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一缕“中国丝”的星辰大海

AI科技 2025年08月02日 08:49 0 aa

日前,在山东省科技大会的聚光灯下,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高性能差别化间位芳纶制备与工程化关键技术”项目,荣膺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泰和新材科技攻坚的褒奖与认可,更意味着中国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领域实现了关键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一缕“中国丝”的星辰大海

该项目一举突破了间位芳纶连续聚合和大丝束湿法纺丝两项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万吨级产业规模,泰和新材也一跃成为国内单体产能和规模最大的间位芳纶生产基地,成功实现间位芳纶纤维的产业化、规模化,彻底扭转了间位芳纶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一缕芳纶短纤,如何编织强国梦?走进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一楼展厅,柔光灯下的丝线,其特有的韧性透过指尖传来。“去年6月4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能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关键在于国旗材料的特殊性:那是一面由‘玄武岩超细纤维’和‘间位芳纶纤维’制成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其中,间位芳纶纤维就是你手中的这缕丝线。”泰和新材品质与市场部总经理周绪波向记者介绍,当时助力嫦娥探测器登临“广寒宫”的,正是公司旗下品牌泰美达^®间位芳纶。

“间位芳纶面料具有耐高温和阻燃性能,能够承受焊接过程中的高温,不易燃烧或变形,可有效阻挡热辐射。”周绪波指着一片灼烧过的样品说,正是这些特性让间位芳纶在旗面起到了“铆钉”结构作用,可以助力国旗适应月球背面复杂的环境变化。

从九天月宫到烟火人间,泰和新材间位芳纶的多维价值不止于航天壮举。依托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泰美达^®间位芳纶目前已拥有本白短纤维、原液着色纤维、长丝、导电纤维等11大系列23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从纺织材料到航空航天耗材,串联起国民经济众多相关产业领域。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纤维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参与全球高技术竞争的标志性企业,泰和新材的创新探索并未止步于此。泰和新材安防与信息事业群战略大客户部总经理毕景告诉记者,目前企业以泰美达^®间位芳纶与泰普龙^®对位芳纶两大王牌产品为基石,构筑起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

其中,泰美达^®间位芳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高强、高伸长、高白、易染等高性能产品,以及导电纤维、抗菌纤维、化学吸附等功能化间位芳纶产品,实现了产品系列的全覆盖,部分产品达到全球首创水平。泰普龙^®对位芳纶,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与泰美达^®间位芳纶形成战略互补。同时,推出生物基芳纶、可回收芳纶、莱特美^®柔性可编织智能纤维等创新成果,拓展泰美达^®在再生可回收、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公司在全球高性能纤维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今,在做强做大以氨纶、芳纶为主导的化学纤维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泰和新材正以攻克新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为重点,围绕“化工+材料”产业链,以“产业链高度相关多元化”为战略原则积极规划新项目,为下一步发展拓展出更多更大可能性。

未来,泰和新材将依托“一总部、五园区”等项目建设,以芳纶产业链建设为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性能芳纶、高品质芳纶原料、高端领域用芳纶系列制品等产品的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推动中国新材料产业链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迈进,让更多源自中国的自主品牌闪耀于全球舞台的星辰大海。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丁俞希 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以创新挺起产业脊梁

在泰和新材车间里,每一缕高性能纤维都刻着自主创新的基因。从护卫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到支撑工业绿色转型,再到托举五星红旗闪耀月球之巅,作为全球芳纶产业链最完整、一体化生产能力领先的自主企业,泰和新材的创新引擎持续高速运转。

离开厂区时,记者手中的纤维样品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泽,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国旗,更是挺起了产业链的自主脊梁。这一缕高性能芳纶丝,早已深深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宏伟蓝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