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外卖“新国标”征求意见:剑指行业痛点,重构多方共赢生态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7日 20:25 0 aa


9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即将迈入“标准化”时代,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竞争乱象、权益失衡等问题划定明确规范红线。作为连接5.45亿用户、千万配送员与海量商户,日消费规模近33亿的庞大市场,外卖行业的规范升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此次“新国标”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当前外卖行业的突出矛盾。今年以来,饿了么、京东、美团等主流外卖平台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频繁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促销活动,激烈的“外卖大战”不仅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更导致平台收费不透明、商户成本高企、配送员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愈发凸显。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已多次对相关平台进行集中约谈,明确要求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新国标”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系统性规范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由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牵头起草,主要外卖平台均全程参与研制,为后续落地奠定了基础。


“新国标”精准聚焦四大核心痛点,构建起全维度规范体系。在市场竞争秩序层面,针对“内卷式”促销乱象,明确要求平台促销活动公开透明,促销成本需自行承担,不得通过强制参与、捆绑推广工具等方式转嫁给商户或配送员,同时严禁“零元购”“全额减免”等虚假宣传,禁止成交价为零或为负的恶性竞争行为。这一规定直击商户痛点——此前许多中小商户因被迫分摊促销成本,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境,新规将有效为商户“减负松绑”。


在商户管理与食品安全领域,“新国标”重点破解“幽灵外卖”难题,要求平台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商户需提交真实经营证照、门店实景资料及“一镜到底”的场地定位视频,通过多重核验确保线上线下一致,从源头阻断无资质商户入驻[__LINK_ICON]。针对订单高峰期商户“爆单”导致的餐品质量下降问题,新规创新性引入“接单控制提示”机制,通过算法实时监测商户负荷,及时向商户和消费者发送预警,在保障效率的同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__LINK_ICON]。


配送员权益保障成为新规的暖心亮点,从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维度建立系统性保障机制。明确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建立与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匹配的报酬机制,并在App中以通俗语言公示配送费计算规则;针对疲劳作业风险,设定单日接单上限,配送员连续工作4小时需触发疲劳提示,推动建立强制休息制度,让算法更具“人情味”。这一举措回应了社会对骑手群体的关切,有望改善此前配送员“雨天狂奔抢时间”的窘迫现状。


在平台收费管理方面,“新国标”剑指“收费糊涂账”问题,要求平台规范收费项目,清单化公示保底费、技术服务费等关键信息,明确适用条件与收费标准;同时推动建立技术服务费下调机制,为中小微商户提供费用减免扶持,通过透明化管理降低商户经营成本。


法学专家刘经靖指出,“新国标”的出台标志着外卖平台监管正式迈入精细化治理阶段,其内容与《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有效衔接,围绕食品安全、权益保障、经营秩序三大维度形成闭环管理[__LINK_ICON]。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孙娟娟则认为,新规通过整合多维度监管要求优化行业生态,有望实现平台、商户、配送员、消费者的共生共赢。


目前,“新国标”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业内普遍期待其落地实施能推动外卖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终结无序竞争,让平台回归服务本质,最终实现“平台不内卷、商家有钱赚、骑手有尊严、食客吃得安”的理想格局。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