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8日 22:11 2 admin

2024年6月,中国科学家悄悄完成了一项改变世界的壮举 — 全球首座钍基熔盐堆实验装置实现满功率运行。这意味着什么?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想象一下,核能的所有优势,却没有传统核电站的缺点。没有核泄漏风险,没有长寿命放射性废料,而且燃料取之不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跟我一起来看看这场能源革命。

中国科学家们的这项突破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回溯到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钍基熔盐堆专项,当时投入了3.5亿美元的预算。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考虑到这项技术的潜力,简直是太划算了。要知道,中国的钍资源储量世界领先,估计足够使用两万年。而全球的铀资源,按目前的消耗速度可能只够用几百年而已。

钍基熔盐堆的前身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1950年代,钍主要被用于煤油灯罩照明,没人想到它会成为未来能源的关键。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直到1960年代,美国橡树岭实验室进行了熔盐堆实验,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当时核武器研发的需求,铀基核技术成为主流,钍基技术被搁置了。

中国在1970年就启动了728工程,开始了自己的钍技术探索。但真正的技术突破是在近十几年才实现的。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从2017年开始,在甘肃武威建设2兆瓦实验堆TMSR-LF1,到2023年6月获得运行许可,再到2024年6月实现满功率运行,中国科学家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障碍。

最令人震惊的是,2025年4月,中国科学家实现了全球首次不关机添加新鲜钍燃料的壮举。这意味着什么?传统核电站需要定期停机更换燃料,这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增加了成本。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而钍基熔盐堆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添加燃料,就像给行驶中的汽车加油一样,这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这个项目的主导方。从2011年起,他们承担了核心研发任务。研发团队最初只有几十人,现在已经扩展到几百人规模。

这些科研人员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突破。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在这个过程中,中核集团等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合作攻克了熔盐纯化、耐腐蚀材料等技术难题。

要知道,熔盐工作温度高达600-700摄氏度,极具腐蚀性,能在这种环境下稳定工作的材料开发是个巨大挑战。

2023年底,江南造船集团发布了核动力集装箱船方案,推动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想象一下,未来的船舶可能不再需要频繁加油,一次加注钍燃料就能航行数年。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这个庞大的项目已经带动了上千家企业参与产业链建设,涵盖从合金研发到氢气生产的完整链条。这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

钍基熔盐堆相比传统铀基核电站有哪些优势?首先是安全性。传统核电站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堆芯熔毁,而钍基熔盐堆采用液态燃料,如果出现异常,熔盐会自动排入应急储罐,实现被动安全。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其次是废料处理。铀基核电站产生的废料需要存储数万年,而钍基核电站产生的废料寿命短得多,存储300年左右即可降至安全水平。这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钍基熔盐堆的另一个优势是效率高。它能在更高温度下运行,热效率可达45%左右,而传统核电站仅为33%左右。这意味着同样的燃料可以产生更多的电力。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未来的规划更是令人期待。根据计划,中国将建设10兆瓦电功率小型模块化研究堆,预计在2029年实现并网发电。到2060年前,中国有望形成完整的钍基熔盐堆产业链。

钍基熔盐堆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可以产生高温热源,支持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应用。这为解决能源、水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中国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国在前沿能源技术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更体现了中国在面对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时的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

够中国用两万年!中国突破"无限能源":将开建全球首座钍熔盐堆

钍基熔盐堆的成功运行,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本的降低,这种新型核能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我个人来看,钍基熔盐堆技术的突破代表了人类能源利用的又一次飞跃。这不仅为中国的能源独立提供了保障,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武器。未来的能源世界,很可能因为这项技术而彻底改变!

参考资源:

《中国科学院2011-2025年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报告》(2022年)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型核能发展白皮书》(2023年)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钍基熔盐堆技术进展》学术论文集(2024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全球新型核反应堆技术评估报告》(2024年)

中核集团《钍燃料循环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