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Mate系列重回高端市场、vivoX系列持续冲击旗舰赛道,苹果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2024年大中华区收入全年下滑,市场份额跌到13.9%仅...
2025-09-27 1
最近华为又凭一个大项目刷爆全网:
力压美日德巨头拿下沙特红海新城储能工程,这可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光储电容量就达到1.3吉瓦时,相当于能满足10万户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座占地2.8万平方公里的新城,未来将100%使用绿色电力,从光伏发电到储能供电的全链条核心技术,全由华为主导提供。
不少人疑惑:华为不是搞手机和5G的吗?怎么突然在新能源领域"封神"?
很多人以为华为做新能源是蹭碳中和的热点,殊不知它的能源布局比比亚迪、宁德时代还要早得多。
上世纪90年代,华为刚涉足通信设备领域,却发现市面上根本没有能匹配其设备的稳定电源。
通信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差一点电压就可能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瘫痪。
当时国外电源设备价格高、供货慢,还常常附加技术限制。
1993年任正非赴美考察后,下定决心要自己搞电源技术,回国就注册了深圳诺贝克公司,也就是后来的华为电器,专门为华为通信设备研发配套电源。
没想到这个"配套部门"后来成了摇钱树——到2000年,华为电器以30%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通信电源生产商,甚至成了华为最赚钱的业务板块。
但好景不长,2001年华为遭遇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生死危机,全球通信行业寒冬来袭,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警示全员。
为了活下去,华为不得不卖掉最赚钱的华为电器换取现金流,这棵"摇钱树"成了渡过危机的"过冬棉衣"。
华为在电源领域积累的电力电子、智能控制、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早已刻进了企业基因里。
2008年,随着新能源产业萌芽,华为正式重启能源业务,这次它把目光对准了更广阔的新能源与储能领域。
要理解华为在新能源领域的底气,得先搞懂清洁能源的"三步走":发电、储能、输送。
现在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已经很成熟,输电网络也有完善基础,但中间的储能环节一直是瓶颈。
风光发电靠天吃饭,晴天强光时电用不完,阴天无风时发不出电,这种不稳定性要是直接接入电网,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甚至崩溃。
就像水库要存水调节旱涝,电网也需要"能源水库"来缓冲,而光伏逆变器就是这个"水库"的核心控制器。
2010年前后,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得严严实实。
欧洲因为光伏产业起步早,几乎包揽了市场前十的大部分席位,其中德国SMA更是霸主级存在,巅峰时期市占率达到44%,相当于独占半壁江山。
就在这时,华为带着30年的电源技术积累杀了进来。
2011年,华为正式切入光伏逆变器领域,没人想到这个"跨界玩家"会在5年后改写全球格局。
华为能快速崛起,绝非运气,而是精准踩中了两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是技术协同优势。
光伏逆变器的核心技术是电力电子转换与智能控制,这和华为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技术高度相通。
华为把通信领域积累的IGBT模块低压驱动技术、高频开关控制技术迁移到逆变器上,直接解决了传统产品功率低、损耗大的问题。
2014年,华为首创组串式逆变器,相比传统集中式逆变器,发电效率提升5%以上,还能精准监控每块太阳能板的运行状态,这在当时是颠覆性创新。
第二个是全球销售网络加持。
华为深耕通信行业多年,在全球170多个国家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
逆变器不用从零开始开拓市场,能直接借助现有网络触达客户。
更关键的是华为的"销售铁军"擅长精准对接需求,比如针对大型地面电站推出高功率机型,针对家庭用户推出小型智能款,快速覆盖不同场景。
2011年刚切入时,华为在全球市场连前十都挤不进去;2013年就冲进前三;2015年直接登顶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第一,把垄断多年的德国SMA甩在身后。
从追随者到行业冠军,华为只用了5年时间,并且此后连续多年蝉联第一,2024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已达到33%,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
更难得的是技术持续迭代。
2021年华为又发布±1500V双极智能组串产品,进一步降低电站建设成本,截至2023年,华为逆变器全球发货量累计突破300GW,足够为全球5亿人提供绿色电力。
华为的能源业务真正迎来考验,是在核心业务遭遇制裁之后。
但没想到,这个早年布局的"副业",成了逆境中的"压舱石"。
2021年,华为成立"智能光伏军团",把能源业务提升到战略核心层面。
尽管面临外部技术限制,华为数字能源业务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营收达到526亿元,2024年直接飙升至687亿元,同比增长24.4%。
在全球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华为储能系统2024年上半年发货量突破25GWh,相当于2021年全年发货量的12倍多。
