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开拍”背后的AI普惠逻辑 | 新经济观察

AI科技 2025年07月03日 16:00 0 admin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近日,一位来自江苏南通的“60后”大爷自拍自剪高能量的一天vlog引发热议。完全0基础的他,竟然用1分钟剪辑出年轻人口中的网感视频。这也引发网友感慨: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小微创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助力。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AI技术赋能口播视频行业已经是一种行业趋势,这不仅提高了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为创作者们带来更多的想象力。在开拍等新型AI工具的助力下,更多小微创作者正在实现个人能力和商业价值的双重突破。

“60后”高能量大爷走红网络

自拍自剪vlog一气呵成

63岁的老顾,是个闲不下来的人。退休后,他习惯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7点起床,沿湖慢跑一圈,到菜市场购买一天的瓜果小菜,到女儿家上门做饭,接小孙子放学,回家沏上一壶茶,拿着手机“冲浪”,剪视频……看似琐碎的日常,却被老顾剪辑成了充实又有趣的口播vlog,获赞无数。

“高能量老年人”的反差人设和极致网感,让许多年轻人既惊讶又羡慕。“大爷你真的有60岁吗?”、“大爷这么高能量让我们年轻人怎么熬?”、“我被生活做局了吗?这剪辑我怎么不行啊!”……年轻网友的夸赞,让老顾也有点得意起来,忍不住向网友展示起自己是怎么沉浸式做自媒体的。

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开拍”背后的AI普惠逻辑 | 新经济观察

63岁的老顾用视频记录自己退休后的日常,被许多网友关注。

据老顾最近一则视频显示,他的各种拍摄装备齐全且先进,从手持稳定器到运动相机再到补光灯,林林总总,连他自己都笑称“差生文具多”。

“我这种老头子刚开始做自媒体是真的太难了,完全不懂剪辑。”他告诉记者,在拍摄了几段视频后,自己渐渐意识到,工具齐全不代表就能做出高质量的视频,要把视频做好,关键是思维。“就是年轻人常说的网感,不然,费劲半天剪的内容也没什么人看。”据老顾说,他曾花费不少时间试用各种剪辑软件,但最后都没玩明白,“市面上剪辑软件还都需要一点剪辑门槛,我这种短视频门外汉,每一个步骤都要学习非常久,太费劲。”

但最近,通过上网搜索乃至“询问”AI,他找到了适合自己这种新手的剪辑工具——开拍。

面对“大爷这视频是不是你剪的”的质疑,老顾不慌不忙地打开手机里的APP,用触屏笔点击屏幕将素材片段导入,选择网感模板直接一键生成,再手动微调一下字幕和视觉效果,一个完整的口播vlog就完成了。“我用的是开拍的网感模板,感觉就像是AI在快速帮我剪视频、说台词、加字幕,很快就搞定了。”顾大爷一边说一边展示起来,只需要指指点点、拖拖拽拽,一个满屏动态字幕、画面衔接合理的小视频就呈现出来了。

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开拍”背后的AI普惠逻辑 | 新经济观察

老顾向网友展示自己是如何剪辑创作口播视频的。

“没想到剪出来的内容还被不少人质疑背后是不是有团队。哪有什么团队?找到了方法和工具,我这个退休老头子也能搞定。其实真的不难,只要把拍摄好的素材导入+一键网感模板包装,剪辑到成片只要1分钟左右。”他说。

其实,不仅仅是老顾,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借助科技的便利,通过使用AI工具打开短视频自媒体的大门,成为互联网活跃用户。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中国银发人群月活跃用户达到3.2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移动互联网对银发人群的波及广度和深度持续攀升,高效AI工具的出现,则进一步让银发人群打破数字鸿沟,参与到数字社会中来。

高效AI工具赋能

助力非专业人群打破壁垒

记者观察发现,除了老年用户,越来越多有创作需求和兴趣的新手,正通过开拍这样几乎零门槛的AI工具来进行创作,打破自媒体的年龄和技能限制。

对于普通人来说,拍视频不难,但剪出来的视频总被吐槽“枯燥”和“无聊”,始终做不到像博主的视频看上去网感满满。开拍这类AI工具的出现,最大效率地缩小了零基础人群和专业创作者的差距。

公开信息显示,开拍是美图2023年推出的一款口播视频制作工具,具备网感剪辑、AI 提词器、AI 脚本、AI 消除等功能,从脚本创作到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等,全链条助力自媒体创作者简单高效制作有网感的口播视频。

