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
2025-09-26 1
来源:证券时报
人工智能(AI)的惊人算力需求,正催生科技巨头的融资热潮。
当地时间9月24日,甲骨文启动18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发行。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债券市场第二大规模的交易,认购需求在高峰时一度接近880亿美元。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4月完成了50亿美元多期限债券发行,苹果也在今年5月发行了45亿美元债券。分析人士指出,科技巨头通过锁定长期资金,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注入强劲资本动能。
掀起发债热潮
在今年1月完成2025年以来首轮发债融资后,甲骨文9月24日再次启动了18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发行。据证券时报记者计算,甲骨文年内两轮发债合计融资金额超过250亿美元,堪称债券市场的标杆操作。
据甲骨文提交的文件,此次发行覆盖6个期限品种,包括罕见的40年期长期债券,到期收益率高达6.141%,较同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4.771%高出137个基点。
此次融资正值甲骨文开始履行与OpenAI和Meta等客户签订的大规模云基础设施合同。9月10日,据报道,OpenAI已签署合同,在未来约五年内从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该协议将从2027年开始执行,所需的4.5GW电力容量相当于两座胡佛水坝的发电量,足以供应约400万户家庭用电。
在9月9日财报电话会议上,甲骨文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剩余履约义务增长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季环比增加3170亿美元,反映出AI驱动的云基础设施需求极为旺盛。
据了解,甲骨文已经是投资级科技公司债指数中最大的发行人。研究公司CreditSights估计,为支持增长,甲骨文到2028年可能需要发行约650亿美元的债务。
而在今年4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低调完成了50亿美元多期限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区间为4.0%—5.3%。苹果也在今年5月发行45亿美元的债券,为2023年以来首次发债。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现金储备充足的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苹果等融资意图并非“补血”,而是通过锁定长期资金,为AI大模型训练集群、量子计算实验室等前沿领域储备资本。
实际上,为了加码AI与算力布局,国内科技巨头也纷纷通过发债储备“弹药”。百度在今年3月尝试了100亿元的点心债融资后,今年9月再次发行了44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腾讯也在9月启动9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涵盖5年、10年、30年三个期限品种。阿里巴巴则在去年11月发行了170亿元点心债后,今年9月再次公告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募集资金80%用于云基础设施扩建和技术升级,其余20%投向国际业务拓展。
打响AI基建竞赛
融资潮背后是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军备竞赛。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演讲中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回溯来看,全球多个科技巨头在年内抛出了关于AI基建的新计划。当地时间9月22日,英伟达与OpenAI宣布达成里程碑式战略合作意向。通过此次战略合作,OpenAI将建成并部署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配备数百万块英伟达GPU,用于构建下一代AI基础设施。为支持包括数据中心和电力容量在内的部署计划,英伟达将在新系统落地过程中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
微软近日宣布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第二个AI数据中心,投资总额高达40亿美元。Meta计划到2028年之前,在美国建设数据中心和其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至少达到6000亿美元”,Meta在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为660亿美元—720亿美元,意味着未来三年将大幅增加资本开支。
据摩根士丹利今年7月预测,到2028年,全球在AI数据中心和芯片上的总支出将高达2.9万亿美元。其中约1.6万亿美元用于硬件(如芯片和服务器),另有1.3万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包括房地产、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不过,仅依靠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内部现金流,最多只能覆盖其中的1.4万亿美元,剩余的1.5万亿美元融资缺口将深刻影响全球信贷市场格局,其中,1.2万亿美元预计将通过债务融资填补。
民生证券分析师吕伟认为,科技巨头加码投资的背后反映了一个“冰冷的事实”:谁先训练出超级智能,谁就有机会定义下一个科技时代。2026年,OpenAI的首个1GW数据中心即将上线。那可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上游的基础设施军备阶段性完成,下游的应用大规模布局正式开始。
国海证券分析师刘熹表示,随着AI基础模型竞赛的持续推进,推理需求的不断深化,围绕超节点的软硬件技术将持续演进,能突破物理极限、定义行业标准、实现算力智能调度与高可靠运维的企业将成为超节点时代的主导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
2025-09-26 1
来源:证券时报人工智能(AI)的惊人算力需求,正催生科技巨头的融资热潮。当地时间9月24日,甲骨文启动18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发行。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
2025-09-26 2
首届浦东新区科普成果转化揭榜挂帅大会9月25日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长三院”)启幕。这是国内首次将“揭榜挂帅”机制创新延伸至科普领域,大会...
2025-09-26 1
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全力以赴赶制一批闸片和闸瓦——这批产品即将出口至巴基斯坦...
2025-09-26 2
在当下,室内空气质量愈发受到大众重视。据权威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8.6%,达到了惊人的120亿元。然...
2025-09-26 2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9月26日,渐冻症患者、京东前副总裁蔡磊在个人微博发文,回应自己近期的身体状况。蔡磊个人微博截图蔡磊表示:“看到了大家很关切我的现...
2025-09-26 3
新华社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新一期美国《内科学纪事》上报告说,一种超级耐药菌NDM-CRE导致的感染正在急剧增长,2019年至2023年间美国的感...
2025-09-26 2
9月22日,作为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链“链主”企业,航空工业航宇联合湖北省航空学会,成功承办航空航天装备高端论坛活动。省科协领导、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9-26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