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AI领跑朝阳区“美育第一课”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11:22 0 admin

9月26日,以“艺智共生,以技融创”为主题的北京市朝阳区“AI+美育第一课”活动在798·751园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北京市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通过名家讲坛、课例分享、前沿数字艺术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景式展现了AI赋能下美育教学的无限可能,致力于为全市乃至全国探索“科技+艺术”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AI领跑朝阳区“美育第一课”

朝阳区教科院院长李怀东为活动致辞。

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院长李怀东指出,美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推动AI与美育融合是时代命题。他希望朝阳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驱动美育从传统的技能传授向人机协同、激发创造的“艺智融创”模式转型,打造朝阳教育实践新名片,助力首都方案成为“国家样板”。

798·751艺术园区作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直秉承“文化+科技+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北京市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文操表示,将园区资源转化为无边界的文化教育社区,可以助力青少年收获灵感,点燃梦想。

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美育进行深度融合?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副教授何梁从“人工智能时代美育未来课堂”的形态演变引入,提出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美育之路在何方”的深度思考,并展示了AI拓展艺术创作边界与想象的精彩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邹玲与参会师生分享了美育从传统课堂走向沉浸式、交互式全新维度的思考及尝试。她还从“虚拟现实中的艺术创作”前沿视角,展示了VR/AR技术如何为学生构建沉浸式的艺术学习环境。

在区域实践层面,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樊苇系统介绍了“融创课堂”学术品牌下AI智能艺术课程的开发思路与实践成果。他强调,要从新的“师、生、机”三元教学模式重塑美育课堂,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建构个性化学习模式,实现从“群体相似”迭代到“实时订制”,并提出了教学价值塑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学习方法迭代等实践命题。

AI领跑朝阳区“美育第一课”

与会学生在沉浸式项目中体验AI与美育结合的魅力。

除了理论探索,“实践工坊”沉浸式体验环节也受到师生欢迎。与会教师在虚拟现实艺术项目《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中,感受虚拟空间中的艺术表达。学生代表在《山海空间》数字化沉浸剧场和《恐龙公园》交互仿真世界中,亲身体验科技为传统文化和史前世界带来的震撼。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美术部主任王佳在体验后有感而发道:“我真切感受到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将重新思考学生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本质。”学校高一(2)班学生杨惠贻觉得最大的触动是把日常生活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了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事实。她告诉记者,今后将利用好AI这个工具,帮助自己实现一些高难度的创作。来自北京中学东坝南校区七(5)班学生杜京霖也有同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领会到了艺术和科技在未来密不可分,也给予了我创作的灵感和启发。我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技术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应用,用艺术联通未来。”

AI领跑朝阳区“美育第一课”

活动现场展示了AI赋能美育的创新课例。

AI领跑朝阳区“美育第一课”

活动现场展示了AI赋能美育的创新课例。


活动中,来自北京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等20余所学校的教师代表,集中展示了27项AI赋能美育的创新课例。这些课例覆盖了从AI绘画、微电影制作、3D乐音创演,到非遗文化AR数字化、校园IP设计、二十四节气服装、动画创编等多个领域。其中,“染指未来:非遗蓝染的AR数字化创变之旅”“校园IP形象设计”等作品,充分展现了朝阳区教师在AI与美育融合实践中的探索深度与创新活力。

(采写:凌月云;学校供图;编辑:王小艾;复审:郝彬;核发:冉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