广西省梧州市勒水村村支书老黄,是最早一批通过开拍尝到自媒体甜头的人。在当地的村民年收入仅有7000元左右的时候,为了开拓农产品新销路,他带着村民们尝试自媒体。他学习使用视频剪辑工具,最开始一句话反复录制30多次,使用专业剪辑软件屡屡失败,制作一条视频需要2-3天,后来使用开拍,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能搞定。

在一次次的反复学习与受挫的过程中,他找到了最适合村民们的“新农具”,“会识字就会用开拍,学起来真的很快。有了AI工具,再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开拍”背后的AI普惠逻辑 | 新经济观察

村支书教村民使用开拍创作口播视频带货农产品。

从央企管理层身份转行保险经纪人的一阳夫妇,入局自媒体短短三个月,便实现账号从0到1搭建并获客。刚开始,他们觉得做自媒体很难,需要专业的影棚和设备,接触开拍后发现,在家里在公园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追热点更快,分享观点也更快,都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难。“保险人做自媒体,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开始去做,不要被想象中的困难阻碍。”一阳说。

也正是这些真实的用户反馈,让开拍挖掘出了口播视频创作者更垂直、更具体的需求。“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创作者并非专业人士,但市面上大多数视频剪辑工具,对新手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门槛,而开拍更简单、更高效,这就好比曾经的photoshop和现在的美图秀秀。”开拍产品负责人卢炜英向记者解释说,开拍的产品逻辑,是在洞悉用户审美和需求的基础上,给用户简单易用的体验,降低专业门槛,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平权”。

“突出方便易用的同时,开拍也在重点打磨产品效果,让用户剪辑的视频效果更有网感,更符合当下社交平台流行传播的内容审美。”他表示。

沿着这个思路,今年开拍针对口播视频包装效果进行升级,上线50多套口播视频网感模板,将复杂的剪辑变成一键化操作,直接为用户生成具有“网感”的成片,视频从上传到成片仅需1分钟左右时间。

“开拍”背后

是AI普惠迈出的第一步

记者打开开拍App,发现其“网感模板”版块划分为热门、高级感、综艺感等几大类,满足营销带货、好物分享、知识分享、新闻资讯等多种口播视频场景。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用户,均可以根据分类找到与内容更匹配的模板使用,而针对保险、母婴等高频需求领域,开拍还结合行业特点推出专属款,为使用者自行“划重点”。

卢炜英介绍,现在像老顾这样的新手用户最爱使用的“网感模板”是从“一键包装”功能升级而来的。卢炜英说,此前,开拍团队深入调研发现,最受用户喜欢的包装效果,通常视觉上喜欢高级感的风格,如背景以单个主色呈现,不会出现多种颜色混搭;字幕文本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字幕有识别度,如双语、动态展示等。

60岁正是拼网感的年纪? “开拍”背后的AI普惠逻辑 | 新经济观察

开拍“网感模板”专设母婴版块,宝妈是开拍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

将抽象的网感转化为真实可见的模板,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更多非专业人士能够一键剪出优质视频。数据显示,目前开拍的主要用户群体为25-40岁,想要进入自媒体行业的年轻人、宝妈,以及保险、教育、美业、实体等行业的垂直从业者,还有老年人和大学生。对他们而言,无法分配太多时间用于剪辑视频,或是没有视频剪辑经验,甚至不会使用复杂的剪辑工具,两大痛点通过开拍都得到了解决。

卢炜英透露,后续开拍还将升级“网感模板”的效果及性能,帮助用户降本增效产出高质量的口播视频。“开拍的用户年龄不设限,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只要想做视频,开拍都能帮助他们快速上手。”据介绍,开拍还推出“AI助农计划”和“大学生自媒体创业”助力计划,助力更多群体进行AI创作。

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看来,AI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推动其向更高效和普惠的方向发展。多模态交互、智能体自主决策和小模型低成本落地等技术突破,使得AI从“高岭之花”变为“生活助手”,AI普惠化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扩展。在社区AI课程中,老人通过AI记账管理收支,学生借助AI工具解题,这些场景折射出AI技术正加速渗透大众生活。以开拍为代表的AI生产力工具,正不断通过AI创新功能改变传统的工作流,为垂直用户群体带来顺畅高效的创作体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167386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