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雷军年度演讲谈“逆天改命”: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6日 03:37 0 aa
雷军年度演讲谈“逆天改命”: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9月25日晚,一年一度的雷军年度演讲在北京拉开帷幕。

演讲前一日,雷军曾发文称,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现在想想都会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的勇气。

“过去五年,无论对小米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场彻底的蜕变,我们用五年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和灵魂。”9月25日晚,雷军在年度演讲上发出感叹,随着小米过去五年在底层核心技术上的高压强投入,以及高端化战略的持续突破,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从一家“互联网公司”成长为“硬核科技公司”。

本次发布会全面展现了小米在手机、汽车和科技生态领域的持续创新成果。

谈芯片

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投入五百亿

2025年是小米创业十五周年,随着自研芯片玄戒O1、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发布,小米在芯片和汽车两大领域,实现持续创新突破。

演讲中,雷军表示:“小米一系列深刻的改变,都来自五年前一次触及灵魂的大反思。”

早在11年前,小米刚创业4年时间,就全资成立松果电子,开始自研SoC芯片。2021年小米重启造芯,但上百亿的投入压力巨大。面对内外部的质疑,雷军明确回答,小米造芯绝对不会动摇!

直到今年5月,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正式发布。该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制程,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其发布标志着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的厂商。

雷军表示,“当时想如果这次再放弃,小米可能永远与芯片无缘了。”于是,雷军问了所有高管一个问题:假如放弃芯片,十年后,我们会为小米账上多了几百亿元而庆幸,还是因为小米为永远失去芯片业务而后悔?后来大家才坚定信心。

“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投入五百亿。”雷军表示:“难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首次失败后如何能够鼓起勇气。失败本身不可怕,正视内心恐惧才是关键。”

谈手机

全新产品矩阵正面迎战苹果

在今年的雷军年度演讲上,小米还发布了小米17等新品。

发布会上,小米数字旗舰迎来史上最大战略变阵,小米17系列产品线全面对齐苹果,升级标准版、Pro、Pro Max三杯机型,以全新产品矩阵正面迎战苹果。

产品上,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3nm工艺,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相比A19 Pro提升34.6%。此外,小米17 Pro系列推出“妙享背屏”,支持个性时钟、AI人像壁纸、AI萌宠壁纸,还支持听歌、打车、外卖等重要信息通知。背屏实用性大提升,支持背屏自拍、大头贴模式、背屏帮拍等影像新体验,还可以一键将取餐号、二维码、照片等信息PIN到背屏。

雷军年度演讲谈“逆天改命”: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小米选择前进一步,直接将小米16进阶改名为小米17,显然就是针对苹果刚刚发布的iPhone 17系列。事实上,小米改名策略并非毫无征兆,在智能手机行业,命名策略常常受到市场认知的影响,也是企业大事件、大调整背景下的惯例。

卢伟冰就曾在微博发文称,5年前,我们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 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iPhone 17 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我们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

随着小米17系列的正式官宣,特别是小米17 Pro Max的到来,也意味着小米与苹果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小米17的全面对标,在强调极致性能和价格优势的同时,必须思考如何构建自身独特的品牌文化和情感连接,打破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固有认知,实现从“好用”到“值得拥有”的价值跃升。否则,再强大的硬件,也可能沦为缺乏灵魂的躯壳。

此外,小米能否借“幸运数字”实现市场逆袭,小米17系列能否彻底拉近与苹果的距离,仍需时间和市场来给出答案。综合来看,与其说小米在“蹭热度”,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回应时代的期待。对于手机用户而言,或许不用太纠结改名的理由,多关注技术创新与实用体验,才是选购新机的关键所在。

谈造车

希望实现真正的“豪华平权”

在发布会上,雷军介绍了关于小米YU7最新进展:自7月6日正式交付以来,交付量已突破4万台。作为一款运动型SUV,小米YU7兼顾家庭用户需求,吸引了大量家庭用户的选择,家庭用户占比69%,其中有孩家庭占比85%。

雷军年度演讲谈“逆天改命”: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回看小米的造车历程,2023年12月底,小米汽车举办首次技术发布会。2024年3月28日,小米集团造车后的首款车型小米SU7发布,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同年年底,小米公布了首款SUV汽车——小米YU7。此后,小米汽车确定了SU7与YU7双车型驱动策略。2025年2月,小米推出新款电动轿跑——SU7 Ultra。6月,小米YU7正式上市。

今年5月19日,雷军曾发文谈及小米的芯片研发。他提到,小米一直有颗“芯片梦”,因为,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顶级豪车的体验,科技平权、体验平权就是小米的目标。”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2025年是小米创业十五周年,随着自研芯片玄戒O1、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发布,小米在芯片和汽车两大领域,实现持续创新突破。在今年的年度演讲中,雷军表示,小米一系列深刻的改变,都来自五年前一次触及灵魂的大反思。

2020年,小米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并开始高端化探索。站在第二个十年开端的十字路口,小米在内部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系统性复盘和反思,坚定了下个阶段的发展道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确立“技术为本”是公司牢不可破的铁律,未来五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1000亿元。

随后五年,小米引进大量人才、重塑核心管理团队,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9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1亿元,今年预计投入300亿元,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一万出头翻倍增长至超过两万人。

“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彻底重塑了小米,去年以来,大量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见证了小米的硬核实力质变。”雷军坦言:“从迷茫到蜕变,有时隔着万水千山,有时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