽掌握顶尖运动控制技术,却难解商业化命题。

其次,某些专注于单一场景的机器人产品也可能成为“垂直囚徒”。比如正在深耕药店拣选场景的银河通用机器人,与美团合作推出的“无人药店整店解决方案”单店成本如今在30万元左右。

当学习迭代效率倍增的千寻智能与京东药房达成合作后,有业内人士推测,这种以RaaS(机器人即服务)的模式,年服务费有可能降到10万元以内,而且其大模型实现跨场景迁移后,机器人可以从药店货架延伸至工厂料箱搬运,设备复用率也大为提升,这将令不少垂直领域的机器人企业护城河一夜崩塌。

也就是说,缺乏跨场景泛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将被头部玩家降维打击。

在流动的热钱背后,具身智能正面临着明显的逻辑重构,资本正从技术崇拜转为落地为王。当一家家头部企业不断融资,部分创投公司开始退出机器人项目时,行业或许已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