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11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Windows 11 中,两项默认开启的功能可能会...
2025-11-04 0
11月3日,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颁奖典礼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会在成都举办。
本次大赛面向四川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医药科技企业公开征集参赛项目,重点围绕医疗器械、医疗技术、药物研发及“一带一路”健康合作四大方向展开。最终在162个项目中,评选出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7项。
成果转化落地,离不开企业。在当天的颁奖现场,多个团队在现场直接与企业签约。
活动现场
“GPS导航手术”
将首先应用在口腔科手术中
颌面神经、血管丰富而精细,在它们的支撑下,人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而手术中的细微偏差也易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华西口腔医院临床研究部副部长、口腔种植科副教授田陶然团队所申报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概念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就能尽最大程度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他们也获得了本次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转化大赛一等奖。
田陶然
田陶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传统的外科手术操作医生相对依赖于经验,因此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这也会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出现。
而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结合当下的AI(人工智能)以及AR(增强现实),医生在手术时佩戴一个AR眼镜,基于分布式可见光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精准定位,“就像开车有导航一样,引导手术医生在可视化界面中高精度地完成手术”,这样不仅提升了手术精度,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能让年轻医生更快上手,缩减技术壁垒。
他表示,目前该项目通过与成都本地一家公司合作,已在做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预计将于今年底或是明年年初走向市场,即将成为世界上首个结合AR技术的口腔种植外科导航系统。未来,这样的“GPS导航手术”将首先应用在口腔科手术中,之后经过进一步应用,也可以应用到神经外科、骨科等各类手术中。
“3D打印颌面接骨板”
提升手术精准度,填补了国内空白
同样来自该院正颌关节外科,临床研究部的姜楠医生成功研发国内首款“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也获此殊荣。
姜楠
姜楠介绍,口腔颌面骨骼跟较为规则的四肢骨不同,由于其形态不规则、操作空间狭小、“每个人还有不同的差异化”,因此手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
而原来的传统手术中,厂家发来的标准化钛板,医生需要用手去弯折,才能匹配不同患者的口腔颌面骨骼,“不仅耗时,人工弯曲的精度也不高。”
而他们所研发的产品经过提前获取患者的面部数据,再将数据嵌入3D打印机中,就可按照患者的数据直接打印出贴合的仿生钛板,实现钛板与骨骼形态的亚毫米级贴合,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缩短30%以上手术时间,并有效降低操作风险,也有利于患者的容貌恢复。
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
姜楠介绍,目前全世界只有两家公司拥有这项技术,他们从2018年开始研究,去年10月已应用在临床多家医院,应用超200余次。他们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这项技术的单位,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成果也作为四川省重要代表性成果参展国家“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声音/震动导航式空肠营养导管”
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投入生产销售
作为当天唯一一家地市州的获奖者,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主任郑祥德,带着他的“声音/震动导航式空肠营养导管研发与成果转化”,获得三等奖。
郑祥德
郑祥德在ICU工作了30多年,他明白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一直是难题,由于他们进食困难,常规的解决方案是进行鼻饲,即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内。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导管操作困难,成功率不高,不当操作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因此,针对传统技术的痛点、难点,他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制了一种可连续发声/振动的空肠营养导管,将导管所发出的声音作为体表识别的“目标靶音”,可以准确探及导管的位置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准确定位、成功置管。
鼻空肠管
目前,该技术已获得2024年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由于其售价低、实用性强,项目组获得孵化,已与四川德科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生产、销售,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正式投入生产销售。
获奖名单
多个项目与企业现场签约
企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多个参赛项目已进入中试验证与临床研究阶段。现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柯博文教授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韩向龙教授团队、林云锋教授团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廖贻达团队、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教授团队、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罗霞团队与企业签约。
颁奖现场
作为企业端,四川润物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位全在当天获奖的多个项目中,也有他看中意的项目,他们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有望后续进行落地转化。
李位全告诉记者,四川医疗资源在全国排在前列,但医疗器械的发展与其他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此次由省卫健委、省科技厅等搭台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从业者,他认为这是一个契机,“去推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发展。”
多位临床医生也提到,现在医院方也很重视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有的医院专门设立成果转化办,之前需要医生自行对接的资源,现在都由医院打通了渠道。而这样的创新成果转化大会对研究成果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曝光渠道,“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据悉,颁奖结束后,会议现场还举行了科研高能级平台授牌仪式。全省7家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6家研究型病房建设单位、3家委核医学重点实验室、35家委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代表接牌。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报道
编辑 包程立
相关文章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11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Windows 11 中,两项默认开启的功能可能会...
2025-11-04 0
                            
                            不锈钢机器正在加速取代真人大厨——京东旗下的七鲜小厨,一水儿的机器人掌勺。辣椒炒肉、小炒牛肉、木耳炒鸡等小炒,连饭带菜送上门,一份才15元到20元。北...
2025-11-04 0
                            
                            11月3日,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颁奖典礼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会在成都举办。本次大赛面向四川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医药科技企业公开征集参...
2025-11-04 3
                            
                            星链编队宛如一支来自未来的舰队,在极光与气辉交织的帷幕下,被引力精心编织成一幅机械浪漫主义的星图。这些轨道上的信使,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镌刻着人类...
2025-11-04 3
                            
                            双11转眼就来到了下半场,各位的大件都安排上了没?不过话说回来,买家电还真不像买衣服、日消品,各种优惠券、补贴券、满减优惠一套操作下来就下单了。家电毕...
2025-11-04 3
中新社福建莆田11月2日电 (郑江洛 2日,在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中国首颗海风海浪探测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妈祖号”。该卫星计划于2027年发射,为...
2025-11-04 3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1月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近日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覆...
2025-11-04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