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2日 10:47 0 aa

8月10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持续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专家共同交流了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各个场景的创新应用。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用脑-眼-行动协同系统提高机器人智能水平

倪光南院士以《“AI+空间计算”让机器看懂世界》为题作报告。他指出,“AI+空间计算”开启了二维交互向三维交互发展的新范式。二者融合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构三维物理世界,拓展大语言模型通向物理世界的桥梁,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他认为,在人工智能引领科技范式变革的时代,在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形势下,要让机器人发展到AI+机器人,更好地发挥其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达到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要用脑-眼-行动协同的系统提高机器人智能水平,真正让机器人能够看见世界、理解世界、行动于世界。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峰:借“望闻问切”成就“神圣工巧”

高峰以《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带来了关于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前沿思考与探索实践。他谈到,肢体与灵魂互相依存,机器人没有“灵魂”就不会有智能。设计出机器人的“灵魂”是一个长远的任务,要一直研究下去。

他认为,具身智能是通过“望闻问切”般的感知,催生出“神圣工巧”的智能性应用。机器人应用需要摆脱遥控器,实现自主行走,自主完成任务是前提。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智能问题。智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是语音交互,让机器人能听、能说、能看,同时具备力觉,这种感知能力可喻为“望闻问切”;其二是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如果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等级自行判断递送任务的优先级,这样也能体现出机器人具备了一定的智能。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ABB机器人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张佳帆:工业机器人欲突破,AI需扮演重要角色

张佳帆以《迈向自主多功能机器人时代》为题,分享了自主多功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场景。他提到世界机器人协会的统计,从2009年到2024年这15年间,全世界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翻了7倍,尤其近几年中国每年的装机量在30万台左右。由此可见,工业应用、工业场景依旧是机器人落地的最重要场景之一。

然而,即使如此,工业机器人所覆盖的工业应用场景可能只占全部场景的20%-30%,因而还需要工业机器人继续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AI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中联重科中科云谷首席执行官曾光: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并非替代关系

曾光以《机器人在智能制造的应用: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为题作分享,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和未来的关系。他介绍了该企业使用机器人的三个阶段,即“程控机器人+本地实时控制”“自适应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他表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加上机器人技术的变革,会重塑制造业。而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替代关系,而是围绕着制造业的本质,即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协同共生,形成新范式的一个过程。

专家观点 | 聚焦创新应用,共话机器人未来角色

智澄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鲁辉:具有“过人”的能力,机器人时代才会到来

胡鲁辉以《通向AGI:物理智能的觉醒》为题,回顾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并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比此前几次工业革命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同时机器人仍需解决“不好用”的痛点,因而他们正在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的方式,以本体、任务及环境的泛化解决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

他认为,比人的能力更强,才叫真正的机器人。如果机器人的能力不能超过人类,那么它的价值比较有限。就像车一样,车要比人跑得快。那么,机器人也应该在速度、力量或者智能方面有超过人的能力,只有这样,机器人时代才会真正到来,才能更有价值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