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29 岁 4000 万粉丝,年营收过亿,一个想死在火星的人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15:12 0 admin

昨天看完了罗永浩和 Tim 的 3 小时访谈节目,认知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以写下来和你们分享一下。


在 Tim 身上,我看到了一个顶级产品经理的大多数特质,敏感、睿智、洞察力强、有好奇心,以及高认知能力。


关键是,他才 29 岁。


一说起 Tim 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下子会想起苹果的现任 CEO 库克,他也叫 Tim。


这两个 Tim 不仅在线上连线过,而且库克还亲自到 Tim 位于杭州的公司参观过。


29 岁 4000 万粉丝,年营收过亿,一个想死在火星的人


那么,这个黑头发的 Tim 是谁?


他本名叫潘天鸿,1996 年出生,他有一个自媒体账号叫「影视飓风」,全网去重粉丝有 3000 万到 4000 万。


这个数字,是 Tim 在罗永浩这次的访谈节目中透露的。


光是在 B 站上,影视飓风就有 1200 多万粉丝,我也是其中之一,同时也非常喜欢他们的内容。


最初是看他们对一些相机和数码设备的测评,后来内容延伸后也看到了其他领域的内容,策划、拍摄以及制作水平在国内都属于顶级的。


过去,影视飓风只是 Tim 一个人的账号,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家一百多人的公司,年营收过亿。


他们公司还有一个传统,每年新款 iPhone 发布后,公司给每一个员工发一台,今年就是 iPhone 17 Pro Max 人手一台,连实习生都有。


我印象中,之前这么干过的就是微信团队。


对了,据说 Tim 的老爸是圆通总裁。


29 岁 4000 万粉丝,年营收过亿,一个想死在火星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Tim 是一个富二代,但他家的教育策略是穷养,他是上大学后才知道家里可能有点钱,甚至还有几套他不知道的房子。


上高中就被送到了英国,一开始语言完全不通,就连去跟学校要个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而且还受其他歧视他的同学拳脚欺负。


或许,这就是他人生蜕变的起点。


一个陌生环境,脱离舒适区,一切靠自己,这些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和社会以及人有超越同龄人的认知。


他喜欢摄影器材,有一次在学校给高年级同学拍毕业短片,第一次拍摄和制作出来的片子就感动哭了很多人。


也就是这一次强烈的正反馈,让他深深喜欢上了摄影,也才有了之后开设自己的自媒体频道在宿舍开始分享。


从一个人到一家公司,从零收入到年营收过亿,如今 29 岁的他具备的眼界、认知、梦想可能比大多数同龄人都大。


在老罗的节目中,Tim 说自己的梦想是去火星,死在那里都可以。他还想拿一个奥斯卡奖,这件事已经在做了,最快预计 2027 年做到。


他们冲击的是奥斯卡短片奖,内部有一个顶尖团队在准备,一年烧三四百万,三年投入进去一千多万。


他们还发射过卫星,搞过荒岛求生,甚至还拍摄过员工割痔疮的节目,内容既有科技、也有趣味、还有科普。


对内容、自媒体、人性的理解,他目前的认知绝对属于行业第一梯队。


详细的内容,我还是建议你们去看一下老罗采访他的完整节目,3 小时信息含量还是挺高的。


说下我感受到的几点认知冲击和启发。


第一,强烈的正反馈很重要。


前面也说了,Tim 对摄影的热情是来源于给学校拍摄毕业短片,引起了全校的好评,这种强烈的正反馈给他的冲击是很强的,坚定了他喜欢和想要做的事。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我之所以走上写文章这条路,其实也是源于正反馈。


一开始我写东西纯粹是自我记录,放到网上的目的是怕存在电脑里硬盘坏了造成丢失,所以才开了博客。


没想到,写的东西竟然有人看,还有不少人说看了我的东西收获很大,甚至帮他们解决了不少工作问题。


于是,我继续写,从博客到公众号,一写就是十几年。


如果你还没有从一件事上感受到正反馈,多去尝试不同的事情,然后在这件事上做出一个小结果,一个能让别人感知到价值的小结果。


一旦有了正反馈,用时间和重复去放大它就好,时间会给你带来最好的回报。


就像 Tim 一样,他不是这两年才火的,而是 2018 年就开始了第一步。


第二,给钱不如给认知。


Tim 的老爸是公司高管,在投资上是非常厉害的,他爸在 B 站上市早期就买入了,而且高位出手一笔。


严格来说,他爸是富一代,一个人能从底层爬到高层来,认知低不了。


Tim 有一段时间公司运作出现问题,也裁员过,后来他爸给了他一些建议,包括不盲目换人、有效量化、降低信息差,以及商业是切蛋糕的艺术。


即便到了发完工资后公司只剩几万块钱,他爸也没有支援一分钱,而是给予认知上的指导。


没过多久,影视飓风就缓过来了,后来 Tim 对公司运作以及合伙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知,关键时刻要学会分钱。


尤其是对于内容公司和自媒体公司,分股份不如分钱。


到现在,影视飓风每年的营收过亿,还在翻倍增长,但赚的钱大多数又投进去,他们想做的不只是一个内容自媒体。


很多人把钱看得太重,不愿意花钱,不愿意分钱,结果就是用钱的损失来买认知教训。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花钱买时间买认知一直是我的原则。


有时候,看似省下来的钱其实会让你付出更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ROI 是很低的。


对职场人也是一样的,花钱学习就是捷径,这相比自己去搜集一些二手信息和无效知识有用得多。


第三,及时找到对标。


影视飓风在自己赛道领域已经在头部了,很多人到这个时候就容易飘,而且做内容创作很容易进入瓶颈。


但是,影视飓风没有,他们把目光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了对标。


这个对标,就是野兽先生(Mr Beast)。


Mr Beast 是美国第一网红媒体,全球粉丝量超过 8 亿,预计今年营收超过 7 亿美金。


29 岁 4000 万粉丝,年营收过亿,一个想死在火星的人


Mr Beast 这家公司只有 500 多人,但粉丝规模和营收以及利润都在影视飓风之上,而且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


从近期影视飓风的一些动作和视频风格来看,他们确实在走野兽先生的路。


因此,不管你现在是找不到方向还是已经做得很不错,都要及时找到自己的对标,这是效率最高的前进方式。


可以复刻,可以改良,可以参考,有了对标就有了那个锚点。


可能你们不知道,我也是有自己的对标的,先不说是哪个,但我一直在朝着变化的方向去。


如果你看过我很多年前以及几年前包括现在的内容和账号定位,就知道这种变化一直在发生。


总结来说,这三点绝对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的。


第一,强烈的正反馈。


第二,给钱不如给认知。


第三,及时找到对标。


对一家公司如此,对个人也同样如此。


最后,用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作为文章结尾分享给你们,「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他的能力上限」。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