沙特红海新城项目就是这段时期拿下的标志性工程。
这个总投资超千亿的项目,要求实现100%新能源供电,对储能系统的稳定性、续航能力要求极高。
华为给出的解决方案堪称教科书级:建设5个光伏电站搭配6个储能电站,用607个储能集装箱组成智能微网,白天光伏发电优先供给使用,多余电量储存起来,晚上由储能系统供电,极端情况用生物质能兜底。
更厉害的是华为的构网型储能算法,能应对变压器突投、电机启停带来的电流冲击,甚至在电网全黑时实现分钟级恢复供电,这是很多国际巨头都做不到的技术难点。
2023年底项目部分投用后,沙特官方评价:"中企展示了顶尖的技术实力,这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标杆。"
除了沙特,华为还拿下了迪拜700MW光热光伏项目、澳大利亚大达尔文储能项目等多个国际大单,全球已落地超过400个大型储能项目,覆盖风光储充、微电网等全场景。
现在再看华为的能源布局,会发现它早已超越单一设备供应商的角色,瞄准的是整个能源生态。
华为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不仅自己做逆变器、储能电池、智能控制器,还拉上国内企业一起发展。
比如和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长寿命储能电池,和阳光电源共建逆变器测试平台,带动了国内光伏组件、储能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升级。
这背后是全球能源革命的大机遇。
现在各国都在推进碳中和,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占比将超过50%,储能市场规模会突破万亿美元。
华为显然早已看清这一点。
从1993年被迫研发电源,到2008年重启能源业务,再到2015年逆袭全球第一,最后到如今成为能源革命的关键玩家,华为的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节点上。
但这不是偶然,而是源于"提前布局、长期投入"的战略定力——过去十年,华为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超500亿元,申请相关专利超1.2万件。
任正非曾说:"每次危机都会产生一家伟大的公司。"
30年前的电源研发,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5年前的逆袭登顶,是技术实力的爆发;如今的能源布局,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沙特红海新城的1.3GWh储能系统,不仅是一个项目的里程碑,更是华为从通信巨头向能源领航者转型的标志。
所谓的"逆袭"和"王炸",其实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不是突然跨界新能源,而是30年技术沉淀的必然;不是侥幸拿下大单,而是5年登顶全球的实力证明;不是被动应对危机,而是提前布局的战略远见。
从通信电源到光伏逆变器,从储能系统到智能微网,华为走的每一步都看似"不务正业",实则始终围绕"技术创新"这个核心。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这个曾经靠自研电源活下去的企业,正成为推动人类告别化石能源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
当华为Mate系列重回高端市场、vivoX系列持续冲击旗舰赛道,苹果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2024年大中华区收入全年下滑,市场份额跌到13.9%仅...
2025-09-27 1
最近华为又凭一个大项目刷爆全网:力压美日德巨头拿下沙特红海新城储能工程,这可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光储电容量就达到1.3吉瓦时,相当于能满足1...
2025-09-27 1
9月24日,在云栖大会“1688AI让生意更简单”论坛上,1688首次公开披露一款名为“遨虾”的跨境AI产品。据了解,这款产品是1688面向海外中小买...
2025-09-27 2
优必选机器人进厂实训。 众擎机器人。 过去两年,国内机器人赛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向资本市场。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到“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
2025-09-27 2
IT之家 9 月 27 日消息,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动力系统提出的高能量、高安全需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
2025-09-27 2
IT之家 9 月 27 日消息,慧荣在今年 5 月的 COMPUTEX 2025 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展示了两款全新客户端固态硬盘主控产品 SM2504X...
2025-09-27 2
王爷说财经讯:9月27日消息,A 股彻底聚焦一家公司——摩尔线程!前一天(9月26 日)刚以 88 天 “闪电速度” 通过科创板 IPO 过会,拟募资...
2025-09-27 2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机器人做手术,一开始人们还以为这种场景只会出现在科幻片里,没想到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带着一帮学霸、技工和资本老大。真刀真枪地闯进了...
2025-09-27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