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进化出了在复杂三维环境中自如运动的能力。受此启发,机器人领域逐渐从传统刚性结构转向柔性本体研究。软体机器人凭借其固有的柔顺性和自适...
2025-09-30 1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林静雯 张晨牧
9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在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公司下线。这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为高端装备制造再添大国重器。
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突破了盾构机“一生一径”的固有模式,攻克了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车站隧道一体化建造的世界难题,为地下空间开拓提供了全新的方案。
据悉,“变径一号”盾构机的颠覆性突破,在于同时高效实现了原位变径、连续变径和大尺寸变径等功能,各项技术均属国际首创。其能够自由调节盾构机直径,创新性实现“一站两隧、连续成型”施工,即盾构机先以小直径掘进区间隧道,到达车站位置后原位“扩径”开挖出更宽的车站站台层隧道,完成车站段施工后再“缩径”,继续向下一区间掘进,无需中途拆机或增设工作井。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广州地铁集团提供
相关文章
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进化出了在复杂三维环境中自如运动的能力。受此启发,机器人领域逐渐从传统刚性结构转向柔性本体研究。软体机器人凭借其固有的柔顺性和自适...
2025-09-30 1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东萱 记者 李楠)近日,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新教授团队在神经网络学习范式上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学习基因:智能体中的可...
2025-09-30 1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林静雯 张晨牧 9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在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
2025-09-30 1
湖南日报9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刘红碧 王洪荣)今天,2025年全国“巾帼科技直通车”湖南站活动在湖南省服务企业创新基地启动。本次活...
2025-09-30 1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公示,中国具身智能将从单点创新走向体系协同。9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和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
2025-09-30 1
活动现场。刘列摄9月29日,南京市高淳区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进会,全市首个“先使用后付费”体系发布,推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5-09-30 1
快递费涨价潮仍在继续。四川一网点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10月1日起四川地区快递费将上调。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上调快递价格,主要针对电商件的揽收价进行...
2025-09-30 1
中美芯片竞争,中国优势何在?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棋盘上,芯片已成为决定胜负的战略要地。2025年,中美芯片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的...
2025-09-30 1
发表评论