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脑科学发展步入腾飞阶段 四大脑认知科技成就在京集体亮相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30日 12:34 1 admin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赵鹏)记者获悉,“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脑认知科学专场在京举行。其聚焦我国脑认知科学领域自主创新成就,集中发布了由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推荐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本土化嗅觉功能评估体系与训练体系四项突破性创新成果。

渐冻症患者能通过电脑屏幕输出常用语句、截瘫患者能用“意念”控制机械臂倒水……在植入“北脑一号”的患者身上,作为未来产业代表之一的脑机接口技术,已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效果。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仪器仪表中心主任张垒透露,“首例患者植入已超过半年,有效通道数保持在98%以上,信号质量持续稳定。”

中科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赵继宗表示,“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是国际首次实现百通道以上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准实用化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能够帮助因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导致的运动和言语障碍患者实现功能替代和康复。”

类脑计算作为下一代计算技术重要候选路径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智能计算的突破口。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在活动现场发布了神经元规模接近猴脑的新一代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段树民表示,类脑研究就是尝试以大脑工作的机制来进行计算。浙江大学在类脑研究方面起步较早,自2015年始,陆续牵头研制成功达尔文系列三代类脑计算芯片,成为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类脑芯片之一。他认为,“悟空”超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向更高级的类脑智能又迈进了一步。

读取大脑活动的信号,尤其是无创快速精准地采集脑信号,是开展脑与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研究的核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团队发布的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克服了传统脑磁图高成本和低灵活性的缺陷,可广泛应用在脑科学研究、脑疾病诊断和脑机接口等领域。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副所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生表示:“原子磁力计脑磁图是一种基于全新原理的脑成像技术,能够安全、快速、准确地测量大脑的活动。同时,也是我国脑成像领域从起步阶段就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机会。”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是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但传统方法依赖复杂仪器,难以实现居家监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本土化嗅觉功能评估与训练体系,为这一挑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路径。

何生表示,这套多维度嗅觉评估工具,为我国临床嗅觉功能检测提供了文化适配性的方案,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与配套的康复训练系统一起,形成了“检测-干预”的功能闭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