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球知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空降杭州,在德寿宫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酒店一上接送车他就被震撼到了,他一路感叹,杭州的智能化程度令人惊...
2025-10-20 0
本报合肥10月19日电 记者丁一鸣、常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也为相关脑疾病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据了解,毕国强教授团队历经15年持续攻关,基于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捕捉到突触囊泡释放与快速回收的完整动态过程,并提出全新“亲吻-收缩-逃逸/融合”模型,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
大脑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数千亿个神经元之间高效、精准的突触传递,突触囊泡作为神经递质的载体,其释放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界围绕囊泡释放机制形成了“全融合”与“亲吻-逃逸”两种对立模型,但由于囊泡释放过程发生在毫秒时间尺度、结构变化处于纳米空间尺度,传统技术难以捕捉其瞬时动态,使这一争议困扰神经科学领域长达50年之久。
为攻克这一难题,毕国强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团队,开发具有毫秒时间分辨的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创新性地将光遗传学刺激与投入式快速冷冻方法结合,实现了对神经元突触传递过程的毫秒级“动态定格”。团队介绍,在具体实验中,他们在神经元中表达光敏蛋白,通过激光精准激发动作电位,触发突触囊泡释放。随后,载有样品的电镜载网在设定时间内快速落入冷冻剂,将细胞瞬间固定。通过精确控制光照与冷冻的时间间隔,团队得以在囊泡释放的不同阶段(从4毫秒到300毫秒之间)捕获其结构快照。
团队进一步解释,基于上千套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数据的系统分析,他们发现囊泡释放与快速回收是一个可分为三阶段的动态过程——囊泡首先与突触前膜形成纳米级融合孔,也就是“亲吻”;随后迅速收缩为表面积减半的小囊泡,叫作“收缩”;最终大部分囊泡以“逃逸”方式回收,少数发生“全融合”。“中间收缩是一个关键,为神经突触实现高效、高保真信号传递提供了结构基础。”毕国强说。
这一成果为深入理解神经信息加工以及相关脑功能和疾病机理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的研发为研究细胞内其他快速生命过程,如病毒入侵、细胞分泌等提供了创新方法平台。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10月17日,全球知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空降杭州,在德寿宫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酒店一上接送车他就被震撼到了,他一路感叹,杭州的智能化程度令人惊...
2025-10-20 0
10月19日,2025中国VR50强企业路演暨产融对接活动在江西南昌顺利举行。作为2025世界VR产业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中国VR5...
2025-10-20 0
本报合肥10月19日电 记者丁一鸣、常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
2025-10-20 0
证券日报网讯 莱宝高科10月20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计划通过持续优化改进电浆材料、显示器件的结构、设计及制作工艺,以及与合作方...
2025-10-20 0
10月15日清晨,中国电信兰州新区三枢纽园区内,技术人员在水源热泵机组控制柜前完成最后一组参数校准,仪表盘上“系统运行正常”的绿色指示灯稳定亮起。这标...
2025-10-20 0
10月20日,2025世界VR产业大会AI+VR融合创新主题论坛在南昌顺利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承办。论坛...
2025-10-20 0
机器之心报道编辑:+0、陈陈大语言模型(LLM)不仅在推动通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已成为支撑多种下游应用如推荐、分类和检索...
2025-10-20 0
18日,萧山区第七届中小学生创客比赛在南都小学开赛,全区163支队伍、410名“小创客”集结围绕四大核心项目展开创意比拼。作为萧山区中小学科创领域的重...
2025-10-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