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AI科技 2025年11月03日 21:18 0 aa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网上总有这种说法,说中国科技不行,总拿国外比,结果一比就觉得中国落后一大截。其实这想法挺普遍的,尤其在评论区刷屏的时候,有人说芯片弱,基础研究差,高铁是牛但其他地方拉跨。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把所有发达国家打包成一个超级外国来比吗?中国单挑这个合体怪,当然显得吃亏。现实里科技实力不是这么简单比的,得看具体数据,看指标,看变化趋势。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这个观点最早是从袁岚峰的视频里来的,他是中科大的副研究员,2018年1月在观视频工作室发了个节目,就叫这个标题。视频里他直指问题,说很多人把美国硅谷、日本精密制造、德国工业体系全算成一个外国,然后拿中国短板去对位,结果自然觉得中国弱。

他用自然指数和研究前沿数据来说明,中国其实在第二集团领头,增长速度快。那时候2017年数据,中国自然指数排第二,美国是两倍,但中国涨了0.5%,美国降了5.9%。机构里中科院第一,哈佛第二。研究前沿149个领域,中国有82个核心论文,16个排第一,集中在化学和工程上。

七年过去,到2025年,这观点更站得住脚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6月11日发的2025自然指数科研领导者榜单,中国继续排全球第一,份额32122,比2023年涨17%。份额是作者贡献度,美国第二,但中国拉开差距。

全球前十机构,中国占八席,中科院连续13年第一,份额超哈佛两倍。哈佛第二,马普学会第九,其他是中国科大第三,浙大第四,北大第五,国科大第六,清华第七,南大第八,上交第十。五十强里中国25家,美国16家,比2023年中国多三家,美国少俩。这数据权威,来自独立专家选的145种顶尖期刊,覆盖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为什么中国涨这么快?投入是关键。2024年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强度2.68%,占GDP比重高。基础研究经费占比6.91%,高被引科学家1405人次,占全球五分之一。国家创新指数2024报告,中国综合排世界第十,比2012升10位,是唯一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创新资源第五,研发经费全球第二,相当于美国49.5%。STEM毕业生比重全球第一,研发人员总量也第一。这些是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报告数据,不是随便说的。

再看研究前沿,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科睿唯安联合的分析,2024数据中国在化学材料物理等领域前沿论文多,核心论文排第一的前沿不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中国论文产出领先。2024年中国AI论文占比23.2%,专利申请也多。全球创新指数2025,中国排第十,研发经费3.6万亿以上,增长8%。专利2023发明申请168万件,2024涨0.5%,全球第一。企业像华为,5G和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大,2024出货量前列。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当然不是所有领域都第一。有些人挑芯片生物医药短板说,没错,中国高端芯片设计制造依赖进口,14nm以下有瓶颈。但这不等于整体弱。液晶显示器美国发明,现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挤压日本韩国。韩国面板强,但其他产业不如中国全面。

日本汽车牛,互联网弱。中国是全领域发力,像奥运参加所有项目,还进前五甚至第一。用这逻辑看其他国家,也能挑毛病。美国芯片强,高铁基本没;德国机械牛,数字经济不如中国。合成外国当然无敌,但各国都有专长,中国平衡发展。

袁岚峰视频里用卡尔达肖夫尺度说文明等级,人类0.7级,差距大。转到国家,他说中国增长最快。更新到2025,他的观点更准。中国不只基础强,应用也行。高铁里程超4万公里,2024新增几千,速度世界最快。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电动车出口全球第一,2024销量破千万。量子计算,2024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机算力领先。超级计算机天河系列前十。航天,2024嫦娥六号月球采样返回,2025空间站稳。这些是央视新华社报道的。

有人怀疑数据水分,但自然指数国际标准,期刊独立选,客观。批评者总想中国处处第一,这其实是大国心态,自强精神。俄罗斯老本厚,现在产出少,排18。印度13,还追。科技渗透生活,手机支付电商共享单车,中国领先,影响全球。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未来中国继续投入,2025研发经费更高。合作多,一带一路科研论文涨132%。亚洲整体升,中国是引擎。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说,这显示全球格局变,中国投入转成产出增长,在物理化学远超西方。

我们总看到中国科技太弱的说法,但这想法有误区,就是中国只有一个对手叫外国。外国是把发达国家科技强项打包,再对比中国短板。美国有芯片,日本精密仪器,德国工业制造,北欧环保,以色列创新,韩国半导体,这一兜组成全能战士,中国像追赶学生。

这种对比忽略各国路径不同,优势不一样,把长处都算外国头上,当然中国不够强。但事实自然指数显示,中国科研影响力第一,研发投入前列,多关键领域从跟跑到领跑。别人没合体,中国已单挑多个对手升级。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科技强不强,看数据成果系统能力。论文不只数量,看领跑话语权。很多人质疑中国科研发论文多质量不高,但这说法过时。2024施普林格自然自然指数,中国得分32122,全球第一,超美国。全球科研机构前十,中国八席,中科院得分哈佛两倍。

这不是发得多,是发得准硬。前沿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中国存在感强。AI论文全球23.2%,第一。量子九章三号算力突破,国际前列。背后人才支撑,STEM毕业生十年全球第一,高被引科学家全球20%,体系培养。科研生态从量多到质优,从跟着发到带头发。科研是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中国成果成全球科技方向盘。

中国制造不只造得快,更是强。过去印象代工山寨便宜货,今天靠技术品牌创新走高质量。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全球一半以上。核心技术自主,从设计到维护独当一面。别人纠结修不修,中国讨论怎么更安静。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别被外国俩字限视野。外国说得轻巧,误读不轻。低估中国进步,掩盖全球复杂。成就靠持续投入,科研人员坚持,国家支持。看清现实不是自满,是清醒走下去。科技强国靠自己做出来,中国已走这条路,脚步稳。

有人说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