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首届科普月,东北林大33个特色项目解锁“科普盲盒”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1日 23:22 0 aa

“树木也会生病,那我们怎么诊断呢?”“动物皮毛里蕴藏着神奇的科学密码,我们怎么破译呢”“木材可以3d打印成各种物件,而且还会发光”……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东北林业大学首届科普月科普作品展演活动举行,33个涵盖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普盲盒”亮相,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生态科技的奇妙。

首届科普月,东北林大33个特色项目解锁“科普盲盒”

今年9月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东北林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颖利表示,依托学校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科普团队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科普宣传教育的功能,让很多科技产品被看得见。

首届科普月,东北林大33个特色项目解锁“科普盲盒”

当天的科普展演活动分6个展区进行,途经学校动保楼、林场、博物馆等地,33个项目的负责人沿线依次作了汇报演示。“这样的设计,将科普成果搬出实验室,让科普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公众参与进来。”黄颖利表示。

首届科普月,东北林大33个特色项目解锁“科普盲盒”

“探秘红松球果的奥秘”项目带领大家走进森林生态保护前沿,“能打印的发光木材”展现农林废弃物的科技蝶变,“AI森林医生”病虫害预警系统彰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奇妙的伙伴——异宠”项目,则通过互动体验破除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误区……一次次互动体验,一个个实物展示,一场场科普讲解,让现场专家和师生兴趣满满。

首届科普月,东北林大33个特色项目解锁“科普盲盒”

图片由东北林业大学提供

“这些小动物的栖息地主要在哪里?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样的?”在动保楼前的“高校赋能、校社聚能”项目前,在团队负责人介绍完喜鹊、绿头鸭、红隼等动物的相关知识后,学生纷纷上前围观并互动提问。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张馨月在观摩完全部项目后表示,东北林业大学的33个项目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犹如一场“科普盛宴”,这些项目将专业科研转化为公众语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载体,希望学校多推动这样的科普创新活动,更好提升民众科学素养,服务社会发展。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 陈越 吕婷婷;记者:吕晓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