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日报看山西|智能科技赋能煤矿开采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6日 03:38 0 aa
中国日报看山西|智能科技赋能煤矿开采

《中国日报》9月25日第8版截图

作为中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省正经历一场由煤矿行业智能技术应用推动的科技革命。

清晨,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开采现场,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沿预设轨迹平稳行驶,大型电铲在操作员远程操控下精准作业。

“装载完成后,我通过控制器发送指令,卡车就会自动往土场跑。”拥有13年从业经验的电铲司机辛威说:“我小时候就跟着父亲来矿山,煤矿智能化改造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指着手柄按键说:“这台电铲一铲斗能装100吨,我的工作是剥离煤炭上层的岩石,把石头装到卡车上运走,为挖煤做准备。”

在东露天矿调度应急指挥中心内,跳动的数据流取代了往日嘈杂轰鸣。

“我虽然是工人,但现在更像一名技术人员。”该平台操作技术员王啸站在六块显示屏前说道,这些屏幕能让他同时操控两台钻机。“我使用这套设备已经四年多了,现在可以远程完成操作和维护工作,工作环境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东露天矿是中煤平朔集团主力生产矿井,年产能达2500万吨。今年入夏以来,该矿的日原煤产量稳步提升。2020年,该矿被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并启动智能化建设;2023年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水平,实现了绿色、安全、高效的无人或少人化开采。

“目前,无人值守钻机较传统人工操作效率提升10%左右,故障发生率也下降60%。”东露天矿智能化业务经理高峰表示。

不过,他也指出,在协调无人驾驶矿用卡车与电铲协同作业方面仍存在挑战。“卡车进入电铲铲装区域时动作较慢,且两者都是大型设备,可能出现信号延迟,导致数据传输慢、效率受影响。”

他强调:“我们不断升级改造智能化系统与设备,最终目的是‘现场少人、无人’,把作业人员从现场解放出来,转向后台运维或办公室远程操控。”

东露天矿以露天开采为主,而山西大部分煤炭采用地下开采方式。

位于大同市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同样是首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该矿年产能2500万吨,自2020年启动智能化建设以来,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智能化系统与巡检机器人的应用,让多个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作业人员108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塔山煤矿信息化管理部部长陈建龙表示,通过“5G + 智慧矿山”技术,矿井生产效率与安全保障显著提升。

他透露,未来计划深化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融合,重点研究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成套技术、智能化快速掘进技术,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性、智能化水平与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山西已建成智能化煤矿298座,产能占生产煤矿总产能的65.5%,居全国第一。今年山西还将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目标到2027年实现全省正常生产煤矿基本智能化。

“用上智能化设备后,最大感受就是省心省力,实现了‘少跑腿、少操心、少危险’。” 常年坚守煤矿一线的技术员王伟光深有体会,“以前每天下井巡检要走十几公里,现在看手机就能实时掌握皮带运输机的转速、温度,系统遇到异常会直接弹窗报警。”

他补充说:“智能巡检机器人和远程监控系统太实用了,坐在控制室就能实时查看井下设备温度、运行状态,异常情况还能自动报警。”

近年来,山西省在做好电煤保供的同时,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同步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 |孙浩 赵云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