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偷工减料“十宗罪”——田间道路篇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6日 16:04 0 admin

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是确保长久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近年来,央视3·15 晚会、《焦点访谈》栏目以及各大主流媒体、各类新媒体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过监督报道。,凸显了高标准农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田间道路工程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在路面结构形式上,以砂石类(泥结碎石、砂砾等)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另有少量块体类(弹石、石板等)路面。本文重点剖析田间道路工程中常见的不规范施工及偷工减料行为,并阐述其危害,供行业同仁交流探讨,欢迎补充完善。

1.测量放样不规范。施工时,未在曲线起讫点、纵坡变坡点等关键位置的路边两侧合理布设边桩,导致模板安装精度出现偏差,最终引发路面宽度不足、宽度不均匀以及平整度不达标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和道路通行安全。

2.路床处理不到位。路基填筑前,未将彻底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垃圾、杂草、有机物残渣,未有效排除地面积水,导致田间道路后期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3.路床开挖不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路面需要散排水的田间道路,未按设计要求实施路床开挖作业,或者未将路床开挖产生的弃土进行平整处理及综合利用,导致建成后的路面明显高于田面,形成道路阻水现象,最终引起田间内涝。

4.材料用量不足或工艺造假。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存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行为,比如擅自减少砂石、混凝土等材料用量,更有甚者故意在路面基层顶部预留一层未压实的砂石料,使混凝土砂浆渗入其中形成虚假的混凝土面层,导致路基、路面基层或者路面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严重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

5.集料级配不合格或擅自替换材料。一方面是,粗细集料级配不良,粒径超过设计最大粒径要求,相应结构层出现密实度不足,容易出现空隙、松散等病害;另一方面,擅自将砂砾石、碎石等设计基层用料更换为山皮土、渣土等劣质材料,导致路面基层的承载能力、抗渗性能降低,影响道路耐久性。

6.碾压工艺不达标。压路机碾压遍数不足,路基、路面基层以及砂石类路面未分层碾压,导致结构层压实度未满足设计要求,无法形成稳定、密实的承载结构,影响道路整体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7.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缺失。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配比投放水泥、砂石骨料、水等材料,或未按规范进行搅拌、振捣,导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导致路面出现表面起砂、裂缝、断板等问题。

8.构造处理不规范。未按施工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切缝、填缝,导致路面产生不规则裂缝;同时,路面表面未进行拉毛处理,降低了路面抗滑性能,存在通行安全隐患。

9.路肩施工质量不达标。未及时选用水稳性良好的填料进行路肩填筑,或路肩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路肩易受雨水冲刷,进而侵蚀路基,影响道路整体稳定性。

10.排水横坡设置不规范。路面顶面未按设计要求或技术规范设置单向或双向排水横坡(一般要求不小于2%),导致地表水侵入路面结构层,影响田间道路的使用寿命。

来源:饶奇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交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