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18:10 0 admin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成立于世纪之交的赛格电脑城,即将迎来落幕。

赛格电脑城开业的时候,腾讯QQ的号码正处于从5位向6位过渡的阶段,而西安地铁工程项目建议书才正式上报国家计委,距离2号线通车还有11年。赛格电脑城亦在此期间创造了自己的神话:鼎盛时期占西安IT市场60%以上份额,累计销售额超千亿元。

当我们唏嘘的时候转身发现,电脑城的消亡正在全国上演。

走过30年

提起电脑城,人们印象中总是窄小的过道、琳琅满目的货架、摩肩擦踵的人群、充斥着金属氧化与塑料封装的“科技原香”,更重要的是伴随信息差而来的“水深”。

赛格电脑城在世纪之交正式开业,是当时全国最早一批现代化电脑城。2000年中国PC保有量仅1590万台,但西安赛格当年销售额即达0.5亿元,至2009年突破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

如今,再走进这座曾经的“西北最大IT卖场”,已不见当年辉煌。除了品牌的连锁店,个体商户柜台基本只有一两个人,大多是老板自己在经营。已经能看到零星的商户在打包清仓,但大部分店面还是照常经营。前来选购的人并不多,只在电竞区有一些发烧友。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一位从赛格开业便在此经营打印机的老板告诉金融棒棒糖,自己的生意在这里只能算中等。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营业收入可以达到五六百万,“基本上每个柜台都会雇五六个员工,像我这个10平方的地方都雇了四个人,还不算仓库的员工”。然而,随着电商的冲击,目前店面流水只有之前的1/3,也不再需要雇人,自己和家里人就能应付。

这样的场景,不止在赛格电脑城上演。距离赛格电脑城500米的百脑汇,生意同样大不如前。

李女士的店铺在百脑汇4层占据一隅,从2008年算起,她守着这方经营机房后备电源设备的柜台已有15个年头。她指着四周说:“这层基本都是从百脑汇开业就在这里的老店。”作为批发主力楼层,这里曾有过"批零双旺"的黄金期——即便零售只占很少一部分,鼎盛时单日零售流水也能上千。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如今四楼近70家商户中,真正活跃的不足半数,多数铺面保持着营业状态却鲜有人迹。唯有拐角处做餐饮收银系统的例外,三四个客人在店里咨询,成了楼层里少见的“人气店”。

“但是整体也不行了,之前人家要几十箱的打印纸,我说这边没时间送,你自己来拿。现在人家要一卷打印纸我都送,都不说赚钱,得把客户留住。”

电商潮涌来后,李女士的业务也从单一设备售卖,逐渐拓展出机房一体化设计、配电方案定制等服务。与四楼的稳定生态形成鲜明对比,百脑汇二楼三楼的柜台像走马灯般更迭。“这里按季度算租期,客流决定生存——没客人就意味着没生意,自然只能搬离。”

盛极一时的IT卖场

电子巨头诺基亚倒下,并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这句话放在电脑城同样适用。

回顾电脑城的兴起,离不开“攒机”。

其一,价格是决定性因素。2000年品牌机均价在8000元以上,而当时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280元。因此,DIY组装机凭借30%-50%的价格优势,成为彼时的主流。

其二,硬件参数的技术黑箱。早年间,电脑作为新生事物进入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而普通消费者对CPU主频、主板芯片组、内存容量等参数缺乏认知。电脑城商家的推荐无疑成为了最好的方式。

其三,电子达人的“技术朝圣”。大量电脑爱好者和从业者,喜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组装,电脑城也成为IT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种种因素催生下,我国诞生了一大批辉煌一时的电脑城。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以广州石牌西电脑城为例,凭借“北有中关村,南有石牌村”的区位优势,聚集了太平洋电脑城、天河电脑城、百脑汇等数十家专业卖场,鼎盛时期年销售额超30亿元,占华南市场60%以上份额。这里不仅是零售中心,更是面向东南亚的批发枢纽,30%客流来自外地及海外采购商。

尽管曾经盛极一时,2024年也走向了落幕。

我们梳理了包括赛格在内的国内十大有名的电脑城,可以看出这些IT商业卖场大多在千禧年前后开业,在2007-2010年迎来发展的巅峰,随后5年开始陆陆续续闭店,如今仍在正常营业的只有4家。

为什么这些卖场纷纷闭店?除了老生常谈的电商冲击,我们更在意PC端的结构性调整。

首先,品牌商把价格打下来了。随着各大电脑的品牌商规模化生产,从2000年到2005年,电脑整机价格降幅达到近60%。2003年惠普推出4999元系列产品,标志着品牌机正式突破5000元价格带;2005年宏碁AspireT180以3299元上市,将主流配置PC价格拉入3000元区间。当价格不再是优势,攒机就失去了竞争力。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其次,戴尔开创的直销模式颠覆了传统分销体系,即我们现在熟悉的72小时送货上门,价格透明度彻底瓦解了电脑城依靠信息差构建的报价体系。

最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脑失去了娱乐功能,更偏向专业办公。我国的PC市场出货量近十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2015年我国PC全年出货量为5719万台,2024年这一数字降为3970万台,降幅达31.4%。

可以说,早年电脑城的繁荣,本质是工业化初期“技术+渠道”双缺乏的产物,随着市场不断发挥威力,必然有所调整。

消费电子领域的陕西机会

在上述的top10卖场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深圳华强北。

华强北依托深圳消费级电子的全球竞争力,背后拥有从芯片设计、元器件生产到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种聚集效应使得华强北能以最快速度获取全球最新电子元器件以及超强的消费级电子低成本控制能力。

因此,我们想聚焦消费电子级,并借用宁南山前两日对深圳与杭州的分析。

著名的杭州“六小龙”中,业务多聚焦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系统、高性能电机与运动控制算法、医疗康复系统以及数字内容创作工具等领域,“软”的特征非常明显。即便看杭州制造业企业前30强中,一家与消费电子强相关的企业都没有,全是石化、汽车、摄像监控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之类。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反观深圳的2024年制造业20强,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占比一半。如果把这个榜单扩展到前40位,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数量还会更多,明显偏“硬”。

或许,有充分的“硬”能力支持,才是华强北强大贸易流的核心支持。那么陕西在“硬件”方面表现如何呢?

早前我们通过《金融棒棒糖:谁是“陕西A股七姐妹”?》一文,梳理了陕西“民营科创制造”企业的现状,即普遍面向B端或G端,鲜少主攻C端,以“隐形冠军”属性在细分赛道争到第一。

但好消息是,陕西消费电子领域,已经有了一些迹象。

赛格电脑城:全国缩影与趋势研究

例如:在《西电教授:把“对讲机”卖上小米SU7》一文所涉及的西安蜂语科技,在对讲机市场,除了全系列小米对讲机,其自主品牌极蜂对讲机:极蜂智能数字对讲机,单品年度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例如:西安慕声电子也是米家的一员,其主营业务为家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口腔清洗杯、超声波美瞳清洗收纳盒等。

在电商主导的商业环境中,依托城市的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实体卖场即便面临渠道碎片化趋势,仍能凭借多元产品与场景体验活下来。在“硬科技之都”的打造过程中,陕西消费电子“大流通”仍然可以期待,实体卖场聚集区从硬件交易向“研发-展示-服务”复合生态升级,或是大势所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