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江浩团队带来的仿蜂鸟飞行器,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北航微型可悬停扑翼飞行器...
2025-08-04 0
近日,在“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江浩团队带来的仿蜂鸟飞行器,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北航微型可悬停扑翼飞行器研发团队以蜂鸟为原型研制出微型可悬停扑翼飞行器,其续航、抗风、耐撞等能力领先于国际同类飞行器,已完成了火场救援、隧道巡检、交通监测等任务,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具备在未来实现自主化、集群化和智能化应用的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的推介词,为我们描述了这种“机械蜂鸟”的应用前景。
作为国际上首个实现15分钟持续飞行的微型可悬停扑翼飞行器,这只“机械蜂鸟”打开了新一代微型飞行器研制的新路径。
北航校园追“鸟”人
近十年来,在北航校园的一些角落里,偶尔能看到一群年轻人用镜头追逐着一只“奇怪的小鸟”。这“奇怪的小鸟”并非自然生物,而是北航团队研发的“机械蜂鸟”,当时研发团队在放飞“机械蜂鸟”做测试。
当民航客机在大迎角下就可能失速下坠时,蜂鸟翅膀却以近乎45度的大迎角稳定悬停——这曾是世界航空领域的未解之谜。吴江浩教授现场揭开了自然界的飞行奇迹:“蜂鸟‘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往复扑动将动态失速转化为升力源泉!”
悬停飞行原理成为破译密码的关键。早在2000年初,北航研发团队就开始针对昆虫飞行原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为后期研制仿蜂鸟飞行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正是这份深耕多年的执着,让北航研发团队在仿蜂鸟飞行器研制中率先突破理论困局。当国际同行仍在扑翼飞行原理中打转时,北航已建立起扑翼可控失速理论,将动态失速驯化为仿生翼的澎湃动力——自然进化与科技创新的对话,在中国实验室写下震撼注脚。
时间回溯到2014年,当吴江浩教授带领团队启动仿蜂鸟飞行器研发时,面对的是“测试两分钟,维修一整天”的窘境。
这款飞行器的微型集成系统好比一块精密的手表,装配好系统往往要耗时一整天,而刚测试就可能出现故障或破坏,只好拆卸维修、重新装配。这时团队意识到,系统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从“能动”走向“能飞”的第一道门槛。
为攻克结构脆弱难题,北航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引入驱-传-控一体化设计理念。当高强度尼龙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树脂材料后,飞行器终于迎来强筋健骨的蜕变——运行数百小时无故障。不仅揭示了自然界最精巧的飞行秘密,更使仿生翼升力系数达到惊人的2.10,超越生物蜂鸟翅膀40%。
仿生复刻的破壁之路
要让仿生蜂鸟“既灵、又小、更稳”,仿生翅膀成为最大的技术壁垒。据吴江浩教授介绍,薄如蝉翼的仿生翅膀需要承受高速扑动,这几乎是材料工程的极限挑战。
当时,实验室被各种薄膜淹没:面包店的保鲜膜、超市的购物袋、垃圾堆捡回的包装膜……两年间测试了上百种轻质材料、近千只仿生翅膀,记录本上写满失败数据。
直至2017年教师节,研发团队的学生们送了几束鲜花,不料鲜花的包装膜却意外成为破局关键。在一位同学提议下,团队连夜用鲜花包装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了性能测试,轻盈而坚韧的特性让所有人屏息——在高速扑动测试中,这种包装膜的质量和承载能力达到了完美平衡。
“我们当了回现代爱迪生。”吴江浩如是说。
继仿蜂鸟飞行器的首飞之后,如何控得住飞行又成了新的挑战。在一次春游中,研发团队张艳来副教授的孩子指着枝头山雀问:“爸爸,为什么它们在跳跃时要一直摆动尾巴呢?”这句稚嫩提问,瞬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返程途中,吴江浩教授猛然想起高速摄像机中蜂鸟悬停时微妙摆动的尾部和腹部,团队为此专门建立了蜂鸟翅膀和腹部协同控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仿蜂鸟飞行器的翅膀-身体耦合飞行控制,最终使飞行器的飞行控制能力媲美生物蜂鸟。童言童语激发了攻坚克难的灵感,最终让仿蜂鸟飞行器实现了转得快、控得住等亮眼性能。
“机械蜂鸟”在扑翼力效、微型化设计和控制能力等三方面的数据不仅超越所有同类飞行器,甚至逼近真蜂鸟。令国际同行惊叹的性能指标、5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展现了“机械蜂鸟”研制团队的创新实力。
飞入寻常生活的“机械精灵”
如今,“机械蜂鸟”正在从实验室飞入真实社会场景。
吴江浩指出,相较于目前常见的无人机,“机械蜂鸟”特别适合应用于两类场景:一是极小的空间内,可解决精准飞行、不惧怕碰撞的问题;二是使用场景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情况下,既不会造成破坏,自身也不会被破坏。
基于此,北航团队与国内多家交通领域企业深度合作,在隧道巡检、辅路监控等实际场景中明确需求和技术研发方向。
如今,北航团队已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了3款“机械蜂鸟”,应用于应急、消防、交通等10余家单位,完成了火场救援、隧道巡检、交通监测等任务,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吴江浩教授透露,仿蜂鸟飞行器未来将应用于更多场景,团队也在抓紧时间拓展飞行器型谱。他期待,在不远的未来,“人造蜂鸟”终将与自然界真正的“蜂鸟”同台共舞。
科研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团队协作的智慧结晶,是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歇的追问。
这支研发团队成员囊括了飞行器设计、飞行控制、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和载运工具运用等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成员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技术特长,实现了仿蜂鸟飞行器的多系统耦合设计与性能优化。
创新的征程永无止境,正如李椿萱院士所言,它抢占了仿生微型飞行器技术制高点,为中国新一代微型飞行器研制开辟新路径。
相关文章
近日,在“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江浩团队带来的仿蜂鸟飞行器,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北航微型可悬停扑翼飞行器...
2025-08-04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信开挂神器下载软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信开挂功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信小程序万能开...
2025-08-04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昌微乐麻将开挂怎么识破,以及南昌微乐麻将可以开挂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手机上面开房打牌可以开挂...
2025-08-03 15
今天给各位分享科乐麻将是不是有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乐麻将有挂怎么下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科乐长春麻...
2025-08-03 2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8 月 4 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索尼携旗下影像...
2025-08-03 2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国际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浙江大学脑机智能...
2025-08-03 1
7月29日,沙巴兹(左)与同事讨论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在重庆高新区数字医疗产业园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沙巴兹端坐在办公桌前,流畅切换着中英文与网络另一端的...
2025-08-03 1
说它是“人类史上最疯狂的工程”,没人反驳;说它是“最持久的超级计划”,也没人敢接茬。1978年立项,2050年收尾,整整73年,全世界罕见。它不是火箭...
2025-08-0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