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里的SIM卡”成了新科技,用户却被要求揣着身份证去营业厅——这届eSIM,到底是数字时代的进步,还是科技给肉身开的倒车?10月11日联通eSI...
2025-10-14 0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聊天机器人,一旦装进实体机器人的身体里,就变得笨手笨脚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它们缺少"实战经验"。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丰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可控场景生成"的技术,通过程序化方式创建厨房、客厅、餐厅等数字场景,专门用来给机器人"练手"。
说白了,就是给机器人搭建了一个虚拟的训练场,让它们在里面反复演练抓取、堆叠、摆放物品的动作,直到熟练为止。
这套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它不仅能自动生成场景,更重要的是能让这些场景"听话"。
该系统在超过4400万个3D房间数据上进行训练,掌握了真实世界里物体摆放的规律。比如它知道叉子不能插进碗里(这在3D建模中是个常见bug),也明白盘子要放在桌面上而不是悬在半空。
这些看似简单的常识,对机器人来说却是必修课。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智能填充"功能。你可以简单告诉系统"我要一个早餐桌,上面有四个苹果和一个碗",它就能精准地把场景搭建出来。
在食品储藏架场景中,系统准确遵循用户指令的成功率高达98%,这个数字比同类工具高出至少10个百分点。
说实话,这已经接近"即想即得"的理想状态了。
这项技术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借用了围棋AI的"大脑"。还记得那个击败人类顶尖棋手的AlphaGo吗?它用的核心算法叫"蒙特卡洛树搜索",简单说就是在真正下棋前,先在脑子里模拟成千上万种走法,选出最优方案。
现在,这套思路被用到了场景生成上。系统会先创建一堆备选方案,然后像下棋一样推演每种摆放方式的效果,最终选出最符合物理规律、最接近真实生活的那一个。
第一作者Nicholas Pfaff是MI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生,他说这是首次将这种搜索算法应用到场景生成领域。
效果确实惊人。在一次实验中,系统在餐厅场景里成功添加了34件物品——包括那种摞得很高的多层蒸笼,而训练数据里的场景平均只有17件物品。
这意味着AI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能创造出比训练素材更复杂的场景。
这种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省钱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扇新门:机器人终于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进行"魔鬼训练"了。
想象一下,一个送餐机器人可以在几天内模拟几万次端盘子、开柜门、避障的场景,这比在真实餐厅里慢慢摸索要高效得多。
当然,研究团队也很清醒。他们坦言目前这套系统更像是"概念验证",还有很多改进空间。
比如现在只能使用固定的物品库,未来希望AI能直接生成全新的物体;再比如现在场景里的柜子都是固定的,将来要加入可以打开的柜门、装有食物的罐子这些互动元素。
亚马逊机器人公司的应用科学家Jeremy Binagia评价说,过去要么用程序快速生成大量场景但不够真实,要么手工打造定制场景但成本高昂。
这种新方法保证了物理上的可行性,并全面考虑了3D的平移和旋转,能生成更有实用价值的训练场景。
我倒是觉得,这件事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它不只是在训练机器人,更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学习范式:让AI先在虚拟世界里"见识"足够多的可能性,再到真实世界里大展身手。
相关文章
当“手机里的SIM卡”成了新科技,用户却被要求揣着身份证去营业厅——这届eSIM,到底是数字时代的进步,还是科技给肉身开的倒车?10月11日联通eSI...
2025-10-14 0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聊天机器人,一旦装进实体机器人的身体里,就变得笨手笨脚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它们缺少"实战经验"。麻省理工学院计...
2025-10-14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4 0
国内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环节的低空装备机载系统选型平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低空装备机载选型中心,日前在闵行区金领谷产业园投入运营。该中心创新打造“机载系统...
2025-10-14 0
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SmartPix 今天报道,三星最近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提交了一项申请,显示其正在研发折叠屏...
2025-10-14 0
信息来源: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ehang-vt35-pilotless-ele...
2025-10-14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