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挂牌动工,766亿超级工程破解长江肠梗阻!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5日 10:42 0 admin

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即将迎来历史性升级!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项总投资约766亿元的超级工程拿到动工“许可证”,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作为三峡工程之后长江干线上最大的综合性工程,新通道将打通困扰长江航运十余年的“肠梗阻”,大幅提升水运战略投送能力。

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挂牌动工,766亿超级工程破解长江肠梗阻!

三峡船闸的拥堵问题早已是长江航运的痛点。船闸设计通航能力原本瞄准2030年达到单向5000万吨,谁知2011年就提前19年破防,货运量首超1亿吨。

到2023年,三峡枢纽的通过量便狂飙到了1.74亿吨,远远地超出了设计的能力近70%,而这其中的船舶平均都能等上一两百个小时的闸时间,甚至每天都要积压上千艘船只的如此巨大的拥堵不仅使得了物流的成本大大地推高了,而且还直接地就将对燃油、原材料等一系列的关键的物资的运输都给了很大的影响,直接波及了上下游的各个产业的链条。

凭借对三峡枢纽的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将其分为两大块的精心布局:一是对现有的船闸北侧的老三号船闸不改不合,相反在其北侧新建了两线的连续五级的万吨级的船闸,将三峡枢纽的通航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二是对老三号船闸的拆除,新建了两线的万吨级的船闸,将葛洲坝枢纽的通航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挂牌动工,766亿超级工程破解长江肠梗阻!

经精心的规划和投入了766亿元的巨大之力之后,这条线路的全长也将达6680米,最终也将在大约100个月的工期内顺利的拉通,尽管其线路的总长度并不长,但却要穿越一山重水复的复杂的山地,成为了一条高难度的“隐形的运河”,其所体现的技术含量就远远的超出了普通的航道的工程之上。

这项工程背后是长达十年的“人大力量”推动。从2014年开始,重庆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议,接力呼吁解决三峡航运瓶颈。

2016年,“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24年,项目前期公司成立,直到2025年6月,可研报告获批,项目进入勘察设计招标阶段,十年追问终有回响。

新通道的军事和经济价值不容小觑。长江水运成本仅是铁路的1/8、公路的1/30,对于大宗物资运输和战略投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挂牌动工,766亿超级工程破解长江肠梗阻!

一旦新通道建成,长江上游地区(如重庆、四川)的装备制造、汽车、冶金等产业将直接受益,物流成本下降可增强产业竞争力。有测算显示,新通道每年能带来约62亿元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船舶运输时间、替代陆路运输等。

但随着三峡工程的落成,宜昌将从“三峡的门户”转型为“新三峡时代”的最大赢家,开启以水电、水利、航运、生态等一系列水利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的宜昌水利高地的崭新征程。这座“三峡门户”城市已从单一水运枢纽升级为水、铁、公、空、管全覆盖的立体交通节点。宜昌的逐步发展壮大之际,其人均GDP甚至已高于武汉市,跃居中部第一,成为全省的经济重心,中部的“经济大宝座”。

而重庆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交汇点,有望借新通道辐射整个西部,串联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联动亚欧的物流枢纽。

三峡水运新通道正式挂牌动工,766亿超级工程破解长江肠梗阻!

工程建设也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新通道将推动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促进大宗物资“公转水”,减少碳排放,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专家指出,项目建成后长江年货运能力有望突破3亿吨,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三峡水运新通道不只是挖一条新水道,它承载的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升级的重任,随着万吨级船队未来自由穿梭三峡,这条“黄金水道”的军事与经济动脉将跳动得更加有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